科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集.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科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集.doc(5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植物我看到了什么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科学词汇:生命体(二)过程与方法:1、初步认识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的进行。2、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3、借助放大镜、皮尺等简单的工具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4、用简单的词语记录观察的结果。科学方法:观察(看、闻、摸、听)(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懂得从图片上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认识。2、发展观察大树的兴趣,体会到生命体给我们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感受。3、在观察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习惯。核心价值观:观察是有目的的,对大树的观察要指向生命体这
2、个核心价值观。教 重 难点教学重点:了解观察的目标和方法,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对大树的观察要指向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教学准备教具学具图片校园中的大树、皮尺、放大镜、观察记录纸。教学流程基 础 设 计 一、引言1.校园里、大路旁、山坡上到处我们都能看到植物,同学们对校园里的植物最熟悉的是哪些呢?2.就让我们从身边的熟悉植物大树开始观察研究吧。二、看照片上的大树1.教师讲解:这是一幅梧桐树的照片,请大家仔细地看图,你能发现有关这株梧桐树的哪些特点?(你能发现几点?)2.学生汇报:从图上看大树,我看到了什么?(要求仔细倾听,并大胆说出新的发现,同时区分哪些是真正从照片上获得的信息。)三、回
3、忆中的大树1.教师引导:照片拍得很清楚,但是我们从照片上发现的东西并不多,那么生活中你曾经看到过的大树与这照片上的有什么不一样吗?2.学生汇报:回忆我的大树,我曾经看到过什么?3.教师激趣:同学们的汇报内容真丰富,有的内容大家都看见过,有的内容有人还从来没看见过,而有人可能从来都没真正看过一棵大树呢?想去仔仔细细地看一棵真正的大树吗?在真正的大树前看到过的情况比图片上的发现是多还是少?为什么会多呢?4.学生交流:为什么想看真正的大树?(再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的内容!会不会也有树瘤?是不是也有小动物?是不是还有其它东西?)5.教师总结:这样带着目的去仔仔细细看大树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
4、始了。如果现在去一颗树底下,你想观察树的什么?怎么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6、小组讨论:看看你们小组会想出多少种观察的内容和方法?7、学生小组交流:哪个组先上来说说,其他同学听听是否可行,有没有建议或补充,对他们进行帮助。6.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如果现在来到一棵大树下,我想观察什么?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四、观察真正的大树1.交流:教师引导孩子们交流在头脑中制订好的观察大树的个人计划。(观察内容、观察方法、需要借助的工具等)2.活动:现在让我们一起去观察一棵真正的大树,我们肯定有更多的发现。同时把观察到的信息,用简短的词语记录下来。(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老师带学生按计划开展真正的实地观察活
5、动。)3.评价:回教室后每小组互相欣赏各自的观察内容,说说从不同的记载中如何体会到观察的大树是一个生命体。同时推选一位同学的记录单张贴于科学活动专栏内供大家欣赏,其它同学的记录单上交给老师阅读欣赏。(张贴的记录单要有典型特色。)4.总结:观察一棵树让我们获得了这么多的信息,观察一棵树让我们发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那么,观察更多的树呢?请在课外继续观察不同的树。板书设计我看到了什么方法:眼睛看,耳朵听,鼻子嗅观察:有目的,有顺序地看校园的树木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2.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
6、定的生存需要。科学词汇:树冠、树干、树根(二)过程和方法1.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描述一棵树。2.用简图描述树的整体形状。用拓印树皮的观察树干。3.用实物来补充语言描述的不足。科学方法:观察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能继续关注树木的变化。重、难点重点:能尝试通过对树有序的观察描述和比较后指向树木作为生命体的特征。难点:用观察的方法来具体认识一棵树,并做好较为详细的观察记录,找出不同树木的相同与不同,指向树木作为生命体的特征。教学准备教 具学 具说明与提醒大树挂图、照片等一张观察记录纸,一支蜡笔,一把软尺,一个放大镜。观察时老师要做好组织工作,加强引导。教 学 流
7、程一、引入师:我们美丽的校园中有许许多多树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到校园里观察树木吧。二、观察前的准备工作1.明确任务。师:每位学生都要亲身去观察一棵树,那如何来观察呢?2.学生介绍观察方法。(先思考后汇报)师:观察顺序是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主要的方法有:画简图、测量、闻气味、看果实、拓印树皮、拾树叶等,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在笔记中。3.画简图方法:在远处先观察整棵树的形状,并把它画下来。观察P5上的“不同形状的树”,并要求学生把树的形状画在P5上的记录夹中。4.拓印树皮方法:阅读P6上的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5.学写观察笔
8、记:自学P6上的观察记录,(1)要写出观察的时间、地点、小组成员(2)要按观察的顺序来记录。(3)最好能贴上收集到的实物标本。师:我们所写的观察记录必须是真实的,记录的方法也可以多种多样三、学生观察校园里的树木并做好记录1.每组选择一棵树作为观察对象2比一比,哪一组观察到的内容最多,记录的最好?四、交流观察的内容1.交流:用实物展示台,展示学生的观察记录,评一评,哪一个最好?2.小组讨论:你观察了什么树?它生长在什么地方?有些什么特征?3.学生交流:4.不同的树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五、总结、课后延伸通过深入讨论,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大树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请选定一棵你喜欢的大树,
9、在课外继续观察它,它会怎样变化?把你的意外发现都记录下来,同时把精彩的发现张贴于科学学习栏目内。板书设计校园的树木 相 同 不 同长在泥土里 树的形状不同需要阳光、水 树干有粗细都有根、茎、叶节 叶片形状不一样大树和小草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大树和小草都有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科学词汇:草本植物、木本植物、根、木质茎、草质茎、叶、开花结果、水分、阳光、空气(二)过程与方法:能用简图画出小草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科学方法:观察比较、记录整理
10、(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养成爱护小草、不践踏小草的习惯。核心价值观:生命体的共同特征认识。教重难点学重点:找小草与大树的相同点,体会陆生植物生命体的特征。教学难点: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教学准备教具学具说明与提醒课件、小黑板3块、录音机、歌曲小草采集工具、放大镜、小刀、科学观察记录表1、使用工具时注意安全教 学 流 程一、激趣导入引出问题1、谈话:同学们,老师今天有个问题向大家请教,你们愿意帮助老师吗?你们见过树吗? 学生:见过2、播放课件:谁能帮老师描述一下这几棵大树?(古松、五叶枫、银杏树)3、你们发现这几棵古树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吗? (小黑板1
11、)适时板书:根、茎、叶等4、师:同学们描述得非常准确,看来大家都是观察事物行家,对吗?那么,大家注意过我们上学的路边、操场的边上、教室后面的山坡上,除了树还有什么? 学生:有草5、师:谁能描述一下你看到的小草?学生交流6、师:我们要想全面、准确地描述小草的特点,需要怎么办?学生:仔细观察二、观察探究草的特点(户外)1、师:今天老师想请大家到室外去观察你喜欢的小草,在观察之前需要做什么准备、需要哪些材料? 小组讨论、制定活动计划2、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和工具。(学生领取材料)温馨提示:a、注意安全b、观察有序小组互助c、保护好花草树木d、采集样本3、教师到各观察点巡视:参与活动作必要指导。1
12、0分钟后,将学生集中到有树有草的阴凉处。4、展示探究成果。生出示观察标本、展示科学记录表,汇报观察结果。5、教师有选性的板书(小黑板3):创建不同小草特征的维恩图。总结归纳小草的主要特征:根、茎、叶、果实三、探究大树和小草的异同1、师:我们来轻松一下,听一首歌。有一个小的要求:歌中都唱到了什么?好吗? 播放歌曲小草2、组织汇报:倾听别人的发言、不要重复别人的内容。 学生汇报3、师:小草除了没有树高以外,小草和大树还有哪些不同点和相同点? 学生交流4、教师板书交流的要点,根据讨论结果,回顾不同小草特征的维恩图,师生共同完成有关小草与大树特征的维恩图。(边总结边将1、3号小黑板上大树与小草的共同特
13、征移到2号小黑板上)四、拓展应用1、师:同学们,除了我们已经研究了的树和草以外,你还想研究哪些植物?学生交流2、你能按照我今天的研究方法,试着去研究你喜欢的植物吗?(教师不强行指定研究项目,研究水生植物更好)板书设计大树和 小草 粗、硬、高大 茎 细、软、矮小 大、少 果实 小、多 木本植物 叶、种子、 草本植物都需要土壤阳光 水、有生命观察水生植物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2、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科学词汇:水生 陆生(二)过程与方法1、用简图画出水生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2、
14、在观察中提出问题,探究水葫芦浮在水面的秘密。科学方法:观察 比较(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研究水生植物的兴趣,体会到水生植物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核心价值观:培养研究水生植物的兴趣教重难点重点:利用维恩图总结水生陆生植物作为生命体的共同特征。难点:探究水生植物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特点。教学准备教具学具说明与提醒几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其中最好有水葫芦和金鱼藻;一个水槽,一张记录纸几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其中最好有水葫芦和金鱼藻;一个水槽,一张记录纸1、 观察时要仔细。2、 记录时要认真。教学流程一、认识常见的水生植物 1.陆地上生长着许多植物,水中也生长着许多植物。你课外调查到我们周围有哪些水生
15、植物?你能介绍一下吗?(学生出示自己采集到的水生植物,边指边介绍。)2.老师也带了几种水生植物,你们认识它们吗?(师逐一出示学生未采集到的水生植物。)二、观察水葫芦和金鱼藻 1.观察:塑料袋中装有水葫芦和金鱼藻,分发给各小组,要求放入水槽中(为了使金鱼藻能沉在水底有利于观察和简图记录,可在其底部粘橡皮泥),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样子,并用简图把它们画下来。 2.交流:说说水葫芦和金鱼藻各有什么形态特征?你最关注的是它什么特征?3.思考:把橡皮泥去掉,水葫芦和金鱼藻会怎样呢?(浮起来了)那为什么会浮起来,有什么秘密吗? (学生猜测)3.探究:尝试剖开水葫芦的叶柄,我们会有什么发现?(海绵状的结构)这种
16、结构与它浮在水面上有什么关联?金鱼藻有这样的结构吗?其它水生植物呢?三、比较水葫芦和金鱼藻 水葫芦和金鱼藻有哪些相似之处?(除了形态结构特征外,还可以稍作拓展,如它们都会繁殖后代,都会死亡等。)它们是水生植物,它们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 四、比较水葫芦和狗尾草 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与陆生植物狗尾草等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与前堂课学生总结的陆生植物的唯恩图进行比较,再次填写维恩图,完成对植物生命体特征的梳理。(都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都短、都是草本植物,都需要阳光、水分和空气等) 板书设计观察水生植物水葫芦金鱼藻植物的叶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1、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
17、功特征。2、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3、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科学词汇:叶片、叶柄、叶脉(二)过程与方法统计捡到的树叶的数量和树叶的种数;根据一定的判断依据,划分出同一种树叶和不同种的树叶。科学方法:统计、判断(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研究树叶的兴趣,培养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意识。核心价值观:培养研究树叶的兴趣。重难点重点:开展观察叶生命现象的活动,建构起叶也是有生命的科学概念。难点:是否是同一种树叶的判断。教学准备教具学具说明与提醒一条有大小不同叶片生长的树枝一些落叶 一条枝条提醒学生在课前收集一些落叶教学流程一、统计
18、收集到的树叶课前大家分别从不同的地方收集到了各种落叶,说说你是怎么收集树叶的?现在把树叶放在桌上,统计一下自己捡了几片落叶?这里面有几种树叶?你是怎么分的?二、观察比较树叶1、质疑:我们小组共有几种树叶?2、讨论:你们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是同一种叶?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不是同一种叶?同一种叶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呢? (学生汇报时要注意让他们出示他们说到的的树叶)3、比较:观察所有完整的叶,我们能发现不同种叶有什么相同的结构吗?(学生观察各种叶)三、观察叶的生命特征1、观察:比较新鲜的叶与落叶,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思考:长在树上的新鲜叶与落叶的最大的不同表现在哪里?2、描述:(教师分发给各组一
19、条枝条)观察一条枝条上的叶,能从中看出叶的生长变化过程吗?能找到这条树枝上有几种不同的生长阶段的树叶吗?并用词语来表述树叶的生长阶段。(如叶芽、小叶片、嫩叶、成熟的叶、老叶、将枯的叶等)能从几张叶的不同生长阶段去推测一片叶的生长过程吗?3、排序:根据叶子的生长变化特点,你能将你们组中同种树叶按叶子的生长过程排队吗?并指出他们各阶段的名称。4、总结:四、拓展秋天不落叶的叶又是怎样生长变化的呢?课后自己仔细观察一下它们的变化。板书设计植物的叶叶片(叶脉)叶 叶柄叶是有生命的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目标(一) 科学概念:1、植物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有些变化比较明显,有些变化不太明显。2、植物的变化表现在
20、各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3、植物的变化是生命体的特征之一。科学词汇:植物变化、(不)明显、变化表现、生命体特征(二)、过程与方法1、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科学方法:实际测量、数据记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够关注周围植物的变化,坚持记录完成一棵植物的变化记录表。核心价值观:关注周围植物的变化。教重难点重点:用正确的方法观察植物的变化。难点:知道学生坚持记录一种植物的变化情况。教学准备教具学具图片、带花苞的菊花、狗尾草尺子、4张不同大小的叶片、记录表教学流程一、导入师:植物在春天有些什么变化?到了秋天又有些什么变化?(学生汇报)师:
21、我们知道,春暖花开的季节,许多植物很快地进入生长期,发芽、长大、开花结果。秋天里,从开学到现在,好几个星期过去了,校园里的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揭示课题)二、观察方法指导1、植物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呢? 学生讨论、汇报。2、师:一年生的植物会枯死,落叶树的叶会渐渐变黄、变红并掉下来,有些常绿树几乎不变,而一些植物在秋季会开化,些植物的果实在秋季成熟,种子开始传播。3、我们应该怎样来观察植物的这些变化呢?(学生讨论并汇报)师:测量树干是否变粗了,数一数每天有多少落叶,测一测树叶的宽度,(教师板书这三项任务)。还可以看看菊花的花苞长的怎么样?等等。三、校园观察学生到校园中观察。分组安排:6-8人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教 小学 三年级 科学 上册 教案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