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一节 摩擦起电两种电荷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一节 摩擦起电两种电荷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一节 摩擦起电两种电荷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节 摩擦起电两种电荷教案一. 教学目标:(一) 知识目标:知道摩擦起电现象,知道两种电荷及它们间的相互作用, 知道电量及其单位。(二)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电学的浓厚兴趣,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及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3.锻炼学生积极参与、亲自动手操作、大胆思维的能力。(三) 德育目标:1.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2.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二.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学习电学的浓厚兴趣。摩擦起电现象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三.教学难点: 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的确定。四.教学器材:1.教师用器材:玻璃棒、橡胶棒、验电羽各二只,干燥丝绸、毛皮各一块,验电器、
2、针座各一只。2.学生用器材:塑料杆圆珠笔,碎纸屑少许,足够全班同学使用的塑料薄膜若干片。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用演示实验及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新课,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演示实验1:用摩擦过的玻璃棒、橡胶棒吸引轻小的纸屑、验电羽。教师可以将橡胶棒在自己清洁干燥的头皮上反复摩擦来做该实验,并诙谐地告诉学生这就是在“毛皮”上摩擦,以活跃课堂气氛,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演示实验2:让带电的玻璃棒在针座上转动。 在日常生活中类似以上的例子还很多,同学们想亲自动手试试吗?学生动手操作实验1:用塑料尺子(塑料圆珠笔)在干燥、清洁的头发上摩擦后,塑料尺子(塑料圆珠笔)吸引轻小物体(可以让学生撕一
3、些干燥的、较碎的纸屑)。学生动手操作实验2:一人一块塑料薄膜,薄膜与干燥的手摩擦后,塑料薄膜被手“吸住”了。 从今天开始,我们学习电学,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充分利用自己的自信、聪明才智,把电学学得特别棒,因为电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二)新授知识: 第四章 电路 一、摩擦起电 两种电荷 教师小结: 1.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2.电荷:摩擦过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3.两种电荷:演示实验3:用绸子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互相排斥(请两个同学来做该实验,其余同学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最后得出结论)。演示实验4:用毛皮摩擦过的两根橡胶棒
4、互相排斥。教师做该演示实验。学生认真观察后与教师共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演示实验5: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跟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吸引。该实验还可以让学生分组自己动手来解决对照课本进行探索、验证。 师生共同归纳: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在自然界中共有几种电荷呢? 4.正电荷、负电荷: 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可以将不同的带电体分别靠近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看看他们之间是怎样相互作用的? 教师小结: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的实验表明: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是: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然后让学生自学课本倒数第11行至第5行,搞清在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中学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一节 摩擦起电两种电荷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山东省 枣庄市 城区 街道 中学 九年级 物理 第十五 电流 电路 摩擦 起电 电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18833532.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