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率测深法技术规范》(报批稿).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阻率测深法技术规范》(报批稿).pdf(5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ICS 17.220 P 14 DZ DZ/T 0072XXXX 代替 DZ/T 0072-93 201X - XX - XX 发布 201X - XX - XX 实施 201X - XX - XX 发布 201X - XX - XX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发 布 电阻率测深法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resistivity sounding 报批稿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地 质 矿 产 行 业 标 准 DZ/T 0072-XXXX I 目 次 前 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符号和计
2、量单位 . 1 3.1 术语和定义 . 1 3.2 符号和计量单位 . 1 4 总则 . 2 4.1 应用范围 . 2 4.2 应用条件 . 2 5 技术设计 . 3 5.1 资料收集和分析 . 3 5.2 现场踏勘 . 3 5.3 方法有效性、可行性试验 . 3 5.4 测区及测网 . 4 5.5 工作精度 . 5 5.6 测地工作 . 5 5.7 装置. 5 5.8 电阻率参数测定和模拟试验 . 7 5.9 设计书编写与审查 . 8 6 仪器设备 . 8 6.1 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 8 6.2 设备的主要技术性能及指标 . 9 6.3 仪器设备使用和维护 . 9 7 野外工作 . 10
3、 7.1 工作准备 . 10 7.2 设站、敷线、布极 . 11 7.3 生产观测 . 13 7.4 观测记录 . 14 7.5 原始资料日验收 . 15 7.6 观测结果整理 . 15 7.7 电阻率参数测定 . 15 7.8 安全保障措施 . 15 7.9 质量检查与评价 . 16 7.10 野外资料验收 . 17 8 图件编绘 . 18 8.1 要求. 18 DZ/T 0072-XXXX II 8.2 主要成果图件 . 18 9 异常解释推断 . 20 9.1 目的与原则 . 20 9.2 解释准备 . 20 9.3 定性解释 . 21 9.4 定量解释 . 21 9.5 综合解释 .
4、21 9.6 异常验证及再解释 . 21 10 成果报告编写 . 22 10.1 要求 . 22 10.2 内容 . 22 10.3 资料提交 . 22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电阻率测深法的常用装置形式 . 23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电阻率参数测定 . 26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设计书的主要内容 . 31 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电阻率测深法野外记录表 . 33 附 录 E (资料性附录) 多道轴向偶极-偶极(单极-偶极)拟断面窗口测深技术 . 37 附 录 F (资料性附录) 成果报告的主要内容 . 42 参 考 文 献 . 45 III DZ/T 007293。D
5、Z/T 007293 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本标准代替了 DZ/T 007293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崔先文、张国华、刘晓峰、张 凯。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勘查技术院、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物探队。本标准由全国国土资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3)归口。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原附录 A 和 B,其内容补充修订后分别调整为附录 C 和 F。技术)。增补了附录 B(电阻率参数测定) ;附录 E(多道轴向偶极-偶极(单极-偶极)拟断面窗口测深修改完善了观测记录(见 7.4)及附录 D;提高了质量检查要求(见 7.9) ;不同勘查目标使用适用装置的专属条款;补充细化了测深装置、
6、电极距及电极排列方向的选择原则与技术要求(见 5.7) ;明确了针对补充了低频类电法仪开展电阻率测深法工作,但限制其工作频率不高于 0.1Hz(见 6.1.1);调整了仪器设备的性能指标(见 6.1);提出了仪器测量电位差的新方式与指标(见 6.1.8) ;值的严格计算方法(见 5.7.2) 、异常解释推断(见 9)等内容;增加了术语和定义、符号和计量单位(见 3) 、抗干扰观测取数方法(见 7.3.2) 、装置系数 K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本标准代替 DZ/T 0072-93电阻率测深法技术规程 ,与 DZ/T 0072-93 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探化探遥感勘查技术规程规范编写规定给出的规
7、则与要求起草。本标准按 GB/T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和 DZ/T 0195-1997 物前言DZ/T 0072-XXXXDZ/T 0072-XXXX 1 电阻率测深法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阻率测深法技术设计、仪器设备、野外工作、图件编制、解释推断、报告编写的要 求与技术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矿产资源、能源、水文、工程、环境、灾害地质勘查等领域的电阻率测深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8、件。 GB/T 14499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符号 DZ/T 0069 地球物理勘查图图式图例及用色标准 DZ/T 0153 物化探工程测量规范 3 术语和定义、符号和计量单位 3.1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电阻率测深法 resistivity sounding 采用几何测深观测方式,研究地下介质电阻率垂向变化的电阻率法。 3.1.2 二维半模型 two and a half dimensional model 地下介质电性呈二维分布,场源为三维的地球物理模型。 3.1.3 电极隔离系数 electrode spacing factor 轴向偶极偶极(或单极偶极)
9、装置中,电极排列轴线上最靠近供电道的接收电极和最靠近接收 道的供电电极之间隔距离与接收道偶极距之比。 3.2 符号和计量单位 本标准采用的技术符号和计量单位见表 1。 表 1 符号和计量单位 编号 符号 物理含义 计量单位符号 来源 1 电阻率 m GB/T 14499 2 K 装置系数 m 3 U 电位差 mV DZ/T 0072-XXXX 2 表 1 符号和计量单位(续) 编号 符号 物理含义 计量单位符号 来源 4 MN 测量电极距 m GB/T 14499 5 AB 供电电极距 m 6 偶极距 m 7 I 供电电流 mA 本标准 8 O AB 电极中点 9 O MN 电极中点 10 O
10、O OO距 m 11 AO AO 距 m 12 BO BO 距 m 13 AM AM 距 m 14 AN AN 距 m 15 BM BM 距 m 16 BN BN 距 m 17 S 视电阻率 m 18 n 电极隔离系数 无量纲 19 m 均方相对误差 % 20 仪器一致性均方相对误差 % 4 总则 4.1 应用范围 电阻率测深法主要用在下列勘查工作中: a) 划分地层,探测基岩起伏面、岩浆岩和构造等; b) 圈定矿化体(或矿化地层) 、蚀变带等; c) 寻找地下水、砂砾岩含水体、高矿化度水体等; d) 探测溶洞、滑坡体、泥石流堆积体、金属埋设物、污染体及渗漏源等。 4.2 应用条件 4.2.1
11、 开展电阻率测深法应具备以下工作条件: a) 目标体与围岩之间存在较明显的电阻率差异; b) 目标体有一定的规模和合适的埋深,在地表能实测到其可靠异常; c) 目标体异常能从干扰背景中分辨; d) 具备必要的地形条件和接地条件。 4.2.2 不宜开展电阻率测深法工作的情况如下: a) 接地严重困难,弃点、废点过多; b) 地电断面中存在强烈的电性屏蔽层; c) 存在无法压制的工业游散电流等电噪音干扰; d) 地形切割剧烈或水系发育等。 DZ/T 0072-XXXX 3 5 技术设计 5.1 资料收集和分析 5.1.1 在设计工作前,需要收集以下资料: a) 测区、邻区和地质条件类似地区与目的任
12、务相关的地质、物探、化探、遥感及测绘等资料; b) 测区的人文、 气象、 地形、 水体、 表土、 植被、 车载运输及单人负重测线徒步通行条件等资料; c) 测区的干扰体分布与电噪音特点等资料; d) 测区已有的踏勘结果。 5.1.2 分析收集到的资料并作出如下判断: a) 从探测目标体与围岩的电阻率差异、 实际探测深度和干扰体识别等方面判断方法有效性是否明 确; b) 从测区测线施工通行条件和人文干扰状况等方面判断方法可行性是否明确。 5.2 现场踏勘 5.2.1 踏勘原则 方法有效性和可行性已明确的测区,可不开展现场踏勘。方法有效性或可行性存疑的测区,应进行 现场踏勘。 5.2.2 踏勘内容
13、 现场踏勘宜包括以下内容: a) 了解测区的地形、地貌、植被、通视、通行、交通运输和通讯等工作条件; b) 核实可供利用的地质工程、测绘控制点标志、以往的物化探测网及异常标志等; c) 了解地质情况,侧重了解勘查目标和围岩的分布情况,现场测定电性参数或采集电性标本; d) 落实所有预布置测线施工的可行性或可行的调整方案; e) 实测测区的人文电噪音水平与特点; f) 了解在测区开展勘查活动时的人文环境与地方性法规等。 5.2.3 踏勘分析 踏勘后,结合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按下列要求执行: a) 方法有效性和可行性基本具备,可转入设计编写阶段; b) 方法有效性存疑时,应开展专门的方法有效性试
14、验; c) 当目标体与围岩电阻率差异不明显, 或实际探测深度达不到要求或因人文干扰、 通行条件导致 数据采集工作不可行时,不宜开展此项工作。 5.3 方法有效性、可行性试验 5.3.1 方法有效性和可行性已明确的测区,可不开展本试验。 5.3.2 试验选区应包括已知目标体和地质干扰体、人文干扰源和表层低阻区等具有代表性的地段。试 验的主要内容含已知目标体的异常特征;电噪音干扰强度、特点;AB 供电导线和 MN 接收导线需拉开的 距离以及合理的测量参数等。 5.3.3 试验可采用剖面形式或单测深点形式。试验剖面两端应进入围岩区,单测深点形式的测点数不 宜少于 3 个,且应包含有异常点和围岩背景点
15、。 5.3.4 在电噪音干扰区试验过程中,当所用的技术设备和参数不能达到观测精度要求时,应采取改换 抗干扰仪器设备或加大发送功率、 改变装置类型或参数、 更换多周期叠加或单周期无叠加采集观测方式 等抗干扰技术措施,进行重新试验,选择有效抗干扰措施。 DZ/T 0072-XXXX 4 5.3.5 实测目标体异常明显,且可与干扰体异常相区分,说明方法有效且可行。当采取抗干扰技术措 施重新试验后,仍不能满足精度要求的,方法在测区不可行。 5.3.6 若电阻率物性情况已知,只是试验有效探测深度时,可采用正演计算或模拟实验的方式替代野 外有效性试验。 5.3.7 当电阻率情况不明, 测区及其周边附近没有
16、已知目标体, 如仍需坚持开展电阻率测深法工作的, 只进行可行性试验。 5.4 测区及测网 5.4.1 测区范围 5.4.1.1 测区范围应依据工作任务及测区的地质条件确定,范围应包括目标体的异常分布区域,且适 当扩延至背景区,以能较完整地反映异常为原则。如施工过程中发现设计范围内的异常不封闭,可申请 外扩测区范围。 5.4.1.2 当相邻区域曾进行过电阻率测深工作,应使一部分拟设计的测深点与已知测深点重合。 5.4.1.3 确定测区应考虑地形、地貌,并兼顾施工方便,力求资料完整和测区形态规整。 5.4.1.4 线路工程勘察中的测区范围宜为线路里程段。 5.4.2 测线方向 5.4.2.1 测线
17、应垂直于探测目标体走向且宜与勘探线重合;查证物化探异常时应垂直于待查证异常的 走向;目标体走向非单一时,垂直于主目标体或主构造走向,必要时也可分段控制。 5.4.2.2 对于走向近乎垂直的两组探测目标体,必要时应分别布置垂直于两组走向的测线。 5.4.2.3 为了解目标体沿走向的断面电阻率特征时,测线可沿目标体走向布线。 5.2.2.4 线路工程勘察中的测线多沿线路布线,测线方向与线路一致。 5.4.2.5 在施工过程中,当发现测线方向不合适时可申请调整设计。 5.4.3 工作比例尺与测网密度 5.4.3.1 工作比例尺与测网密度,应根据测区地电断面的复杂程度与工作任务,按照既能满足地质任 务
18、,又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设计,具体要求如下: a) 测网密度应与工作比例尺相适应, 测线距在工作比例尺图上为 1 cm 时, 测点距为测线距的 1 1/2 倍;根据需要也可加密至测线距的 1/5 倍; b) 剖面性工作测点密度应保证最小的目标体的异常至少在三个相邻测深点上有清晰地反映。 5.4.3.2 面积性电阻率测深工作的常用比例尺和测网密度列于表 2。 表 2 面积性电阻率测深工作常用比例尺和测网密度表 比例尺 线距 (m) 点距(m) 非规则网控制测点数(个/ km2) 1100000 1000 2001000 15 150000 500 100500 420 125000 250 502
19、50 1680 110000 100 20100 100500 15000 50 1050 4002000 12000 20 420 250012500 11000 10 210 1000050000 5.4.3.3 测网点、线号宜按自西向东、自南向北增大的顺序编排。 DZ/T 0072-XXXX 5 5.5 工作精度 5.5.1 工作精度以均方相对误差来衡量, 分级列于表 3。 视电阻率s的均方相对误差m 是由一组生产 观测值和之后不同日期、不同人的系统质量检查观测(测深装置全部重新布置)值计算获得的。 表 3 视电阻率S设计精度表 精度级别 均方相对误差m (%) 3.0 5.0 10.0
20、 5.5.2 表 3 中规定的指标原则上适用于所有种类的电阻率测深法。应依据不同测区、不同勘查对象、不 同目的要求、不同地形地电条件及不同干扰水平合理选取设计精度。 5.6 测地工作 5.6.1 电阻率测深的测地工作精度要求见表 4;若按实际坐标用通用公式计算 K 值(见 5.7.2)时,表 4 中方向偏角 3 个级别的精度要求可对应放宽至5 、8 、15。 5.6.2 测地野外工作方法技术的其它相关要求执行 DZT 0153物化探工程测量规范 表 4 测地工作精度表 工作 比例尺 测 点 电 极 距 点位中误差(m) 高程中误差(m) 电极距均方相对误差 各电极相对布极方向偏角 面积性工作
21、剖面性工作 I 级 精度 II 级精度 级精度 I 级 精度 II 级 精度 级 精度 1:100000 20 点距的1/10 目标体顶埋深50 m 时 高程中误差1 m; 50 m目标体顶埋深100 m 时 高程中误差其顶埋深的 10%; 目标体顶埋深100 m 时 高程中误差20 m 1 % 2 % 3 % 3 5 10 1:50000 1:25000 1:10000 10 1:5000 5 1:2000 1 1:1000 0.5 5.7 装置 5.7.1 常用装置形式 常用装置形式有对称四极、单侧三极、三极联合、轴向偶极、赤道偶极装置(见附录 A)。观测方 式有逐点进行的全极距测深和按排
22、列进行的窗口测深 (见附录 E) 两种, 本文件中无专门说明时指前者。 5.7.2 装置系数K值通用公式与应用要求 DZ/T 0072-XXXX 6 所有装置形式的K值通用公式: 通用=2 1 1 1 +1 (1) 上式中,只有用 A、B、M、N 电极点的实测平面坐标计算电极距AM、AN、BM和BN,K值计算结果才 不会受电极点偏离的影响。 (1)式计算K值公式适用于半空间条件下电阻率测深法工作。 5.7.3 装置选择的原则 根据勘查任务、目标体形态特征、地电条件、场地范围、地形情况、纵横向分辨力要求和干扰情况 等因素合理选择,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在探测缓倾斜层状目标体时,宜选用对称四极或
23、赤道偶极装置; b) 在探测局部目标体(二维、三维目标体)时,宜在单侧三极、三极联合、轴向偶极等装置中选 用;若异常体的产状未知或多变,宜采用三极联合装置。 5.7.4 电极距选择 5.7.4.1 电极距选择的原则 测深装置的电极距选择,应遵循下列原则: a) 应完整控制探测目标, 最小电极距可获得被测目标顶部以浅的围岩信息, 最大电极距能探测到 被测目标底部以深的围岩信息; b) 所选电极距系列的间隔应合理,对应目标探测深度区间应有足够多的电极距; c) 每个电极距应能观测到足够大的有效信号。 5.7.4.2 对称四极(三极)测深电极距选择 5.7.4.2.1 最小供电电极距应能保证电阻率测
24、深曲线有明显的前支渐近线;最大供电电极距应能获得 完整的电阻率测深曲线以满足解释推断之需;最大供电电极距 AB/2(AO)宜大于目标体底板埋深的三 倍以上。 5.7.4.2.2 选用的电极距大小和数量,应确保获得完整的电阻率测深曲线。勘查缓倾斜层状介质(或 其中的其它目标体)时,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曲线前支以能追索出第一层渐近线为宜; b) 当以“无穷大”电阻率值的电性层为底部电性标志层时,在反映该电性标志层呈 45上升的 曲线尾支渐近线上应有 3 个电极距的 s值; c) 当以有限电阻率值电性层为底部标志层时, 测深曲线尾支应获得明显的渐近线, 或反映该电性 标志层上升(或下降)的拐点之
25、后应有三个电极距的 s值。 5.7.4.2.3 单侧三极或三极联合测深中的“无穷远极”B宜位于 MN 的中垂线上,无穷远极 B到 测点的距离应大于最大供电电极距 AO(或 AO)(见图 A.3)的 5 倍以上;不能垂直布设时,应增大无穷 远极 B到测点的距离至不小于 10 倍 AO(或 AO )。 5.7.4.2.4 供电极距 AB/2(AO)有对数和算术两类供选,具体如下: a) 对数间隔要求在模数 6.25 cm 的对数纸上,取 0.8 cm1.2 cm,使其大致均匀分布。 示例 1: AB/2=1.5m,2.5m,4.0m,6.5m,9m,15m,25m,40m,65m,90m,150m
26、,250m,400m,650m,900m,1500m,2500m,4000m,; 示例 2: AB/2=1m,2m,3m,5m,8m,13m,21m,34m,55m,89m,144m,233m,377m,610m,987m,1597m,2584m,(fn+1=fn+fn-1) ,; DZ/T 0072-XXXX 7 b) 算术间隔可细分为高密度模式和密极距模式: 1) 高密度模式是点距和极距都严格按算术等间隔排列。小间隔极距宜用于浅部工程勘察。 示例: AB/2=5m,10m,15m,20m,25m,30m,35m,40m,45m,50m, (5n) ,; 2) 密极距模式是极距大致按算术等间
27、隔均匀分布,同时兼顾野外施工的方便。宜浅部密,深 部略稀。 示例: AB/2=1.5m,2m,3m,5m,7m,10m,15m,20m,25m,30m,50m,70m,90m,110m,130m,150m,170m,200m,250m,300m,350m,400m,450m,500m,600m,700m,800m,1000m,1200m,1400m,1600m,1800m,2000m,; 5.7.4.2.5 测量电极距 MN 的大小应据以下三种情况确定: a) 非等比装置的 MN 距在(1/31/30)AB 范围内选择,在更换 MN 距时,应在测深曲线接头处重 复两个观测极距; b) 等比装置
28、的 MN 距与 AB 之比保持为固定值,在 1/31/10 范围内选择; c) 在探测深度不大的密极距测深时,MN 距宜固定为一个值始终不变。 5.7.4.3 多道轴向偶极偶极(单极偶极)拟断面窗口测深观测方式的电极距选择 偶极距选择除参考附录 E 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a) 分辨力为 0.5 倍偶极距; b) 对于偶极偶极测深,探测深度不大于 0.5 OO,偶极距宜按不小于 0.5 OO设计; 对于 单极偶极测深,探测深度不大于 0.5 BO,偶极距宜按不小于 0.5 BO 设计; c) 宜将勘查目标设计在拟断面窗口的中上部(见附录 E) ; d) 增大 AB 距、提高供电电流、或增大深部
29、道的 MN 距皆对提高深部道信号幅度有益。 5.7.5 电极排列方向选择 5.7.5.1 电极排列方向应满足下列要求: a) 测深点的电极排列方向应大体相同; b) 宜与电测深剖面方向一致; c) 探测电阻率各向异性时,应设计一定数量的十字电阻率测深点。 d) 探测倾斜或垂直分界面时,可布成平行与垂直于界面两个方向; 5.7.5.2 线路工程勘察中,电极排列方向宜与线路一致。 5.7.5.3 需做二维半反演解释的测深剖面方向应垂直于目标体走向,且电极排列的布极方向应与剖面 方向一致。 5.8 电阻率参数测定和模拟试验 5.8.1 对测区内前人已有的电性参数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补充物
30、性测定工作。 5.8.2 电阻率参数测定应覆盖测区内主要地层、岩性和探测目标体的岩性。 5.8.3 电阻率参数测定方法包括露头(基岩露头、矿硐露头)法、标本法、电测井和井旁测深法。测 定方法参照附录 B。 5.8.4 电阻率参数测定方法按以下原则选择: a) 测区内露头测定能满足 5.8.2 的要求时,选用露头法为主,否则选用标本法为主; b) 选用标本法为主的测区存在露头时,还应选择有代表性的露头进行测定; c) 只要条件具备,应利用电测井或井旁测深方法获得电阻率参数。 5.8.5 同名岩矿石的露头数不宜少于 3 处,标本块数不宜少于 30 块。 5.8.6 同名氧化、蚀变和原生岩矿石不可混
31、在一起进行统计,露头和标本测定结果也应分别统计。 DZ/T 0072-XXXX 8 5.8.7 电阻率参数测定的相对误差不大于20%(见参考文献2) 。 5.8.8 数值模拟或物理模拟时,其模型电阻率参数应按实测值设计,地电断面模式应符合测区地质规 律和模拟相似性原理。 5.9 设计书编写与审查 5.9.1 依据与要求 5.9.1.1 根据任务书或合同书的要求,确定本方法的勘查目标。 5.9.1.2 按本标准 5.15.3 条之规定,在充分搜集分析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所需的现场踏勘、方法有 效性和可行性试验之后编写设计书。 5.9.1.3 设计书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技术标准之规定,且文字通顺
32、、条理简练,文图并茂。 5.9.2 内容 设计书的主要内容见附录 C 5.9.3 审查与变更 5.9.3.1 设计书应经任务下达方或委托方组织审查,批准后方可执行。 5.9.3.2 在执行过程中,如需变更设计应履行变更手续;经任务下达方批准后方可实施。 6 仪器设备 6.1 仪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6.1.1 电阻率测深仪器可以是时间域电法仪或低频电法仪,但此类低频电法仪工作时选用的频率应低 于或等于 0.1Hz。 6.1.2 对于发送机和接收机分离的仪器可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授时同步,也可采用高精度时钟同步 方式,但时钟控制精度不低于 1 ms/10 h 。 6.1.3 不实时采集供电电流的发送
33、机稳流精度应高于2 % 。 6.1.4 发送机电流测量精度应高于1 % ; 分辨力不低于 0.1 mA 。 6.1.5 仪器应有完善的过流、过压和断电保护电路。 6.1.6 仪器外壳以及人手触及的各旋扭、按钮、开关、接插件等应与仪器内部测量线路绝缘,绝缘电 阻应大于 100 M。该绝缘电阻应采用检测电子仪器、设备、电缆等材料绝缘性能的专用仪表检测,如 使用标称电压不低于 500V 的兆欧表等专用仪表检测,不可用普通低电池电压万用表检测。本规范以下 各条款中涉及的绝缘电阻指标值或漏电检查结果指标值均指采用本条款规定的专用检测仪表检测值。 6.1.7 接收机的性能应稳定,其指标要求见表 5。 表
34、5 接收机性能指标表 电位测量分辨力 (V) 电位测量精度(%) 仪器输入阻抗 (M) 工频抑制 (dB) 自然电位补偿或零电位校正 3 mV 时 3 mV 时 10 1 0.5 20 80 自动 6.1.8 时间域电法仪的U 采集起始时刻及积分宽度能依据实际供电波形调整,积分宽度应是 20 ms 的整数倍,缺省情况下启测时间为供电后 200 ms,积分宽度 100 ms。最小供电脉宽不宜低于 500 ms 。 DZ/T 0072-XXXX 9 6.1.9 仪器工作环境温度为 -10 60 ,在相对湿度不大于 90 %(40 )情况下能正常工作。 6.1.10 仪器工作电源宜有实时显示功能,电
35、压不足时宜报警提示。 6.2 设备的主要技术性能及指标 6.2.1 供电电源 6.2.1.1 供电电源可选择发电机或电池组,输出功率应满足野外测量要求。 6.2.1.2 用交流发电机作电源时,应配有调压器、整流器和负载平衡器等设备。构成的发送系统要求 运转正常稳定。 6.2.1.3 用交流发电机时,构成发送系统的各设备内外电路连接与外壳间以及各设备外壳与大地间的 绝缘电阻应分别不小于 50M和 10 M。 6.2.1.4 用电池作电源时,要求电池组的无负荷电压与额定电压差不超过 10%。供电时输出电压、电 流必须稳定,无明显持续衰减现象,否则必须及时更换。电池箱对地绝缘电阻不小于 10 M。 6.2.2 导线和线架 6.2.2.1 导线应为抗拉力强、导电良好、绝缘性高、耐磨损的被复线或探矿线。 6.2.2.2 供电导线电阻应小于 30/km,耐压强度不小于 1000 V/5 A 。 6.2.2.3 供电与测量导线的拉断力不小于 500 N 。 6.2.2.4 供电导线对地绝缘电阻每公里不小于 2 M,测量导线对地绝缘电阻每公里不小于 5 M。 6.2.2.5 线架应轻便坚固,转动灵活,与导线的绝缘性能同导线对地的绝缘电阻。 6.2.3 电极 6.2.3.1 供电电极可采用不锈钢电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