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湖南省第一批科技计划(专项)项目申报指南.docx





《2022湖南省第一批科技计划(专项)项目申报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湖南省第一批科技计划(专项)项目申报指南.docx(5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附件:2016年度湖南省第一批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目 录领域一:先进装备制造11.高档数控机床智能制造核心技术应用基础研究12.中高端工程机械智能控制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研制23.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系统设计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研制34.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集成开发技术及关键零部件研制35.智能制造装备关键技术攻关及核心零部件研制46.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性能船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57.航空航天装备设计技术及载荷与关键零部件研制68.智能农机装备关键技术研发69.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10.湖南省重点实验室8领域二:新材料91.金属增材制造的材料科学应用基础研究92.先进复合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103.湖南省工程
2、技术研究中心104.湖南省重点实验室11领域三:电子信息131.大数据与云计算智能应用技术应用基础研究132.软件无线电集成开发环境关键技术应用基础研究153.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164.集成电路设计制造技术及应用175.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186.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7.湖南省重点实验室19领域四:新能源211.可再生能源发电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21领域五:现代农业221.现代生物技术育种应用基础研究222.农业种养面源污染发生与防控机制应用基础研究233.粮食提质增效关键技术研究244.油料作物丰产高效关键技术研究255.果蔬绿色高效关键技术研究276.优质畜禽新品种选育
3、及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研究277.特色优势水产生态安全养殖关键技术研究298.农业生态环保关键技术研究309.农业信息化智能关键技术研究3110.林业资源高效培育利用及林下种植关键技术研究3211.湖南品牌花卉产业产业技术创新3412.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513.湖南省重点实验室36领域六:现代医药371.重大疾病防治的精准医学研究应用基础研究372.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创新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383.癌症免疫诊断单克隆抗体高通量制备关键技术与治疗用单克隆抗体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394.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05.湖南省重点实验室41领域七:生态环保421.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422.人造木竹
4、材料甲醛污染危害评价与治理433.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44.湖南省重点实验室45领域八:文化创意461.基于虚拟现实的数字娱乐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462.湖南省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意旅游利用技术46领域九:公共安全481.安全环保烟花爆竹开发与事故预防控制关键技术482.湖南省食品塑化剂(PAEs)污染防控关键技术483.自然灾害遥感动态监测与预警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4950 / 52领域一:先进装备制造一、高档数控机床智能制造核心技术(应用基础研究项目)1、总体目标依托我省数控机床产业,研究成果产生的产品可与我省12个重点产业中的工程机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航空航天装备、新材料、节能与新能源汽
5、车、汽车制造等本省优势产业形成产业链,为这些产业提供制造装备。以4-5种具有特色和高技术含量的机床产品为载体,对这几种高档数控装备智能设计制造中的共性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为数控机床智能设计制造提供技术支撑。2、重点研发方向与课题设置(1)研发方向复杂加工对象多轴数控加工精确创成原理和方法研究复杂曲面零件数控制造新原理与制造工艺,解决新型航空动力传动关键零件智能制造难题,研究复杂曲面零件参数与服役性能参数的多元最优映射,建立零件形貌、使用性能、制造质量、制造工艺参数的耦合模型与控制方法。复杂曲面智能制造基础研究研究机床结构与精度、刚度的关联性,以及机床结构与系统动态性能、保证高精度与可靠性的机床制
6、造装配、工艺技术的研究,确保设计的机床具有较高的刚性和加工精度以及优良的动态性能,提高机床的定位精度与重复定位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针对主轴系统和床身导轨,通过热-结构耦合场分析,研究其热变形规律,建立减少热变形误差的结构优化方案及误差补偿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解决智能制造的两个关键科学问题:一是复杂三维零件在线多源数据数字化建模与重构;二是三维复杂型面大数据在线反调修正优化模型与高效计算。复杂曲面智能制造新工艺及其专用加工控制软件编制针对超硬曲面显示面板、凸轮、内齿轮、螺旋锥齿轮、面齿轮等复杂加工对象,研究数控制造控制原理和动态响应特性,解决各轴伺服进给系统的参数匹配问题,编制专用加工控
7、制软件与机床。(2)课题设置五轴联动圆柱齿轮与面齿轮高精度磨齿机研制与产业化研究面齿轮与圆柱齿轮精密制造原理,研制出一种具有智能特征的可磨削圆柱齿轮与面齿轮的高精度磨齿机高精、高效大型复杂零件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研究大型复杂曲面零件(如大型涡轮盘、异形活塞零件等)在线多源数据数字化建模与重构技术、复杂型面大数据在线反调修正优化模型与高效计算方法与技术,研制出大型涡轮盘、复杂曲面零件智能制造装备。超硬材料超声制造关键部件技术与装备研究航空、IT显示器用超硬难加工材料精密去除加工原理与设备,研发基于通过超声传输能量的超声磨削机床轴向振动单元,研制出超声复合加工超硬材料磨削机床。3、预期考核目标(1)
8、理论创新成果复杂曲面使役高性能驱动的曲面构型、制造工艺、表面完整性之间的关联规律,复杂制造对象智能化测量与制造误差补偿新方法,高档数控机床整机刚度分配及综合设计理论与技术,基于系统动态特征最优的多轴伺服进给系统的参数匹配设计。(2)技术创新成果与企业合作,开发出填补国内空白的具有智能特征的高档数控机床,创造经济效益。编制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加工参数微量反调修正量计算软件和多轴特种加工机床专用加工控制软件,申请软件著作权。二、中高端工程机械智能控制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研制 1、总体目标开展中高端工程机械智能控制技术研究,推进关键零部件自主研制,提高产业配套能力,为开发新型中高端工程机械装备提供技术贮备,
9、促进工程机械装备智能化、绿色化发展。2、重点研发方向与课题设置(1)中高端工程机械智能控制技术装配运行状态和环境的感知与识别技术;动力学建模与智能化精确控制技术;性能预测和智能维护技术;多维传感大数据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多机协同系统作业优化及自动作业规划技术。(2)中高端工程机械关键零部件研制高端液压元器件、大马力发动机、变速箱、新型活塞环等关键零部件的设计与实验技术和产品研制;液压传动系统、电液比例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等子系统设计和研制。3、预期考核目标在中高端工程机械智能控制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技术,自主研制2种以上中高端工程机械关键零部件产品,所开发技术及产品至少在一种工程机械装备中获得应
10、用,实现低延时、高精度同步实时远程智能操控。申请专利 20 项以上。三、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系统设计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研制 1、总体目标重点围绕动车组及客运列车,大功率交传机车,城市轨道交通装备,新一代绿色智能、高速重载轨道交通装备系统,中速磁悬浮交通设备等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开展系统设计技术攻关和关键零部件研制,力争使轨道交通装备研发能力和主导产品达到全球先进水平,重点产品进入欧美发达国家市场。2、重点研发方向与课题设置(1)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系统设计技术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新型车辆车体技术;高性能转向架技术;电传动系统技术;高效变流技术;列车控制与信息服务网络(TCSN)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和智能制造技
11、术。(2)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关键零部件研制功率半导体器件;动力型超级电容器件;高速动车组车轴/车轮;通信信号装备;齿轮传动系统;车钩缓冲系统等。3、预期考核目标突破一批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系统设计技术,自主研制2种以上关键零部件产品,所开发技术及产品至少在一种轨道交通装备中得到成功应用。申请专利 20 项以上。四、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集成开发技术及关键零部件研制 1、总体目标开展轻量化纯电动轿车集成开发技术、高比能量电池技术、电机驱动控制器功率密度倍增技术研究,为增加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降低制造成本 、加速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提供技术支撑。2、重点研发方向与课题设置(1)轻量化纯电动轿车集成开发技术开展全
12、新材料与结构形式下的载荷分布与结构优化技术研究,开展车用碳纤维低成本原材料和工艺技术研究,突破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车体和铝合金电池框架一体化集成设计技术,实现多种轻质材料及多种先进成形工艺集成应用,掌握轻量化新能源轿车整车试验验证和评价等核心技术。(2)高比能量电池技术研发高容量/高电压正极材料、碳/合金类高容量负极材料、高安全性隔膜和功能性电解液;发展基于模型的极片/电池设计技术、新型制造技术、工艺及装备等;开展高比能量锂离子电池热管理技术研究,开发高安全性、长寿命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实现装车应用;开展石墨烯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研究。(3)电机驱动控制器功率密度倍增技术
13、研究IGBT芯片、驱动电路、电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部件关键技术,高可靠性、高功率密度的电力电子总成技术;研发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的功率半导体器件,低感、低热阻无源器件,高集成度的功率组件和高功率密度电机控制器。3、预期考核目标掌握轻量化纯电动轿车集成开发技术,研制23种高比能量新能源汽车用电池、高功率密度电机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产品,并在新能源汽车中得到推广应用。申请专利 20 项以上。五、智能制造装备关键技术攻关及核心零部件研制 1、总体目标在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机器人、增材制造领域突破一批核心技术,研制一批关键零部件。为开发数控磨床、数控锥齿轮床、数控车床及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新
14、一代机器人等产品,实现增材制造提供技术贮备,促进我省智能制造行业快速发展。2、重点研发方向与课题设置(1)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技术针对数字化协同设计及 3D/4D 全制造流程仿真技术,精密及超精密机床的可靠性及精度保持技术,复杂型面和难加工材料高效加工及成形技术,基于机器视觉、非接触测量技术开展攻关研究;开发智能型数控系统。(2)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研制及应用研制机器人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电机及驱动器、传感器等关键零部件产品,推进产业化应用。(3)增材制造技术与工艺开展金属材料与复合材料等高性能关键构件高效增材制造工艺、 成套装备、专用材料及工程化关键技术研究,开发激光、电子束、离子束及其它
15、能源驱动的主流工艺装备。3、预期考核目标在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机器人、增材制造领域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开发23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并进行推广应用,延伸产业链。申请专利 20 项以上。六、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性能船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1、总体目标开展新材料与船体结构轻量化设计技术和水下控制系统设计技术研究,推进水下专用作业装备与设备研制,为研制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海洋矿产资源开发装备、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装备、大型豪华游船提供技术贮备。逐步建成较为完善的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设计、总装建造、设备供应、技术服务产业体系和标准规范体系。2、重点研发方向与课题设置(1)新材料与船体结构轻
16、量化设计技术基于新型高性能钢材料的大型船舶与海洋平台装备的腐蚀控制技术,研发集超高强度、强韧性和长寿命等优良性能于一体的新型高性能钢材料与复合材料及船体结构轻量化设计技术。(2) 水下控制系统设计技术开展水下控制设备模块化与集成化技术,水下控制系统通信、电液传输计算分析、快速链接等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开发模块化与集成化水下控制设备。(3)水下专用作业装备与设备开展主流海底管道、卷管式海底管道铺设成套装置、深水水下作业载人潜器(HOV)、深水海底管道作业工具研制、水下声学定位系统研制与试验应用。3、预期考核目标在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性能船舶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开发23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零部
17、件产品,并在一种以上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性能船舶中得到应用推广。申请专利 20 项以上。七、航空航天装备设计技术及载荷与关键零部件研制 1、总体目标开展航空航天装备设计技术研究,推进载荷与关键零部件自主研制,提高产业配套能力,提高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2、重点研发方向与课题设置(1) 航空航天装备设计技术微型任务载荷与平台集成设计技术;低成本轻小型光纤捷联惯导与北斗紧耦合组合导航技术;感知与规避、自适应控制技术;高可靠通信技术等。(2)航空航天装备载荷与关键零部件研制高性能激光陀螺、高精度合成孔径雷达、超低相位噪声蓝宝石振荡器、低加速度敏感型晶体振荡器、星载AIS接收机及ADS-B接收机等。3、预期
18、考核目标在航空航天装备总体及分系统设计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提高飞行器自主可控飞行能力。开发23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载荷与关键零部件产品,并在一种以上飞行器中得到应用推广。申请专利 20 项以上。八、智能农机装备关键技术研发 1. 总体目标立足“智能、高效、环保”,按照“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化,主导装备产品智能化,薄弱环节机械化”的发展思路,加强耕整地、播种、植保、收获、烘干、农产品加工、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农业机械制造和生产作业的科技创新。加快发展高端农业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完善自主化智能农机装备技术体系,提高农机装备信息收集、智能决策和精准作业能力,实现先进智能技术引领,支撑全程全面机械
19、化。2、重点研发方向与课题设置(1)水稻、油菜等粮油作物种植及收获机械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开发研究内容: 围绕南方高产水稻、油菜等粮油作物种植及机械化收获,研究耕整地机械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种植机械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收获机械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农机装备自动控制技术研究与设备开发。(2)经济林机械化抚育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发围绕南方经济林,研发除草、垦覆、深松、深开沟施肥、修枝整形等系类抚育作业装备;开展关键工作部件表面改性技术、除草作业机构抗缠绕技术研究;并开展丘陵区经济林抚育管理机械化作业的大面积示范推广。(3)农产品产地商品化处理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开发研究内容:研究农产品外观品质、内部品质
20、和卫生指标的智能化检测技术;开展农产品产地品质检测方法研究;开展农产品品质智能检测与自动化分级装备研究3、预期考核目标突破育秧(苗)定植技术、高产水稻低损脱粒、果园抚育管理与低损采收技术、农产品产地处理等关键技术10项,研发新产品和新装备4-6台套。提出稻油及经济林生产机械化作业规范4项,制订技术标准3项,申请专利10-15项以上,制定作业规程2-4项。九、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新平台专项)1、支持重点先进装备制造: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等先进制造技术2、依托单位的基本条件(1)在省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事业单位;(2)在行业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处于国内一流或领先地位;(3)具有较强技术
21、创新、成果转化意识和管理水平较高的领导班子。(4)具有技术水平高、工程化实践经验丰富的学科带头人和工程技术研发队伍;(5)具备科技成果工程化的试验条件和基础设施,拥有比较完备的检测、测试设备;(6)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在组建过程中能保证资金的落实。3、依托单位的必要条件(1)规模要求:依托单位为企业的,在行业处于龙头地位,上年度固定资产规模不得低于5000万元,近三年来每年年销售收入不得低于1亿元。(2)研发机构要求:具有专门的研究开发机构。(3)研发人员要求:拥有30人以上的研发队伍,其中固定研究开发人员不低于70%,高中级技术职称的人员比例不得低于60%,有学术带头人梯队。(4)经费投入要
22、求:依托单位为企业的,研发费用不低于销售收入的3%,高新技术企业近三年来研究开发费用不低于销售收入的5%。在组建过程中有筹措资金的能力和相应的匹配资金。(5)研发能力要求:依托单位近五年承担国家或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5项以上,其中至少承担1项以上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获得科技经费资助100万元以上,或者具有已获授权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10项以上,具有2项以上发明专利并在世界相关国家注册者从优。(6)研发成果要求:申报单位已经取得了准备进入中试或产业化的技术含量高的科技成果,或者近三年来具有国家或省科技厅认证的高新技术产品。十、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创新平台专项)1、支持重点先进装备制造: 智能制造
23、、绿色制造2、申报条件(1)申报实验室已正常运行3年以上。(2)具有20人以上的固定科研人员,专业、年龄结构合理;(3)实验室主任必须为在职在岗的固定人员,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在本领域内有较高的学术声誉,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管理、协调能力,年龄不超过55岁;(4)具有35个特色鲜明和在本省处于领先地位的研究领域,每个研究领域内的学术带头人不少于1人;(5)实验室的场地面积1500 平方米以上,科研仪器总价值(原值)在1000万元以上;(6)近三年来承担国家级或省级科技计划10项以上(其中国家级项目不少于3项),获得国家与省级资助的项目经费500万元以上;或横向研发项目不少于5项,项目合同经费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 湖南省 第一批 科技 计划 专项 项目 申报 指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