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案.doc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案.doc(7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全册教材的整体分析一教学容包括:四那么运算,运算定律,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观察物体二,三角形,图形的运动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和综合与实践等。二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开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2掌握四那么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展简单的整数四那么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展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角和是180。新课标第一网4理解
2、平均数,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展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5.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6让学生经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7进一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会画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三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四教学难点:图形的运动,三角形
3、是本册的难点。三、教材的编写特点1. 改良四那么运算的编排,降低学习的难度,促进学生的思维水平的提高。2认识小数的教学安排,注重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开展学生的数感。3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开展。4加强统计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的统计知识和统计观念得到进一步提升。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在动机。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一教材说明:这一单元是这册书中一个重点单元。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
4、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展整理。其主要容有: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教学并整理含两级运算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有关0的运算。二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新课标第一网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三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四那么混合运算顺序加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四教学难点:四那么混合运算顺序的学习。 五教学建议:本单元中一个新的亮点就是整
5、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结合解决问题进展的。目标中学生既要掌握运算顺序,又要理解解决问题的根本策略和步骤。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运算根底,因此建议:1、以应用题型为经,以运算顺序为纬。视学生情况,各有侧重。2、加强根底运算,保证计算的正确率。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们应该尝试给学生提供探索的时机,让学生经历创造的过程,从中体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和小括号的意义。在探索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自主的,学生的选择是开放的,学生的表述也是多样的。章节名称四那么运算课 时课标要求教学目标1、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及各局部之间的关系;理解乘除法的意义及各局部之间的关系。2、对学习过的四那么运算知识进展较为系统的概括
6、和总结。3、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容分析这一单元是这册书中一个重点单元。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展整理。其主要容有: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教学并整理含两级运算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有关0的运算。学情分析四那么运算的知识和技能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学生在一到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较多关于四那么混合运算的知识,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能初步理解混合运算的作用,体会运算顺序。在
7、第二学段本册的教学容中,学生已经具备较丰富的感性经历根底,能够较好的理解比拟抽象的运算顺序,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四那么混合运算顺序加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教学难点四那么混合运算顺序的学习。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教学策略加减法的意义和各局部间的关系教学目标:1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2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局部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求加减法中的未知量。教学难点:从实例中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X|k |
8、 B| 1 . c |O |m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思路教学环节问题情境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应用设计意图目标达成导入新课一、谈话导入学习新知环节二、理解加减法的意义1、理解加法的意义。出示例11一列火车从经过格尔木开往。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的铁路长1142km。到的铁路长多少千米?1问:根据这道题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让学生尝试用线段图表示)2请学生根据线段图写出加法算式。81411421956 或 11428141956师:为什么用加法呢? 那怎样的运算叫做加法?(小组讨论)(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是加法。)(3)小结: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9、叫做加法。(出示加法的意义)说明加法各局部名称环节2、 理解减法的意义能不能试着把这道加法应用题改编成减法应用题呢?(1) 根据学生的答复,出示例123尝试用线段图表示:师:根据线段图写出两道减法算式,并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19568141142 或 19561142814(2)问:怎样的运算是减法?(小组讨论)(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3) 小结: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出示)说明减法各局部名称环节三、探究、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1问:上面的这些算式,你觉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观察上述四道算式中数字位置间关系,思考加法和
10、减法之间的关系。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展讨论。(小组讨论。个别汇报)2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加数 加数 和 被减数 减数 差3师归纳并小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板书)4加法各局部之间的关系。出示:814114219568141956114211421956814问:观察算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5减法各局部之间的关系。出示:800350450 800450350 350800450问:通过观察这组算式,你能得出减法各局部的关系吗?观察这组算式讨论归纳得: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6. 练习“做一做 四、总结师:谁来说说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些什么?你知道了什么呢?板书设计教
11、学反思乘、除法的意义和各局部间的关系教学目标: 1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 2使学生自己总结乘、除法各局部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展乘、除法的验算 3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 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教学重点:掌握乘、除法各局部间的关系,并对乘、除法进展验算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以及用除法意义说明一些题为什么用除法解答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思路教学环节问题情境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应用设计意图目标达成导入新课我们已经做过大量的整数乘除法计算和应用题的练习,对于乘除法知识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这里我们要在原有的知识根底上,对乘除法的意义加以
12、概括,使同学们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乘除法的意义新|课 |标 |第 |一| 网学习新知环节二、 理解乘除法的意义1、 乘法的意义出示例11用加法算:3+3+3+3=12用乘法算:34=12师:为什么用乘法呢? 那怎样的运算叫做乘法?(小组讨论)(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是乘法。)小结:求几个一样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出示乘法的意义)说明乘法各局部名称2、 理解除法的意义能不能试着把这道乘法应用题改编成除法应用题呢?出示例2231问:与第1题相比,第2、3题分别是什么?求什么?怎样算?列式计算:123=4 124=3(2)问:怎样的运算是除法
13、?(小组讨论)(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3小结: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说明除法各局部名称4教学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引导学生观察:第、与的条件和问题有什么变化?明确:在乘法中是的,在除法中是未知的;在乘法中未知的,在除法中变成的也就是乘法是知道两个因数求积,而除法与此相反,是知道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所以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新课标第一网环节3、 教学乘除法各局部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根据上面第组算式总结乘法各局部间的关系教师概括: 积因数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板书引导学生观察第组算式,自己总结出除法各局部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 除数
14、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想一想: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与商、除数和余数之间有什么关系?4、 做一做三、总结板书设计教学反思0的运算教学目标:1、知道关于0的运算应该注意的问题。2、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教学重难点:0不能做除数及原因。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思路教学环节问题情境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应用设计意图目标达成导入新课口算引入(快速口算)出示:100+0=0+568=078=023=128-128= 076=235+0=99-0=49-49=0+319=029=学习新知环节二、探究新知X Kb 1. C om1、将上面的口算分类.根据分类的结果说一说关于0的运算都有哪些。2、一个数与0相加;
15、一个数减0;一个数与0相乘的结果分别是多少。3、0除以一个数的结果是多少?在这里为什么不说一个数除以0.三、0为什么不能做除数讨论0不能作除数。例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为找不到一个数同0相乘得到5。00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商,因为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小结:归纳所有0的运算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0除以一个非0的数,还得0。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四、 课堂测评1.计算136+0=20+68=3068=454-0=5028=6128-0=7036=825+0=999-0=1049-49=110+39=1209=五、归纳反思这节课我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关于0的运
16、算应该注意的带括号的四那么运算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带中括号的四那么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习的进展运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理解带中括号的四那么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课堂教学过程设计思路教学环节问题情境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应用设计意图目标达成导入新 课一、 复习引入:1、 一个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举例2、 一个算式里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按怎样的顺序计算?举例3、 一个算式里有括号,按怎样的顺序计算?举例X k B 1 . c o m4、 今天我们学习“四那么运算,到底什么是四那么运算呢?概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那么运算
17、。我们以前学习的混合运算就是四那么运算。学习新知环节二、 新知探究出示例4:9612+421、 说说运算顺序。2、 如果在9612+42的根底上加上小括号,变成9612+42,运算顺序怎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9612+42=96162=62=123、 如果在9612+42的根底上加上中括号“,变成另一个算式9612+42,运算顺序怎样?说明: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9612+42=96162=9632=34、阅读“你知道吗?5、总结:运算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
18、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3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环节三、 巩固练习1、 做一做2、 选择题:147与33的和,除以36与16的差,商是多少?正确列式是A、47+3336-16B、47+3336-16C、36-1647+332750减去25的差,去乘20加上13的和,积是多少?正确列式是A、 750-2520+13B、20+13750-25C、750-2520+13四、课堂总结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租船问题教学目标:1、情境创设,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开展应用意识。2、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成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人 小学 数学四 年级 下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