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案.doc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学)案.doc(15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 . . . 黑水县中学初中部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案目录科学之旅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二节运动的描述第三节运动的快慢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第二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二节声音的特性第三节声的利用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复习课复习和应用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第二节熔化和凝固第三节汽化和液化第四节升华和凝华复习课复习和应用第四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第二节光的反射第三节平面镜成像第四节光的折射第五节光的色散复习课复习和应用第五章透镜与其应用第一节透镜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四节眼睛和眼镜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复习课复习和应用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一节质量第三
2、节密度第四节测量物质的密度第四节密度与社会生活复习课质量与密度复习科学之旅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初步了解一些物理现象2.对教师讲解的容有所理解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物理知识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在教学中渗透人文主义教育2.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习物理知识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教学方法演示法、讨论法。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学科物理,你听别人说过物理吗?你心中的物理是怎样的呢?谁起来说一下?让学生起来说说自己的看法二、新课教学1. 演示几个实验,说明物理是十分有趣的。
3、让学生先猜测现象,再演示1器材:一大一小两只试管尺寸十分接近,水,红墨水。做法:大试管装入过半的水,管口朝上,放入小试管,倒过来,水流下,管上升。现象:试管自动上升。2器材:漏斗,乒乓球。做法:一个乒乓球放在一个倒扣的漏斗中,通过漏斗嘴用力吹下面的乒乓球。现象:乒乓球悬在空中不下落。拓展:让学生撕下两纸,用力吹两纸的中央,发现纸靠近。3器材:两只大烧杯,鸡蛋,清水,盐水。做法:把一只鸡蛋分别放入两个大烧杯中。现象:鸡蛋有浮有沉。4器材:导线,开关,电池组,小灯泡,变阻器。做法:连好电路,闭和开关,移动滑片,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现象:灯变亮。2. 物理不仅有趣,而且是十分有用的,它能帮助我们解
4、释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看法,教师再解析提问1:人听到子弹声再躲来的与吗?为什么?解析:子弹出膛飞行时的速度比声音快,所以来不与。提问2:我们对着水中看到的鱼用手去抓,能抓到吗?解析:抓不到,我们看到的是像,真正的鱼在像的下边。提问3:黄浦江边的路灯,水中的像为什么是一道光柱?解析:古诗云“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荧。微微风簇浪,散做满河星,起伏的水面相当于许多平面镜,每盏灯在水里有好多像,连在一起就成了一道光柱。提问4:冬天的冰花结在玻璃的外表还是外外表?解析:外外表。提问5:在光滑的路面上,空身容易摔倒,还是肩挑重物容易摔倒?解析:空身。小结:同学们,今天对所提的问题的分析,大家
5、可能还领会不了,没关系,随着以后的学习大家就会明白其中的奥秘。3.怎样学好物理。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引导学生观察课本插图,勉励学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学问要躬行。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不能死记硬背,贵在理解,要多问,“为学贵有疑,有疑贵问师,不要以为问教师一些简单的问题会遭到耻笑,而不问。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我们学了知识以后,如果能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就完成了一次飞跃,如果遇到生活中的疑问,又从课本中找到根据,就又完成一次飞跃。4像科学家那样探究。介绍伽利略的贡献:伽利略望远镜,伽利略温度计等。尊称:近代科学之父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八页“伽利略对摆动的研究,并讨论材料后的几个问题。小结:学习
6、物理,就要仔细观察周围的世界,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善于动手,加以实践,找到规律。三、作业:阅读“科学之旅,说说你打算怎样学好物理课。教学反思: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一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2、知道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根本单位,并知道它与其它单位的关系。3、知道测量存在误差。过程与方法:1、会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会进展特殊测量。2、会正确使用手表或停表测量时间,并会估测时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教学重点1、刻度尺的使用和测量时间。2、单位的换算和特殊测量。教学难点1、单位的换算。2、刻度尺的使用方法。教具准备刻度尺、乒乓球、
7、物理课本、钟表 、录音机。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在生活、生产和科研中,人们经常要进展各种各样的测量。体检时量身高、体重、血压等,买菜时称一下菜有多重等。小刚到学校医务室去体检,医务人员给小刚量完身高后告诉小刚他的身高是163。小刚的身高到底是多少呢?学生讨论并得出正确的结果:163厘米或1米63讲解:上述问题告诉我们,测量时必须首先规定被测量量的单位。为了世界各国交流的方便,1960年,国际上通过了一套统一的测量标准,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二进展新课一、长度的单位与测量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根本单位是米m。在日常生活中,还常用到其它的长度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8、、微米m、纳米nm。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m103m; 1dm10-1m;1cm10-2m; 1mm10-3m;1m10-6m; 1nm10-9m。例如:惠安至的距离约30km公里,初二年龄段的同学身高多数在1.5m1.7m之间,手掌的宽度大概是1dm,手指的宽度大概是1cm。2、长度的估测问题1:请目测一下黑板的长度。请5个同学目测,再用米尺实际测量,比拟谁目测的结果更准。问题2:人们正常走路一步的距离大约为0.5m,以此为长度标准,估测教室的长度。请两同学同时在教室中走路进展估测3、长度的测量长度估测的结果准确度是不高的,当准确度要求高时,可以选择适宜的长度测量工具进展测量。展示:各种
9、类型的长度测量工具尺子、三角板、米尺、卷尺、游标卡尺精度高、螺旋测微器精度高等。介绍: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学生看课本P21并读出图2-15与图2-17的长度。活动1:1人一组:用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长度和宽度结果填入P22的表格中。选择两个较为典型的、有点问题的测量数据进展评价。活动2:两人一组:测量乒乓球的直径。教师巡视,并对同学进展指导。介绍:国际乒联为了我们限制我们中国乒乓球选手,同时也有利于乒乓球活动在全世界更好地开展,把乒乓球的直径从原来的38mm提高到40mm即所谓的小球改大球,把乒乓球比赛从原来的一局21分制改为现在的一局11分制。但在刚完毕的第28届雅典奥运会上,中国选手表现依然锐不
10、可挡,取得男双、女单、女双三块金牌。 4、特殊长度的测量问题1.如何测量一个碗口的周长?思路:被测长度的特点:曲线;规那么圆。测量方法:直接用卷尺测量;化曲为直:用细线绕硬币一周再拉直测量或将硬币在直线上转圈;利用圆周公式C2rd:两块三角板一把尺子夹紧硬币即可量出直径或用纸将圆描下,再将纸上的圆对折即可测出直径或利用几何方法有多种方法找到直径来测量。问题2.漳泉肖铁路通过惠安的唯一一条铁路线,如何知道这条铁路的总长度呢?思路:被测长度的特点:距离太大,难以直接用刻度尺测量。测量方法:上网查找现场上网查找,搜索关键字:漳泉肖铁路全长;借助省地图间接测量。问题3.如何测出一盘蚊香燃完所需的时间?
11、思路:被测时间特点:时间太长。测量方法:直接用手表测量要有耐心,可边做事情;利用比例测出一小段燃完所需时间即可。现场实验,小段蚊香长度约为1.5cm,蚊香的燃烧速度约12cm/h说明:上述三个问题先分析特点,方法让学生讨论后再一一评价。鼓励学生多找方法,并尽量找到简单实用的方法。二、时间的单位与测量1、时间的单位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经常进展长度的测量外,也经常需要对时间进展测量。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根本单位是秒s。在日常生活中,还常用到其它的时间单位:年y、天d、时h、分min、毫秒ms、微秒s。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h60min;1min60s;1s103ms;1ms103s。2、时间的估
12、测活动3:集体活动:估测1分钟的时间长度。请三个同学上台面向黑板,其余同学当裁判,讲台桌上的大时钟面向“裁判,教师喊计时开始,三名假设认为1min时间到那么举手,比比看谁对1min的时间估测更准一些。3、时间的测量讲解:时间估测的结果准确度是不高的,当准确度要求高时,可以选择适宜的时间测量工具进展测量。活动4:2人一组:停表的使用。教师先利用多媒体对停表的使用方法进展简单讲解,然后教师喊口令,学生按停表计时,请同学相互帮助,共同搞清楚停表的使用方法。活动5:2人一组:跑圈测时。请三位自认为速度较快的同学分别从教室前门绕到教室后门再回到前门跑一圈,各组同学分别测出每位同学所用的时间,然后请其中一
13、组同学用他们的测量结果判断谁的速度更快。三、测量误差介绍测量误差。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23信息窗容课堂小结利用多媒体显现本节知识结构进展小结。通过对一些特殊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问题的探讨,除了掌握这些简单的物理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在你的学习生活当中处理问题的时候,要善于把你的思路打开,如此你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板书设计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长度的单位与测量二、时间的单位与测量1、长度的单位 1、时间的单位2、长度的估测 2、时间的估测3、长度的测量 3、时间的测量4、特殊长度的测量三、测量误差布置作业1.20分钟能力试卷;2.完成练习册题目;3.自制一个1米的厘米刻度尺,并用它测量课桌的高度和长度。教
14、学反思:第二节 运动的描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参照物的概念;2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过程与方法: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与其相对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运动是宇宙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学习重点1机械运动的概念。2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学习难点1参照物的概念2认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3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 教学方式讲解法、讨论法。教学用具视频资料,玩具车、玩具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5 min师 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第十章容,认识到多彩的物质世界,知道了宇宙万物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物体都有质量,不同物质的密度不同,那么这些物质存在的状态如何呢?讨论总结1
15、 今天,我们研究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问题。为什么它们会运动或静止?板书本章课题总结2 我们首先看物体的运动该如何描述?板书本节课题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一机械运动10min1现象问题 大家观察周围的物体,你认为它们哪些是运动的,哪些是静止的?回答1行驶的汽车是运动的;2走路的人是运动的;3飞出的足球是运动的;4地球是运动的;5分子是运动的;6黑板是静止的;7教室外面的树是静止的;8公路是静止的;9大桥是静止的;也可能回答出一些其他的问题:1星星是静止的;2太阳是静止的;分析1我们身边有运动的物体。如行驶的汽车、跑步的人们、飞行的足球等。2宇宙是运动的。小学科学课上学过,地球本身在自转,还绕太
16、阳公转,且整个太阳系都在运动。同理,银河系也是运动的,那么宇宙同样也在运动,所以从宏观上看,宇宙上的所有物体都是运动的。3微观分子是运动的。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是分子,这些分子也是在运动的。总结 世界上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2概念问题 物体运动的特征是什么?为什么说它们是运动的?观察 大家观看播放视频1:运动的自然界。总结但凡运动的物体,它们的位置在发生着变化,所以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板书二参照物15 min1概念问题 既然自然界中所有的物体都是在做机械运动,可为什么我们还常说物体是静止的呢?如黑板是静止的,房屋、树木是静止的等等。讨论 我们常说物体静止也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如果都运
17、动,我们也不容易为物体定位了,房屋、树木说它们静止是因为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它在某一位置是固定不动的,即它相对于旁边的房屋来说,它们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时,我们也常看它与其他物体间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所以我们平时说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都是以一个物体做标准而言的。 总结 参照物: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播放视频2 观察哪辆列车在运动?它们是以什么物体做参照物来研究的?2特点问题1对某一运动状况的判断,所选的参照物只有一个吗?2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物体运动状况一定一样吗?分析当观察一小汽车在公路上驶过时,判断它是运动的,我们
18、可以选地面为参照物,也可以选路边的房屋做参照物,还可以选树木做参照物,它们都能得出汽车是运动的结论,所以对某一运动状况的判断,所选的参照物并不只有一个。如果我们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如选汽车司机中靠椅,那么会判断小汽车是静止的,所以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物体运动情况不一定一样。3练习1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某车站并排停放着两列待发的列车甲和乙,过了一会儿,甲列车一个人看见窗外树木向东移动起来,然而,乙列车的人通过窗口看甲车是静止的,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上述说明 。平直公路上,甲、乙、丙三人骑车匀速向东行驶。甲感觉顺风,乙感觉无风,丙感觉逆风,那么当时刮的是 风。甲、乙、丙三个骑车速度最大的是
19、 ,最小的是 _ 。2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所选的参照物。2005年中考题诗人曾写下这样的诗句:“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诗人选择的参照物是 A桥 B河岸 C水 D岸上的树在一条东西取向的平直公路上,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向东行驶,乙知甲车比乙车快,比丙车慢,那么以 为参照物时,三辆汽车均向西行驶。三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10 min问题 同一情况,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会得出物体的运动状态是不同的。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讨论结论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图片展示空中加油机;高空观缆车。播放视频4航天器的起飞和降落。播放视频5联合收割机。播放视频6生活中运动现象举例。播放视频7同步卫
20、星,火箭起飞和降落。类比1说某一同学个子高,是不准确的,应该说,它与谁相比个子高,同理说某一位同学矮,也是不科学的。2某人问路,到某地要用多长时间,该人不答,待问路人不耐烦开始走时,该人才说1小时左右,问路人不解,该人答曰:不知你走多快,如何判断用多长时间呢?这里的参照就是走路人的快慢,可见,我们表达话语时,一定要说话严密些。四思考与练习三、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描述物体的运动,虽然运动是绝对的,但我们平时为了研究方便,仍然说某个物体是静止的,为什么?就是因为平时我们判断某个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时选择了一个作标准的物体,这个物体我们叫做参照物。对某一个物体的运动状况而言,参照物的选择不止一个,但
21、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物体的运动状态却并不一定一样,所以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为了表达严密,说某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一定要加以参照物。如果没加,一般都是以地面为参照物而言的。四、作业布置动手动脑学物理:、五、板书设计第一节:运动的描述一、机械运动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自然界的物体都是运动的,即运动是绝对的。二、参照物1说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做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2对某一运动状况的判断,所选的参照物并不只有一个;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物体运动情况不一定一样。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教学反思:第三节 运动的快慢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用速度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人 教版八 年级 上册 物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