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人口与城市-第1课时-人口与地理环境(一)检测题1.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人口与城市-第1课时-人口与地理环境(一)检测题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人口与城市-第1课时-人口与地理环境(一)检测题1.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人口与城市第1课时 人口与地理环境(一) 【课前检测】一、选择题 1980年我国开始执行一对夫妇只能生育一胎的幻化生育政策,2013年启动实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图1是1978年以来我国人口自然率变化图,图2是我国未来基于不同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规模预测图。读图回答1-2题图2图1图3图41.1980年我国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后( ) A人口规模开始下降 B人口规模持续增加 C人口增速开始减慢 D人口规模保持稳定 2.不同生育政策可能对我国未来人口产生的影响是( ) A全面放开二孩,人口增长速度将持续增加 B生育政策不变,人口规模在未来30年持续下降 C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年龄结构
2、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图3 D放开单独二孩,人口出生率在未来30年持续上升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迁移日趋频繁。完成3-4题。3.图3为2012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该图可以反映人口迁移情况。图中对应的省级行政区最最可能是( ) A.粤、豫、黔、沪 B.豫、粤、黔、沪 C.粤、豫、沪、黔 D.豫、粤、沪、黔4.下列对当前人口迁出主要流向的表述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 A.河北流向辽中南地区 B.安徽流向京津地区 C.湖南流向长三角地区 D.广西流向珠三角地区 【课后检测】选择题 图4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图1,完成1-2题。图41图
3、5所示的、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 )图5A B C D2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A19101930年 B19301950年 C19501970年 D19701990年 图6表示我国总人口变化趋势,图7表示我国15-64 岁组(劳动人口)人口所占比例的变动趋势(%),其中,低、中、高方案生育率分别为1.4、1.5、1.6。读图回答3-4题。 3. 20102050年我国人口的变化趋势为( ) A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呈现持续下降趋势 B生育率越高,中国总人口峰值出现的时间越早 C高生育率的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例始终最高 D2050年高方案和低方案的人口总数约相差1亿 4. 为
4、改善我国的人口结构,2014年我国部分省、区启动“单独二孩”政策,该政策实施后 ( ) A延缓我国老龄化进程 B改变我国人口负增长的现状 图7图6 C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压力减轻 D改善我国人口性别比不平衡的状况 图6图7 2014年9月1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工作座谈会,在会上总理指出要通过新型城镇化建设,逐步减少大规模人口“候鸟式”迁徙。每年农民工在年前大量离开,到年后大量回城,这种候鸟式迁徙,已经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据此完成5-6题。5.数据显示2014年春节前从成都到北京的旅客增多,原因最可能是( ) A成都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京B大量在成都打工的北京人回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地理 二轮 专题 复习 人口 城市 课时 地理环境 检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