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产业的德州道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产业的德州道路.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生物产业的德州道路生物产业的德州道路 山东省德州市生物产业起步早、基础好,技术水平和规模实力国内领先,已形成以生物制造为主体,涵盖生物农业、生物医药、生物能源等领域的产业体系。2009年,德州市创建了全国第一家以生物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近年来,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德州市以企业为基础、产业为核心、环境为支撑,积极推进生物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 在企业层面,德州市努力追求生产技术和经营方式新的突破,实现产品、流程、链条和功能的升级。 起步于20年前从玉米芯等农作物中提取木糖醇等功能性糖物质(即功能糖),德州生物企业由
2、小到大,从少到多,群体规模不断扩大,竞争能力迅速提高。目前,全市共有生物技术企业3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14家,实现年销售收入500多亿元。多数生物企业成为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形成了以保龄宝、龙力、福田等企业为龙头的功能糖制造,以谷神、禹王等企业为龙头的大豆深加工等多个产业群体。多年来,这些龙头企业在科技创新、循环经济、产业链升级和市场开拓方面积极探索,不断做大做强。 功能糖在10年前还不为人们所认知,由于具有提供营养、改善人体生理机能的特殊功效,逐渐进入大众的生活。较早进入这个领域的德州生物企业通过多年自主研发,掌握了生物萃取、膜分离、色谱分离纯化等功能糖提取
3、的核心技术,逐渐形成集“小试、中试、孵化、扩初、千吨级、万吨级、十万吨级”的全流程创新体系,实现了我国功能糖生产技术、工艺和原料路线的重大突破。其中,“低聚糖的工业化生产”、“低聚异麦芽糖的提纯工艺和工业化生产”、“发酵法生产赤藓糖醇”等多项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多项产品获得国家级重点新产品称号。德州生物企业迅速成长为全球性的功能配料专业供应商,保龄宝和龙力已先后成功上市。 在生产过程中,德州生物企业不断开发深加工工艺,加强生产流程的衔接,培育形成了玉米(芯)、大豆特色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对原材料“吃干榨净”,降低了企业成本,拉伸了产业链条,提高了产出价值。其中,玉米(芯)深加工循环链条将玉米作为初
4、级原料,玉米粒生产低聚糖,玉米芯生产木糖醇、低聚木糖,糖醇渣用来养殖食用菌和生产乙醇,用糖渣和食用菌废渣中的木质素替代燃煤发电,燃烧产生草木灰还田,形成“玉米(芯)功能糖食用菌、乙醇木质素燃烧发电料渣还田”的闭合循环链。大豆深加工循环链条则以非转基因高蛋白大豆为原料榨取植物油,分离低温豆粕,生产大豆蛋白、蛋白纤维,从大豆渣中提取大豆低聚糖,剩余物做饲料,污水制备沼气用于发电,实现了大豆生产全过程的开发利用。 从主要生产初级原料产品和中间产品起步,德州生物企业努力向产业链高端攀升,大力发展安全食品添加剂、生物基材料和微生物制造,实现产品多元化、高端化和终端化,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不断提高。在功能糖
5、领域,已形成低聚糖、高果糖、功能糖醇、膳食纤维、氨基酸等多个系列60余品种,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饮品、保健品、医药等领域;在大豆加工领域,从低温豆粕中提取大豆分离蛋白、浓缩蛋白、组织蛋白,积极开发大豆多肽、植物蛋白氨基酸等深加工产品,目前已出口到9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汇达8000万美元。 在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提升的同时,德州生物企业通过加强品牌建设和营销创新,不断提高市场份额及影响力。比如,从被动等待订单到主动为客户提供产品配方,与客户的技术人员合作研制产品,双方共同掌握配方核心工艺。并且,为客户提供从产品研发、中试到规模生产的全程服务,帮助客户创造价值,从单纯的按单生产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目
6、前,德州生物企业功能糖、低温豆粕和大豆蛋白等主要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均达到60%以上。 在产业层面,德州市注重规划、布局、引导和协调,促进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调整。 德州功能糖系列产品年综合生产能力达70万吨,主导产品低聚木糖、木糖醇生产能力居世界第一,低聚异麦芽糖亚洲第一,是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发酵工业协会联合命名的“中国功能糖城”;年大豆加工能力达220万吨,是亚洲最大的低温豆粕加工和大豆蛋白生产基地。德州生物产业的产能已达到相当的规模,但是没有追求低水平扩张、盲目铺摊子的粗放式增长,而是兼顾量的扩大和质的提升,注重顶层设计,从产业的结构、布局、技术、组织等层面加强引领,促进健康协
7、调有序发展。 德州很早就认识到,以功能糖为代表的生物制造产业尚不足以支撑整个生物产业的良性发展,产业结构需要完善。结合当地资源环境禀赋,德州确定在壮大生物制造产业的基础上同步发展生物医药、生物能源、生物农业等新兴领域,并在“十二五”规划中制定了各个领域的发展重点。如今,德州生物企业65%集中在生物制造业,35%集中在生物农业、生物医药、生物能源行业,形成了较为合理的产业发展格局,力争“十二五”期间产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同时,德州对全市的生物产业分布进行划分,确定各个区域的产业重点,科学规划建设产业园区,使同类型及上下游企业相对集中,促进产业集聚集约和规模化发展。 瞄准新能源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广阔
8、前景,多年来德州大力推进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并取得重大突破。龙力公司与山东大学合作在业界首创了“以玉米芯废渣为原料生物酶解生产纤维乙醇”的工艺技术,纤维乙醇是一种优良的燃料品质改善剂和增氧剂,且无有害气体排放,可加入汽油中广泛使用。该工艺具有不与人畜争粮、不与粮林争地、原料丰富、低碳环保等优势,填补了国内空白,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并相继被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化专项和“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目前,年产5万吨的纤维乙醇生产线已建成投产并向石油部门供应,每年可节约汽油等燃料6万吨、玉米20万吨,为农民每亩增收100多元,为德州生物产业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广阔空间。 生物产业虽然是新兴产业,若不加以必要的
9、引导规范,同样存在粗放型增长的隐患。为处理好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质量效益之间的关系,德州采取的路径是以特求强,差异竞争,错位发展。根据各企业的基础和优势,引导企业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推进差异化发展,合理限制同类项目建设,减少产品的同构化,避免低水平产能的无序扩张,遏制市场的恶性竞争。同时,组建功能糖、大豆蛋白等产业集团和协会,规范产业环境,推动行业自律,加强基础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和资源成果共享。目前,德州同类型重点生物企业虽业务存在交叉,但主导产品均各有侧重,拥有各自的优势细分领域,形成了竞合互补、健康有序发展的局面。 在区域层面,德州市构建支撑体系和打造环境平台,推动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德州作为
10、山东乃至全国重要的农业主产区,玉米、粮食、棉花等农产品丰富,面向健康、农业、能源的重大需求,德州着力扶持以农业资源开发为重点的生物产业发展,构建以公共服务平台为核心的支撑体系,加强科技、人才、资本、信息的要素保障和服务,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区域竞争力。 目前,德州生物产业建立了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功能性糖类公共实验室等技术研发类公共服务平台13个,成立了多元醇中试服务中心、国家级生物产业孵化器等成果转化类公共服务平台2个,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生物技术产学研体系。这些平台以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为目标,引进高端人才和先进设备,与数十家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合作,先后承担
11、“863”计划、国家火炬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等80余项课题,取得重要科技成果56项、发明专利 53项,开发国家级重点新产品12种,其中微生物制造、金属蛋白酶、纤维素酶等多项产品获国家技术发明奖或科学进步奖,成功转化“生物发酵法生产赤藓糖醇”、“色谱分离制备结晶麦芽糖醇”、“玉米芯酶法制备低聚木糖”等30多项科研成果,在国内率先实现低聚异麦芽糖、低聚果糖、低聚木糖、木糖醇等行业主导产品的工业化生产。 另外,德州还设立生物产业基地发展基金和创业投资引导机构,健全担保体系,完善金融投融资机制,组建山东省功能糖产业联盟,为当地生物企业提供金融和信息服务。同时,加强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实施校企人才共建工程,推动校企共建生物工科专业和实训基地,为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生物专业人才搭建平台。目前,产业基地内拥有博士后工作站3个、院士工作站1个、硕士以上技术人才近百人。随着公共服务平台能力的提升和功能的拓展,集聚、带动和外溢效应越发显现,为生物产业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推动工业经济更多地向以科技、人才、资本、信息为动力的内生式发展模式转变。 依托生物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德州专注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优势产业,集中力量培育扶持,通过发挥企业的主体活力,打造产业规模实力,形成区域特色竞争力,积极探索出符合自身实际的生物产业转型升级之路。-最新【精品】范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