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浅析.doc
《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浅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浅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浅析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浅析 摘要:本文对高层建筑沉降观测从水准基点和观测点的布设、沉降观测的周期、沉降观测精度的确定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从实际出发,提出了高层建筑沉降观测精度的保证措施。 关键词:水准基点观测点的布设观测周期观测精度的确定保证措施 中图分类号:TU20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沉降观测是在高层建筑物施工和使用期间的一种竖向变形观测,具有安全预报、科学评价及检验施工质量三个方面的职能,主要是以监测建筑物安全为目的。它是通过对设置在建筑物上的观测点进行定期重复观测后,依据所取得的一系列观测数据,分析计算建筑物地基沉降量、沉降
2、差、沉降速度、基础倾斜、基础挠度等,最后得出建筑物的沉降规律。一旦工程变形超过某一限度,可根据观测结果,合理调整施工方案或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控制或正确处置;因此 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愈来愈多的受到设计、安全、日常运行等各方面的重视。 1.水准基点和沉降观测点的埋设 1.1埋设水准基点 水准点是沉降观测的基准点。建筑物沉降均根据它来确定,因此,它的构造和埋设必须保证基本稳定和较长时间保存。水准基点应选择、设置在建筑物开挖、地面沉降和震动区范围之外,一般在建筑物30米以外150米以内选择和埋设水准基点,具体采取如下措施: 1.1.1尽量利用城建部门建立的水准点和各级平面布置点,作为沉降观测的水准基点
3、。 1.1.2建立浅埋水准点。该点应选在较隐蔽而且通视良好保证安全的地方。首先挖深1.5米,宽1.0米左右的小浅井,底部整平夯实。用直径20毫米长约1.7米螺纹钢上部凿成半圆形,下步焊成十字形(十字长约0.3米)。将焊成的十字螺纹钢放入井内,直接浇注混凝土,露出地面约60毫米左右,顶部要砌筑保护盖加以保护。 一般高层建筑物周围要选择或埋设3个以上水准点,其间距不大于100米,并且场区内各水准点构成闭合图形,水准点不转站能进行联测,以便闭合检校;在水准点引测中采用等水准测量方法测定,水准点与基准点联测,平差计算出各水准点的高程,往返测量误差不得超过1n(单位毫米,为测站数)。但应考虑: 1.1.
4、2.1尽量与沉降观测点接近,距离不超过100米为宜。 1.1.2.2埋深尽量在冰冻线以下,符合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大于1.5米)。 1.1.2.3应考虑避开低洼积水及松软地带。 1.2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沉降观测点的布置,应根据建筑物的体型、结构、岩土工程地质、桩形和桩端持力层的选择等因素综合考虑,并要求所布设的点位在施工期间和建成后能顺利观测的地方。观测点的布设原则:从整体到局部;先设计后实施。即先选取能控制住整体建筑物的点位,后根据局部特征调节、加密;先在图纸上规划、设计,然后到实地踏勘、对照、修改、确定、埋设。 1.2.1高层建筑物往往有主楼、裙房、地下室、车库等构成,沉降观测点宜设置在能
5、全部反映建筑物变形特征的部位;主楼与裙房交接处的两侧或变形缝两侧;桩基观测点宜设置在桩基主筋上,观测点与主筋焊牢;为便于复核沉降观测结果的可靠性,宜在地下室或地下车库顶板中心及四周或选择其它代表性柱设置沉降观测复核点。 1.2.2观测点埋设在最能反映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一般要求沉降观测点布设在建筑物的四角及大转角处,设置的沉降观测点纵横向要对称,且相邻点之间间距以1015米或每隔23根柱为宜,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 1.2.3高层建筑物建设周期较长,观测点应考虑永久,宜采用不锈钢,也可采用普通钢材,但必须做防锈、防腐处理,埋入结构要牢固。 2.沉降观测的周期 建筑物的沉降观测对时间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层建筑 沉降 观测 浅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