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16小石潭记学案2无答案-苏教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八年级语文上册--16小石潭记学案2无答案-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16小石潭记学案2无答案-苏教版.doc(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十六 小石潭记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分析多种写景手法的综合运用,初步提高同学们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2、领会作者游山水之乐和贬谪后的凄凉、抑郁之情,激发同学们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学习重点】分析多种写景手法的综合运用。【学习难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一、 课前巩固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2、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3、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二、 合作探究1.组内合作,探究疑难。(组内讨论下面问题。组长分工,每一位组员负责主持交流并记录一个问题,准备代表小组展示;组内不能解决的其他问题,由组长负责记录并准备交流和展示。)2.组际合作,交流疑
2、难。(组长携带本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到其他小组寻求帮助。)问题一:第一段描写小石潭的概貌,采用了什么手法?加以分析。 问题二:第二段写潭水和游鱼,采用了什么手法?加以分析。 问题三:第三段写潭水来源及岸势,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加以分析。 问题四:文章前面写“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形容,该如何理解? 其他质疑:(组长集中质疑) 三、展示反馈1.交流以上四个问题;解决组际合作后仍没有解决的疑难。2.朗读课文,体悟作者的思想情感。四、拓展生成1.小石潭因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而著名,假如你是一位导游,请你结合着课文就文中某一景观,如潭中石,或潭中水,或潭中树,或潭中鱼,或小潭源流向游客做一番介绍。示例:大家请向西南看,这是一条小溪,这便是小潭的源流!顺着小溪看去,斗折蛇行,崎岖蜿延,阳光照耀下,浮光点金,显得格外动人。小溪的沿岸,都是天然而成的碎石,大小不一,形状各异,象狗的牙齿,相互交错,虽不整齐,却也别有一番风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上册 16 小石潭记学案 答案 苏教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