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当前造林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刍议当前造林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刍议当前造林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刍议当前造林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 摘 要:随着全省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不断深入,建设生态遂川是我县发展的首要任务。笔者通过本文,分析了当前造林中存在的诸多质量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了如何提高造林质量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造林质量;原因分析;控制措施 生态环境是人类的摇篮,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要以生态建设为重点,以治理水土流失为中心,以退耕还林还草、封山绿化为途径,加大造林绿化林草经营的工作力度,加快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的步伐。我们还要动员全社会各界的力量,发挥各自的作用来关心和支持林业工作,投身国土绿化事业
2、,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生态安全意识。 一、造林中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造林计划方面 在生产实际中,一些地方由于受单纯的任务观点影响,认为完成甚至超额完成任务就是好干部。造林只求数量,在不具备完成任务的条件下,为了政绩,硬压任务 ,随意改变造林计划和忽视质量的作法时有发生。造林计划失去了科学性和严肃性,这是影响造林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 1.2 规划设计方面 我国常规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与当前西方林业发达国家常用的社区林业评估相比较,有如下不足。 常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注重对自然资源信息的调查和利用规划,主要依靠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调查,规划与设计内容多以上级文件和规划进行,很少征求当地农民的
3、意见,设计的结果以符合上级的要求为准,脱离了群众的参与,整个设计是按“自上而下”的原则进行。 1.3 种苗生产方面 在种苗生产中,由于主要造林树种的良种壮苗技术和资源储备较少,难以完全满足造林的要求。 1.4 造林密度方面 长期以来,我国由于受前苏联的影响,造林初植密度一直较大。如杉木为33004500 株/hm2,松树为45009000株/hm2。初植密度过大,不仅增加了造林的苗木、整地和栽植等费用,而且导致林分郁闭提前,并增加了间伐作业。而生产中,由于间伐指标审批复杂,间伐的投入大于收入等原因,造林单位或个人往往很少实施间伐,至使林分过密,林木生长和林分卫生状况较差。因此,科学合理地确定造
4、林的初植密度已成为提高造林质量和效益的一项重要措施。 1.5 环境保护方面 在传统的造林中,人们习惯地认为造林就是保护环境。然而,在造林的过程中,如果措施不当同样会导致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如全砍炼山、在大于25 的山地进行全垦整地和施用高残留的农药等。因此,对整个造林过程进行环境管理也是提高造林质量的措施之一。 1.6 人员素质方面 当前,中国林业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较低层次,专业的营造林公司寥寥无几,植树造林的主体是广大山区农民和临时性的专业包工队。 由于他们大多生活在边远山区,受教育的程度较低,接受外界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机会较少,造林的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二、提高造林质量的主要
5、措施 2.1 立地控制 大力推广应用社区林业评估,遵循“自下而上”的原则,使设计能够充分地体现造林地区的特点和农户的意愿,以保证项目实施的成功。 2.2 遗传控制 凡造林用种必须具备供种单位出据的证明,包括种子产地、林木种子检验证、植物检疫证和种子调运单。造林用种必须是经过遗传改良或优良种源区的优良林分、优良母树林上采集的种子。种子播种品质必须达到级以上。 对造林用苗木,首先苗木要健壮,即苗木的高度、根径粗度和根系结构比例合理,且健康无病虫害。其次苗木要均匀,虽然是级苗木,但苗木的高度和直径应基本一致。 此外,还要做好以下: 选地关。苗圃地要选在阴凉、背风和水湿条件好的地方,但要注意前作的病虫
6、害。 种子处理关。根据不同树种的特性进行浸种和催芽。 整地关。整地深度在20cm以上,耙碎压实表土。 播种关。严格按照种子发芽率计算播种量,保证苗木的合理营养空间。 松树育苗每袋控制在2粒以内,杉木播种量控制在45kg/hm2以内,做到分别种子大小播种。 防病虫除草关。如若苗圃土壤中含有天然菌根菌,在使用杀虫剂时需要有所选择。 出圃关。苗木出圃时要有专人负责,出圃苗木一定要是级苗木。 运输关。裸根苗运输前要蘸根,捆包。运输工具要适宜苗木放置,防止机械损伤苗木。 运输时间最好选择早、晚或阴雨天,以防苗木脱水。 2.3 计划控制 计划控制包括对造林抚育、科研推广、环境保护、物资采购以及资金的使用进
7、行全面的计划管理,并严格控制超计划造林,突出制定计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2.4 栽培控制 施行预整地,整地规格必须严格按照作业设计的要求进行;适时选择栽植季节,根据当年的气候特点和小地形情况,尽量提前造林,早出效益;造林中严格执行各项造林技术规程,改进栽植工具,保证栽植质量;造林单位和个人每年都要根据树木生物学特性,适时进行松土、锄草、施肥、防治病虫害和间伐等抚育工作,力争幼林早日成林、成材。 2.5 密度控制 从经营目的、树木生物学特性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合理确定造林的初植密度。据中国林科院专家论证,各主要用材树种的最大初植密度为:杉木3000株/hm2,松树3700株/hm2,桉树2500株/
8、hm 2。 2.6 环境控制 造林中,注重环境保护是造林进入科学化、文明化和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标志。因此,环境保护要贯穿于造林的始终。努力做到在清林、整地方式、化肥和农药的施用等方面制定符合国际环保标准的“环境保护规程”,加强环保样地的监测,准确掌握立地条件变化和水土流失变化情况。坚持沿等高线环山整地,尽力保持水平。注意保留好原生植被及山头、山腰和山脚的天然防护林带。根据条件营造一部分混交林。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早防工作,营造防护林带和开设防火线。 2.7 资金控制 实行资金拨付“报账制”。即只有经检查验收达到质量要求的费用才能获得造林补助。报账手续必须具备“三表一合同”(施工合同、施工验收表
9、、费用结算表和报账申请表),使资金拨付与造林质量真正挂钩。 2.8 人员控制 高度重视行业质量意识、管理技能和业务知识的培训,特别是对六大工程的管理和对技术人员,以及广大造林群众的培训,未经培训的人员不得上岗造林。建立起不同经营形式的种苗公司、营造林公司和造林质量监理公司,逐步实现营林生产专业化,运用市场竞争机制保证工程质量和效益。 发展营林基础产业,是森工产业发展战略任务之一。充分利用营林自身的优势条件,巩固以民有林为主的产业成果,优化营林产业结构,加大非公有制营林产业化比重,是加快营林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结束语 造林是一项长期和复杂的系统工程,包括规划设计、造林计划、种苗生产、整地栽植、抚育管护、环境保护和检查验收等主要工序。从采种育苗到林木成林和成材往往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在造林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只要有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几乎无法纠正,都将影响林木的成活、生长、成林和成材,甚至导致造林失败。因此,必须对造林工程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才能保证造林工程的最终成功。因此,在造林中改进造林技术措施,提高造林质量和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 参考文献 1 周生贤.努力实现新世纪林业的跨越式发展J 中国林业,2001,(2) : 3121-最新【精品】范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