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ppt(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区域经济和重心的转移1 1、商周时期实行的土地制度是、商周时期实行的土地制度是 井田制井田制 。2 2、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包括、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包括 君主土地私有制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和和自耕农土地私有制自耕农土地私有制。3 3、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经是、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经是土地兼并土地兼并;为抑;为抑制这一情况,增加财政收入,在北魏、隋唐时制这一情况,增加财政收入,在北魏、隋唐时期国家实行了期国家实行了均田制。均田制。4 4、到、到宋代宋代,租佃方式租佃方式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重要经营方式,人身依附关系人身依附关系相对相对减
2、弱减弱5 5、汉代的四大经济区分别是:(略)、汉代的四大经济区分别是:(略) 中国农耕经济(农耕文明)起源于黄中国农耕经济(农耕文明)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河、长江流域 中国古代中国古代各地经济发展具有多样性和各地经济发展具有多样性和不平衡性不平衡性,呈现出区域经济的发展特色呈现出区域经济的发展特色 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先北后南,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先北后南,经济重经济重心、文化重心逐渐从北方向南方转移心、文化重心逐渐从北方向南方转移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 汉代形成哪四大经济区?其汉代形成哪四大经济区?其特点是什么?特点是什么?1 1、四大经济区及其特点、四大经济区及其特点经济区经济区性性 质质农业发展农
3、业发展水平水平经经 济济地地 位位地地 域域 范范 围围山东山东农业区农业区成成 熟、熟、发发 达达全国经全国经济重心济重心今河南、山东、河北今河南、山东、河北三省及晋南、苏北、三省及晋南、苏北、皖北等地。皖北等地。山西山西农业区农业区成成 熟、熟、发发 达达全国经全国经济重心济重心关中、河西、巴关中、河西、巴蜀。蜀。江南江南农业区农业区未开发未开发今湖北的江南部分今湖北的江南部分和湖南、江西一带和湖南、江西一带龙门龙门碣石以碣石以北北畜牧业畜牧业区或半区或半农半牧农半牧区区不发达不发达龙门龙门碣石以北碣石以北的塞内、塞外地的塞内、塞外地区。区。整体特点?整体特点?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1 1、
4、四大经济区及其特点、四大经济区及其特点2 2、区域经济、区域经济整体特点整体特点1)1)多样性特点多样性特点2 2)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汉代经济重心的分布,最主要的特点是汉代经济重心的分布,最主要的特点是A沿长江流域东西延伸沿长江流域东西延伸B 沿黄河流域东西延伸沿黄河流域东西延伸C沿长城两侧东西延伸沿长城两侧东西延伸D沿运河由北向南延伸沿运河由北向南延伸二二. .中原人口大量南迁中原人口大量南迁1 1、中原人口的三次南迁高潮、中原人口的三次南迁高潮 根据教材找出中国古代人口南迁的三次根据教材找出中国古代人口南迁的三次高潮,并概括三次高潮发生的时间、原因。高潮,并概括三次高潮
5、发生的时间、原因。 次数次数迁徙时间迁徙时间迁徙原因迁徙原因第一次高潮第一次高潮第二次高潮第二次高潮第三次高潮第三次高潮两晋之际两晋之际汉族统治阶级汉族统治阶级内乱内乱和少数民和少数民族族内迁内迁。唐安史之乱后唐安史之乱后安史之乱的安史之乱的破坏破坏两宋之际两宋之际靖康之乱的靖康之乱的影响影响二二. .中原人口大量南迁中原人口大量南迁1 1、中原人口的三次南迁高潮、中原人口的三次南迁高潮 根据教材找出中国古代人口南迁的三次根据教材找出中国古代人口南迁的三次高潮,并概括三次高潮发生的时间、原因。高潮,并概括三次高潮发生的时间、原因。2 2、三次人口南迁的原因、三次人口南迁的原因我国古代三次人口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区域经济 重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