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人琴俱亡》(第2课时)导学案-(新版)苏教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人琴俱亡》(第2课时)导学案-(新版)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人琴俱亡》(第2课时)导学案-(新版)苏教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3课人琴俱亡【学习目标】1、理解这则故事所表现的兄弟情深。2、结合具体语句分析人物形象。【课前预习】背诵本文。背诵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注释和翻译。【学习过程】活动一整体感知具体句子,了解兄弟情深自主先学结合全文,找出你认为的句子,最能反映兄弟情深的有哪些?展示交流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完善。 活动二结合具体语句提醒人物的独特形象。自主先学仔细阅读本段,找出本段中精彩的修辞的句子,批注修辞产生的表达效果。展示交流1.小组讨论,完善批注后,各小组推选一名同学口述答案,其他同学根据实际情况在课本上适当圈画,并自主修改完善。2.交流讨论:子猷在子敬死后“月余亦卒”,他死去的原因有哪些?课文描写子猷先是
2、“了不悲” “都不哭”,后又写他“恸绝良久”,他前后的表现是否矛盾?为什么?请合上书回忆:你觉得最让你挥之不去的细节是什么,为什么?【检测反馈】阅读语段,回答问题。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同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1解释加点字。何以都不闻消息 弦既不调 人琴俱亡 因痛绝良久 2简单概括本文大意。3简述子猷“月余亦卒”的原因。4找出课文中最能表达子猷与子敬的兄弟之情的语句。5你是如何理解“子敬子敬,人琴俱亡”这句话的? 巩固提升课内阅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琴俱亡 年级 语文 上册 13 课时 导学案 新版 苏教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