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选修《待贾而沽》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苏教版选修《待贾而沽》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选修《待贾而沽》教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学目标:一、通过分析重点句和完成相关练习落实文言词句;二、通过根据每章内容,对各章节进行归类,及讨论练习来理解待价而沽的含义;三、学生通过查阅字典和其它资料自学本课,掌握字词,再以教师引导提出问题,学生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结合孔子的生平理解他待贾而沽的真正含义。教学难点:如何在翻译、注解的情况下落实文言词句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二、学生朗读课文三、疏通文意,并给每章写一则点评。学生借助工具书,解决并且掌握文言词句。具体讲解时可参照以下:【原文】子畏于匡(1),曰:“文王(2)既没,文不在兹(3)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4)不得与(5)于斯文也
2、;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6)?”(95)【注释】(1)畏于匡:匡,地名,在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畏,受到威胁。公元前496年,孔子从卫国到陈国去经过匡地。匡人曾受到鲁国阳虎的掠夺和残杀。孔子的相貌与阳虎相像,匡人误以孔子就是阳虎,所以将他围困。(2)文王:周文王,姓姬名昌,西周开国之君周武王的父亲,是孔子认为的古代圣贤之一。(3)兹:这里,指孔子自己。(4)后死者:孔子这里指自己。(5)与:同“举”,这里是掌握的意思。(6)如予何:奈我何,把我怎么样。【译文】孔子被匡地的人们所围困时,他说:“周文王死了以后,周代的礼乐文化不都体现在我的身上吗?上天如果想要消灭这种文化,那我就不可能掌握这
3、种文化了;上天如果不消灭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评析】外出游说时被围困,这对孔子来讲已不是第一次,当然这次是误会。但孔子有自己坚定的信念,他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认为自己是周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不过,当孔子屡遭困厄时,他也感到人力的局限性,而把决定作用归之于天,表明他对“天命”的认可。【原文】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1)其如予何?”(723)【注释】(1)桓魋:魋,音,任宋国主管军事行政的官司马,是宋桓公的后代。【译文】孔子说:“上天把德赋予了我,桓魋能把我怎么样?”【评析】公元前492年,孔子从卫国去陈国时经过宋国。桓魋听说以后,带兵要去害孔子。当时孔子正与弟子们在大树
4、下演习周礼的仪式,桓魋砍倒大树,而且要杀孔子,孔子连忙在学生保护下,离开了宋国,在逃跑途中,他说了这句话。他认为,自己是有仁德的人,而且是上天把仁德赋予了他,所以桓魋对他是无可奈何的。【原文】仪封人(1)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2)。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3)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4)。”(324)【注释】(1)仪封人:仪为地名,在今河南兰考县境内。封人,系镇守边疆的官。(2)从者见之:随行的人见了他。(3)丧:失去,这里指失去官职。(4)木铎:木舌的铜铃。古代天子发布政令时摇它以召集听众。【译文】仪这个地方的长官请求见孔子,他说:“凡是君子
5、到这里来,我从没有见不到的。”孔子的随从学生引他去见了孔子。他出来后(对孔子的学生们)说:“你们几位何必为没有官位而发愁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来号令天下。”【评析】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是十分有影响的人,尤其是在礼制方面,信服孔子的人很多,仪封人便是其中之一。他在见孔子之后,就认为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号令天下,可见对孔子是佩服至极了。【原文】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1310)【译文】孔子说:“如果有人用我治理国家,一年便可以搞出个样子,三年就一定会有成效。”【原文】子曰:“君子疾没世(1)而名不称焉。”(1520)【注释】(1)没世:死亡之后
6、。【译文】孔子说:“君子担心死亡以后他的名字不为人们所称颂。”【原文】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匵(1)而藏诸?求善贾(2)而沽诸?”子曰:“沽(3)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913)【注释】(1)韫匵:音,收藏物件的柜子。(2)善贾:识货的商人。(3)沽:卖出去。【译文】子贡说:“这里有一块美玉,是把它收藏在柜子里呢?还是找一个识货的商人卖掉呢?”孔子说:“卖掉吧,卖掉吧!我正在等着识货的人呢。”【评析】“待贾而沽”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孔子自称是“待贾者”,他一方面四处游说,以宣传礼治天下为己任,期待着各国统治者能够行他之道于天下;另一方面,他也随时准备把自己推上治国之位,依靠政权的力量去
7、推行礼。因此,本章反映了孔子求仕的心理。【原文】公山弗扰(1)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悦,曰:“末之也已(2),何必公山氏之之也(3)。”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4)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5)?”(175)【注释】(1)公山弗扰:人名,又称公山不狃,字子洩,季氏的家臣。(2)末之也已:末,无。之,到、往。末之,无处去。已,止,算了。(3)之之也:第一个“之”字是助词,后一个“之”字是动词,去到的意思。(4)徒:徒然,空无所据。(5)吾其为东周乎:为东周,建造一个东方的周王朝,在东方复兴周礼。【译文】公山弗扰据费邑反叛,来召孔子,孔子准备前去。子路不高兴地说:“没有地方去就算了,为什
8、么一定要去公山弗扰那里呢?”孔子说:“他来召我,难道只是一句空话吗?如果有人用我,我就要在东方复兴周礼,建设一个东方的西周。”【原文】佛肸(1)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2)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3);不曰白乎,涅(4)而不缁(5)。吾岂匏瓜(6)也哉?焉能系(7)而不食?”(177)【注释】(1)佛肸:音,晋国大夫范氏家臣,中牟城地方官。(2)中牟:地名,在晋国,约在今河北邢台与邯郸之间。(3)磷:损伤。(4)涅:一种矿物质,可用作颜料染衣服。(5)缁:音,黑色。(6)匏瓜:葫芦中的一种,味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待贾而沽 苏教版 选修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