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隧道安全进洞施工技术攻关.doc
《铁路隧道安全进洞施工技术攻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隧道安全进洞施工技术攻关.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铁路隧道安全进洞施工技术攻关铁路隧道安全进洞施工技术攻关 摘要: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铁路成为了国家发展的主要交通渠道。我国幅员辽阔,地质地形复杂,铁路线路相比较长,在工程项目施工中经常遇到穿越隧道的现象,给施工带来一定程度的难度。因此,逐步优化铁路隧道施工技术,提高铁路工程整体的质量水平是十分必要的,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主要介绍了进洞施工、安全进洞施工技术要点以及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 关键字:铁路隧道安全进洞施工技术攻关 中图分类号:U45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铁路隧道是铁路线路在穿越天然高程或者平面障碍时修
2、建的一种地下通道。高程障碍指的是地面起伏较大的地形障碍,比如分水岭、山峰、丘陵与峡谷。平面障碍指的是江河、湖泊、海湾、城镇、工矿企业与地质不良地段。铁路隧道是克服高程障碍的有效方法,有时甚至是唯一的方法,这种地质地形要求隧道要做好技术方面的工作。 一、进洞施工 在分别作好以上准备措施与洞外工程施工完成后,开始进洞施工,施工中坚持“短进尺、少扰动、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施工原则。洞身开挖施工方案:洞身开挖采用交叉中隔壁施工方案,在超前大管棚的“保护下”将传统的上导洞改为弧形导洞,开挖过程中先从侧壁弧形开挖,预留核心土,及时进行初期支护以及临时钢架支护。左侧上导坑部开挖及支护左侧上导坑采用人工
3、配合挖掘机进行开挖施工,挖掘机开挖预留50 cm左右厚度,人工开挖修边。当洞口段沉降较快时,挖掘机的开挖扰动及挖掘机机身的移动都会对洞口稳定造成破坏,此时要完全采用人工开挖。拱部开挖进尺保持不超过1榀拱架间距(60cm)。每开挖一个循环,立即素喷4 cm厚C25早强混凝土,封闭开挖面。架立型钢钢架I25和I18临时钢架,钢拱架底脚垫5 cm厚松木板。木板在开挖中导坑时去掉。架设拱架拱脚以上50cm处,紧贴钢架两侧按斜向下倾角45打设2根锁脚锚管,锁脚锚管为42无缝钢管,单根长4m。锁脚锚管采用采用U形钢筋与钢架牢固焊接牢固,安设I18钢架竖撑及横撑。每两榀钢拱架间采用22纵向连接钢筋连成整体,
4、环向间距1.0 m。挂设8钢筋网片,网眼间距20 cm,预留1个网眼尺寸与下一循环搭接焊接,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左侧中导坑部开挖及初期支护,在滞后于部3米后,机械开挖部,人工配合整修,必要时喷5cm厚混凝土封闭掌子面,导坑周边部分初喷4cm厚混凝土。开挖修整至设计轮廓后施作部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左侧中导坑边墙打设22普通砂浆锚杆,3.5m/根,1.2*1.0(环*纵)。架设拱架拱脚以上50cm处,同部打设2根锁脚锚管。锁脚锚管与钢架牢固焊接。同部焊接22纵向连接钢筋,挂设8钢筋网片。右侧上导坑部开挖及支护, 在滞后于部3米后,机械开挖部,人工配合整修,并施作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步骤
5、及工序同。右侧中导坑部开挖及支护,在滞后于部3米后,机械开挖部,人工配合整修,并施作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步骤及工序同,及时进行围岩监控量测。 左侧下导坑部开挖及支护,在滞后于部2米后,机械开挖部,人工配合整修。开挖修整至设计轮廓后施作部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架设拱架拱脚以上50cm处,同部打设2根锁脚锚管。锁脚锚管与钢架牢固焊接。接长I18钢架竖撑。同部焊接22纵向连接钢筋,挂设8钢筋网片,复喷混凝土至设计厚度。右侧下导坑部开挖及支护,在滞后于2米后,机械开挖部,人工配合整修,并施作导坑周边的初期支护,步骤及工序同。 图为开挖工法正面示意图: 二、安全进洞施工技术要点 (一)地表加固措
6、施 铁路隧道开工会伴随着出现失稳塌方情况,特别是在雨季施工,地表土体容易受到雨水冲刷与洞内施工,使隧道顶覆盖层更加减小,增大偏压荷载。因此,根据施工的实际地质状况与施工外部环境而采取地表加固技术。施工工艺:隧道开挖轮廓线与地表最小距离大于4.5米,地面坡度缓于1:0.8的碎石土质地段属于一般情况下的浅埋偏压隧道施工,具体加固的方法是:挂8钢筋网一层,网眼间距2020cm和一层22钢筋骨网,间距是6040cm,挂双层钢筋网后喷混凝土封闭地表。施设42注浆小导管,小导管间距1.01.0m,长5至8m。小导管压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固结覆盖土层,减小由于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表沉降,以保障安全施工。施工质量
7、控制的要点如下:(1)洞身覆盖层厚度小于小导管的长度时必须调整小导管的长度,防止小导管端头侵入隧道开挖轮廓线内。地表加固必须超前洞内施工10米距离,地表加固后再组织洞内开挖作业。(2)小导管用凿岩机钻孔,当坡面较陡无法直接操作时可搭设脚手架平台。小导管要比喷射混凝土面高出10到15cm,并用塑料布或者棉絮等材料封住管口,防止混凝土作业时堵塞导管,影响注浆时的进浆效果。(3)喷射混凝土作业时从上到下进行,从洞口向大里程方向分段施工。以保证减少喷射混凝土回弹料落入未喷面的量。(4)地表分片分段清理,清表一段及进行封闭一段,不可一次性大面积清除地表,防止混凝土封闭不及时造成下雨冲刷使边坡失稳。(5)
8、混凝土凝固后加强洒水养护,尤其在晴天有太阳照射时必须保证每天洒水5次以上。(6)地表加固后在洞顶地面布置沉降观测点,当洞内开挖掌子面里程到观测点断面里程时开始进行地表沉降的观测。 (二)大管棚预注浆进行超前支护 1.管棚支护的设计,管棚支护的设计参数主要包括:钢管直径、长度、间距、仰角、水平搭接长度、钢架间距、注浆参数等,当需要增大钢管的强度和刚度时,可在管内设置钢筋笼而后用水泥砂浆填充。管棚用钢管直径宜为70-127mm,钢管中心间距宜为管径的2到3倍,管棚长度应根据地层情况选用,不应该小于10m,纵向两组管棚的搭接长度应大于3m,实际施工中可按具体情况作出调整。 2.钻孔。钻孔前,先检查钻
9、机各部位运转是否正常,对非正常部位进行更换,检查水压能否达到施工要求,钻孔时一定要按设计位置开钻。比如,设计位置开钻困难时要采取辅助的措施。钻孔根据情况确定是否加泥浆或者水泥浆钻进,当钻至砂层易坍孔时,应加泥浆护壁方可继续钻进。比如坍孔较严重时,可以加水泥浆或化学浆液护壁继续进行,如果不能成孔时,可加套筒或者将钻头直接焊在钢管前端钻进。钻孔速度应该保持为匀速的,尤其是钻头遇到夹泥夹沙层时,控制钻进速度,避免发生夹钻现象。为了避免钻杆太长,钻头因自重下垂或者遇到孤石钻进方向不易控制的现象,开钻上挑角度控制在3到5之间,并且随时检查角度值与钻进方向安设管棚、钢筋笼孔钻好后及时安设管棚钢管,避免出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铁路 隧道 安全 进洞 施工 技术 攻关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