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对劳资关系形成的积极影响及启示.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对劳资关系形成的积极影响及启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对劳资关系形成的积极影响及启示.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对劳资关系形成的积极影响及启示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对劳资关系形成的积极影响及启示 摘 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作为一种“普照的光”,使中国劳资关系形成跨越了残酷的原始积累阶段,避免了劳资关系发展初期易发的尖锐冲突,使中国劳资关系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协调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不仅需要而且可以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并使市场经济的作用得到有益发挥。必须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积极发挥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势,更好更快地推进中国现代化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关键词: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劳资关系;改革开放;市场化;工业化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志
2、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12-0034-04 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是社会主义改造的重大成果,它被作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得以建立。当时的人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在二十二年后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会对劳资关系的形成发挥出积极的影响。历史就是这样神奇,并再次证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一、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使中国劳资关系形成跨越了残酷的原始积累阶段 什么是原始积累?马克思指出:“所谓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1这里所说的生产者是直接生产者,拥有自己土地和劳动工具的小土地所有者,即自
3、耕农。“这个过程一方面使社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使直接生产者转化为雇佣工人。”1在最典型的原始积累样本英国原始积累之前,自耕农人数众多且过着怡然自得的小康生活。“用自己双手耕种自己的田地并满足于小康生活的小土地所有者当时在国民中所占的部分比现在重要得多至少有16万个土地所有者靠耕种自己的小块Freehold自由地(Freehold是完全自由支配的财产)为生,他们连同家属在内要占总人口的1/7以上。这些小土地所有者的平均收入估计为6070磅。根据计算,耕种自己土地的人多于租种别人土地的人。”2正是这种惬意的小农生活使农民根本不愿意背井离乡进城受人雇佣,于是一部“血与火”的历史
4、上演了:整个乡村在圈地运动中遭到灭顶之灾,“大量的人突然被强制地同自己的生存资料分离,被当作不受法律保护的无产者抛向劳动市场。”3农民流离失所,无以为生,沦为城市流浪汉,而英国政府为了迫使这些不习惯城市生活和工厂严格纪律的流浪汉接受雇佣劳动剥削,他们披着法律的文明外衣炮制了“流浪汉”的罪名,采取了毒辣而血腥的酷刑鞭笞、监禁、割耳、烙印和处死等来迫使农民就范,“在亨利八世统治时期(15091547),就有72 000人因流浪汉的罪名被判处死刑。”3 改革开放后,中国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蓬勃地发展起来,而其雇佣的劳动者也主要是同样处于国有经济体制之外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劳资关系于是在中国大地上
5、得以形成,而这些进城打工的第一代农民工就构成了当代中国第一批雇佣劳动者的主体。同样是从农村走入城市受人雇佣,但中国农民与英国农民的境遇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半工半农,在农村有土地作为根基,而后者是从土地上连根拔起地被赶向城市。两者的差异在于中国实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废除了自耕农土地私有制,建立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没有改变土地的集体所有制性质,它不是重新回到土地改革时期的土地制度即恢复自耕农土地私有制,而是在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给予农民耕种土地的自主权和收益权。外出打工的农民没有被剥夺作为集体一份子拥有土地、耕种土地和居住的权利,农民
6、工只要愿意随时都可以返乡种田和居住,家乡永远是他们最后的避难所,不存在像英国农民那样离开土地后一旦在城市没有工作就只能流离失所的情形,这样就使得中国劳资关系的形成没有经过或者说直接跨越了工业化初期残酷的原始积累阶段。虽然近些年来,一些地方出现了强制征收农民耕地作为工业和城市发展用地的做法,但这种做法主要集中在城乡结合部的近郊农村,不具有全国范围的普遍性,在政策上也是受到否定的,而且得到了较快地纠正。 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使中国劳资关系避免了发展初期易发的尖锐冲突 世界工业化先发国家的劳资关系无不经过了一个发展初期的尖锐对抗,而后逐步走向合作的过程。美国学者Harbison和Coleman于1
7、951年提出了劳资关系发展连续带理论,即劳资关系会经历一个冲突(confrontation)、对峙(armed truce)、协调(working harmony)、合作(Cooperation)连续演进的过程4。劳资关系之所以在发展初期易于产生尖锐对抗的局面,从内部原因看是因为企业正处于创业期,资金和技术力量都比较薄弱。资金薄弱导致资本积累欲望特别强烈,企业总是千方百计地降低成本,不惜牺牲工人的利益、健康、生命来获取绝对剩余价值;技术薄弱使得社会财富创造能力较低和缺乏劳动安全的防护手段,这时工人工资和劳动安全保障都很低。从外部原因看,在劳资关系发展初期,社会还有形成一套完备的管理和规范劳资关
8、系的制度体系,这时资本的剥削性表现得最为露骨、也最为残酷,导致劳资尖锐对抗。而当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物质财富大量增多,技术水平大幅提高,工人的生活水平大为提升,尽管资本剥削的本性没有改变,但是剥削的方式文明许多,从获得绝对剩余价值转变为获得相对剩余价值,阶级矛盾开始趋向缓和。随着社会民主法制意识提升和制度健全,劳资关系在政府、雇主组织、工会三方协商机制下逐步走向合作。 中国的非公有制企业大多起点低、规模小,技术水平落后;而在改革开放后的一段时期里,在非公有制企业的管理和规范上出现了不少的空白区,加上受到自身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的制约,农民工遭受到了很不公平的对待,尤其是基本上被排除在社会
9、保险之外。据北京市1999年的一份调查,私营企业参加养老保险的占31.3%,参加失业保险的仅占13.4%,参加工伤保险的仅占7.5%,大部分企业没有医疗保险5。北京尚且如此,其他地方的情况可想而知。劳资冲突也时有发生,如“1989年6月至1990年10月,仅深圳、珠海两市,发生工人罢工、停工、怠工事件达74起,参加职工近万人,这些事件绝大多数都发生在三资和私营企业。”6但是从总体上看,这些劳资冲突的程度和范围都比较小,没有发生像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那样规模浩大、时间持久的劳资冲突。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有学者认为,农民工“之所以能承受这种工资水平,并且不享有任何的社会福利和养老保
10、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们并没有和农村的土地割断联系。土地在当前的打工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背后支撑作用,虽然离开了农业,但很多农民工并没有离开土地的保障。”7的确,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为农民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一定时期社会保险制度的不足,增强了农民工对劳资关系形成初期相对恶劣状况的耐受程度,从而在劳资关系发展初期避免了易发的尖锐冲突。 三、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使中国劳资关系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协调发展 一边是现代气派的城市,一边是城市周边大片的贫民窟,这是拉美、中东的许多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普遍现象。这些工业化后发国家与英国等先发国家不同,后者是在技术层次低、人口高死亡
11、和可以大量海外殖民的情况下发展工业化的,而当前者发展工业化时所处的境况是技术层次高、人口低死亡而又无海外殖民空间,因而面临着人口过剩特别是农村人口严重过剩的问题。当农村剩余人口向城市迁移的速度快于工业化城市化的速度,那些不能被工业和城市吸纳的农村人口只有在城市边缘地带生存,于是就形成了大片大片的贫民窟。而造成贫民窟问题的最根本原因是土地私有制。尽管拉美国家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进行了土地改革,让部分农民得到了小块土地,但是没有改变土地集中于大、中地产者的状况,更没有改变土地私有制度,甚至农村土地在私有制和市场化作用下向外国人手中集中,“新的土地外国化的浪潮将造成大量土地集中的进程,使土地的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土地 集体所有制 劳资关系 形成 积极 影响 启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