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3蜡烛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3蜡烛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3蜡烛课题3蜡烛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把握记叙的要素,概括并理解文章主旨。2品析老妇人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3.揣摩细节描写,品味其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重点难点1、品析老妇人形象,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重点2、揣摩细节描写,品味其丰富意蕴及表达作用。难点作业完成学案第二课时板书设计教后反思教 学 过 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人复备一、导入由蜡烛我们可以联想到哪些诗句、成语或歌曲呢?蜡烛各有什么寓意?教师点拨:蜡烛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寓意,那么这篇课文中的“蜡烛”有什么深意呢?这是一支怎么样的蜡烛呢?今天让一同走近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的蜡烛!二、整体感知1. 检查预习情况烧灼(zhu)地窖(jio)
2、匍匐(p f)腋(y)下拂(f)晓 瓦砾(l)颤巍巍(wi)西契柯拉耶夫(q k y)舀(yo)鞠躬(j gng)精疲力竭: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竭:尽。永垂不朽:永远流传,不磨灭。垂,流传。朽,腐烂。2. 快速阅读文章,概括故事大意。教师明确: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4年9月19日。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红军战士契柯拉耶夫。事件: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原因),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经过),最后拿出自己唯一珍爱的结婚花烛点在烈士的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结果)。3.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旨。教师明确:主
3、旨:本文赞美了反法西斯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三、品读语句,感悟人物。1.老妇人的行为有哪些感动我们的地方?默读文章,勾画语句,并简要概括感受。教师点拨:学生可用“我被所感动,原因是的句式说话。比如1)环境危险,炮火连天2)年老体弱,掩埋吃力3)视若亲人,沉痛哀悼4)烛光闪烁,真情祭悼2. 为了突出某种形象、某种感情,作者往往会对有些内容反复交代和描写。作者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描写了三次“跪”、三次“爬”、三次“休息”。三次写“爬”她从地窖里爬出来,想招呼那五个红军到她那里去。她认定,她自己住的地方比较安全。然而她刚爬出一半,一颗炮弹落在近旁炸开了。老妇人想了
4、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惟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揣在怀里,慢慢地爬出了地窖。三次写“跪”老妇人跪在那坑里,用手掌舀出那些水。休息够了,老妇人跪到死者旁边,用手在死者身上画了十字,又吻了死者的嘴唇和前额。她默默地走过那些红军身边,在坟旁跪下,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支蜡烛来。引导思考:作者为什么反复描写老妇人动作?3、内心体验: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世界都是通过她的动作来表现,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请展开想像,揣摩一下老妇人的内心世界。如老妇人为什么深深一鞠躬?她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如果她说话,会说些什么呢?教师引导学生说话时应注意情感表达,并对他们的说话进行点评。4.总结:说
5、说你对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的理解。1)老妇人饱受战争之苦,对苏联红军满怀敬意。2)在战火中,她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她不怕艰难,安葬烈士,向烈士奉献自己的爱戴和敬意。3)她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学生思考: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常借蜡烛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借蜡烛写离别。)烛光里的妈妈(借蜡烛歌颂母亲)。学生给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词语学生速度课文,按照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原因、经过、结果等要素概括文章大意,学生再读课文,理解本文主旨学生品读课文,圈点勾画出打动自己的语句并概括自己的感受。学生跳读课文找出关于三次“爬”和三次“跪”的描写反复诵读,品味,并赏析其艺术魅力及表达效果。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战士的沉痛哀悼。学生品读课文,细细揣摩人物心理,发挥想像说话。小组合作,通过本课的学习,总结老妇人的人物形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人复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