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大联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6-2017学年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九年级(上)第一次大联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自行车钢圈生锈C蜡烛受热熔化D瓷碗破碎2下列性质属于纸张化学性质的是()A白色B不溶于水C可燃D易撕碎3下列物质不能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的是()A食盐B蔗糖C铁丝D石蜡4下列实验能检验二氧化碳的是()A用眼睛看或鼻子闻B将它对着干燥的玻璃片C通入澄清石灰水中D观察颜色5下列仪器,可以在火焰上直接加热的一组是()A蒸发皿和试管B烧杯和水槽C燃烧匙和集气瓶D量筒和烧杯6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
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下列做法不会改变PM2.5检测结果的是()A海水晒盐B燃放鞭炮C露天焚烧垃圾D工厂排放烟尘7到我省迪庆州梅里雪山旅游时,有人常会感到呼吸困难,这是因为空气成分中()A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21%B氮气的体积分数大于78%C氧气的体积分数仍为21%,主要是由于高原空气稀薄D二氧化碳的含量太高8为研究铁丝的粗细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A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进行不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B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C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D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
3、同时进行相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10用氯酸钾和过氧化氢分别制取氧气的实验,共同点有()A都必须加热B都是分解反应C反应物都是氧化物D发生装置相同二、选择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11下列属于物质物理性质的是A可燃性 B导电性 C酸碱性 D12如图所示有关仪器图示与名称吻合的是A、锥形瓶B、酒精喷灯C、长颈漏斗D、13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A、用金属汞作温度计中的液体 B、用液氮祛除面部的小瘤、痣C、用
4、二氧化碳作温室气体肥料 D、用作燃料14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B、水氢气+氧气C、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 D、15实验室制取氧气与工业制取氧气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产原料完全不同 B制取产物完全不同C都是化学反应 D三、填空与说明题(共5小题,满分32分)16酒精灯使用时,灯内酒精的量最多不能超过容积的;使用试管做实验时,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用液体药品的量应是,如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内的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容积的17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包装食品时充入的防腐气体是,常用于制造霓虹灯的一类气体总称为18写
5、出方法的符号表达式用下列序号填空:烧杯 试管 胶头滴管 燃烧匙 蒸发 过滤 搅拌 量取,能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由食盐水制得食盐晶体的操作;取用6.8mL某溶液的操作19将一种白色固体A和一种黑色固体B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后加热,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C;取淡黄色粉末D点燃放入气体C中,会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E试回答:(1)A、B、C、D、E各是什么物质:A B C D E黑色粉末B在A的分解反应中起作用,是这个反应的剂(2)写出上述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20阅读下列字,回答问题:二氧化氯(化学式:ClO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熔点59.
6、0,沸点11.0,易溶于水,二氧化氯见光易分解,易与碱反应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使用二氧化氯为自来水消毒剂,其消毒杀菌能力均优于氯气(化学式:Cl2),消毒水体时不生成有害物质,也不存在用氯气(Cl2)消毒时的臭味试概括二氧化氯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3)用途:四、实验与探究题(共3小题,满分23分)21潜水艇里要配备氧气的再生装置,以保证长时间潜航有以下几种制氧气的方法:加热高锰酸钾 电解水 在常温下,过氧化钠固体(Na2O2)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1)写出方法的文字表达式(2)你认为最适合潜水艇里制氧气的方法是(填序号)与其他方法相比,写出这种方
7、法的两条优点、22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常用装置,根据装置回答:(1)写出带标号的仪器名称: ;(2)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若要控制反应速率以获得平稳的氧气流,可以考虑将仪器换成(填仪器名称)(3)二氧化氮气体是一种密度大于空气的有毒气体,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若要收集这种气体,最好选用装置 (填装置字母代号)23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请根据图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闭合电源开关,可以观察到白磷(2)装置冷却到室温,可观察到U型管内左侧液面(3)通过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4)此实验可推知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两点性质是:;五、计算题(共1小题,满分
8、10分)24某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从如图所示装置中选用部分装置组装后在实验室里制取氧气,并通过排水量来测定所收集到氧气的体积(1)写出图中有标号的仪器的名称:;(2)甲同学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整套实验装置接口的正确连接顺序为a(3)实验过程中,甲同学观察到E装置中的水变为紫红色,这是因为进入E装置并溶于水中的缘故为了防止试验过程中出现上述现象,相应的改进措施是2016-2017学年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九年级(上)第一次大联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自行车钢圈生锈
9、C蜡烛受热熔化D瓷碗破碎【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冰雪融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自行车钢圈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C、蜡烛受热熔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D、瓷碗破碎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
10、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性质属于纸张化学性质的是()A白色B不溶于水C可燃D易撕碎【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主要有:可燃性、毒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解答】解:A、物质的颜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物质的水溶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物质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11、;D、试卷用的纸张易撕碎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3下列物质不能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的是()A食盐B蔗糖C铁丝D石蜡【考点】蜡烛燃烧实验;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酸碱盐的溶解性【专题】实验设计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选项中物质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A、食盐易溶于水,故A不符合题意;B、蔗糖易溶于水,故B不符合题意;C、铁丝不能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故C不符合题意;D、根据课本实验现象可知:石蜡不能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故D
12、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生活中的知识,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4下列实验能检验二氧化碳的是()A用眼睛看或鼻子闻B将它对着干燥的玻璃片C通入澄清石灰水中D观察颜色【考点】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检验是根据待检物质的色、态、味等不同的特征加以鉴别,而二氧化碳常温状态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无法辨认,本题只能根据二氧化碳的特性,即它能使澄清的石灰石变浑浊,从而确定是二氧化碳【解答】解:A、二氧化碳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气体,看不见,闻不到,故A错;B、将它对着干燥的玻璃片不会有任何现象,故B错;C、二氧化碳能和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
13、以将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后会看到石灰水变浑浊,可以用以检验二氧化碳,故C正确;D、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气体,用眼睛看无法检验,故D错故选C【点评】本题利用了物质的特性,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进行的鉴别5下列仪器,可以在火焰上直接加热的一组是()A蒸发皿和试管B烧杯和水槽C燃烧匙和集气瓶D量筒和烧杯【考点】用于加热的仪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常见的用于加热的仪器进行分析解答,可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坩埚等【解答】解:通过我们学过的知识可知能够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和坩埚等;需要垫石棉网的是:烧杯、烧瓶、锥形瓶等;不能加热的仪器
14、有:漏斗、量筒、集气瓶等A、蒸发皿和试管都能够直接加热,故正确;B、烧杯加热时需要垫石棉网,而水槽不能加热,故错误;C、燃烧匙能够直接加热,集气瓶不能加热,故错误;D、量筒不能加热,烧杯加热时,需要垫石棉网,故错误故选A【点评】物质的加热是最重要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之一,仪器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的明确是安全使用仪器的基本保证,要重点掌握6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下列做法不会改变PM2.5检测结果的是()A海水晒盐B燃放鞭炮C露天焚烧垃圾D工厂排放烟尘【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专题】空气与水【分析】PM2.5是指
15、大气中直径不超过2.5m的颗粒物,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扬尘,根据PM2.5的来源进行分析判断所采取的做法是否合理【解答】解:A、海水晒盐不会产生微小颗粒物,所以不会改变PM2.5检测结果,故选项正确B、燃放鞭炮,会产生大量微小颗粒物,会增加PM2.5污染,故选项错误C、露天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微小颗粒物,会增加PM2.5污染,故选项错误D、工厂排放烟尘,会产生大量微小颗粒物,会增加PM2.5污染,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减少空气中悬浮颗粒物的量能对PM2.5的治理起作用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7到我省迪庆州梅里雪山旅游时,有人常会感到呼吸困难,这是因为空气成分中()A氧气
16、的体积分数大于21%B氮气的体积分数大于78%C氧气的体积分数仍为21%,主要是由于高原空气稀薄D二氧化碳的含量太高【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空气的组成判断;B、根据空气的组成判断;C、根据空气的组成及一般空气的组成是固定不变的判断;D、根据空气的组成及一般空气的组成是固定不变的判断【解答】解:A、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l%,所以错误;B、空气中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所以错误;C、一般来说空气的组成是固定不变,雪山旅游时,有的人常常会感到呼吸困难,是因空气整体稀薄,各成分的含量不变,所以正确;D、一般来说空气的组成是固定不变,二氧化碳的含量不会
17、太高,所以错误故选C【点评】空气的成分是化学考查热点之一,特别是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等内容8为研究铁丝的粗细对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影响,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是()A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进行不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B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C在两瓶相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D在两瓶不同浓度的氧气中,分别同时进行相同粗细铁丝的燃烧实验【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专题】科学探究【分析】A、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做实验,则会导致氧气的浓度不同;B、浓度不同,没法比较;C、在氧气的浓度中,可以根据燃烧的剧烈程度来判断;D、题目中要求的是探
18、究铁丝的粗细程度对燃烧的影响【解答】解:探究粗细的影响,所以要在粗细上对比,其他要素保持一致A、在同一瓶氧气中先后做实验,这样就使反应的条件不同,而难以比较,故A错;B、氧气的浓度不同,得不出正确的结论,故B错;C、氧气的浓度相同,根据两种铁丝的燃烧的剧烈情况来得出结论,故C对;D、浓度不同的氧气中,比较同种铁丝的燃烧,与探究的实验目的不同,故D错故选:C【点评】本题是实验探究题,解答该类题目时要注意必须在相同的条件下来比较不同状态的物质的反应,才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D镁在
19、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说法正确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态,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
20、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10用氯酸钾和过氧化氢分别制取氧气的实验,共同点有()A都必须加热B都是分解反应C反应物都是氧化物D发生装置相同【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分解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根据氯酸钾和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反应类型、物质的分类、所用装置分析解答【解答】解:A、氯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常温即可,故错误;B、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二者都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正确;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氯酸
21、钾的化学式是:KClO3;由三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过氧化氢的化学式是H2O2;是氧化物,故错误;D、氯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选择加热固体的装置,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不需加热,选择固液常温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故题目错误;故选B【点评】掌握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是解答的关键,并会结合选项分析二、选择填空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11下列属于物质物理性质的是BA可燃性 B导电性 C酸碱性 D导热性【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化学 上学 第一次 联考 试卷 解析 新人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