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增值税计算办法.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增值税计算办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增值税计算办法.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增值税计算办法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免、抵、退”增值税计算办法 摘要:目前,大多数国家实行出口退(免)税制度,使企业出口的货物以不含税价格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我国新增值税法也贯彻这一政策,出口货物在适用“出口免税并退税”时才会涉及计算出口退税的问题。我国现行出口货物应退增值税政策主要有“免、抵、退”和“先征后退”两种计算办法,本文针对前者展开讨论。 关键词:“免、抵、退” 增值税 计算办法 “免、抵、退”增值税计算办法中,“免”税指对生产企业出口的自产货物,在出口时免征本企业生产销售环节增值税;“抵”税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所耗用的
2、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退”税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予以退税。由于出口货物增值税实行零税率,除了出口环节免征增值税外,还需要将为生产出口产品所购进的项目已经缴纳的税款还给出口企业等纳税人。 一、适用范围 自2002年1月1日起,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或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自产货物,除另有规定外,增值税一律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生产企业指独立核算,经主管国税机关认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且具有实际生产能力的企业和企业集团。 二、退税额的计算 按“免、抵、退”增值税办法办理退税的计算过程为
3、:(1)免征出口环节增值税。(2)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其公式为: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税购进原材料包括从国内购进免税原材料和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后者的价格为组成计税价格,为货物到岸价与海关实征关税和消费税之和。从上述计算公式可发现,出口退税销项税额的计算并非真正执行零税率,而是征税率17%或13%与退税率17%、15%、14%、13%、11%、9%或8%等之差,即“超低税率”,也即税法规定的出口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计算比率。(3)计算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其公式为: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
4、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4)计算当期应纳税额,其公式为: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期末留抵税额。(5)计算当期免抵退税额,其计算公式为: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其中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进口货物退税率。由于免税购进的原材料本身不含进项税额,因此要通过计算予以剔除。(6)计算当期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若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小于等于当期免抵退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等于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产 企业 出口 货物 增值税 计算 办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