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杜甫诗三首教案-新人教版.doc
《八年级语文上册-杜甫诗三首教案-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杜甫诗三首教案-新人教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杜甫诗三首教学目标:1、总体感知诗歌内容,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诗篇。 2、了解诗人杜甫的生平,分析他的诗歌风格变化的原因。3、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知识链接】1、资料积累走近杜甫杜甫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治集团的腐朽,广泛而尖锐地反映出人民的苦难和社会矛盾,内容深刻。他的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诗史”。现在我们要集中学习的是他在不同时期创作的三首诗歌,从中可我们以看出作者思想的发展变化和当时的社会状态。2、杜甫“三吏”指: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指: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导入:同学们
2、,我们国家山河秀丽,景色优美,名胜古迹数不胜数.单说山,就有很多,但在群山之中,谁最有名呢?那当然是“五岳”,因为有语云:“五岳归来不看山”.那在五岳之中谁的名气最大呢?泰山五岳之首,“泰山归来不看岳”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领略一下杜甫笔下的泰山是如何一番景色【自主学习】3、解释下面加粗的词。(1)造化钟神秀钟: (2)阴阳割昏晓阴: 阳:(3)会当凌绝顶会当: (4)浑欲不胜簪浑:(5)吏呼一何怒一何: (6)老翁逾墙走逾: 走:(7)急应河阳役应: (8)独与老翁别别:4、根据课下注释,同学们理解文意能自己用语言说出来!【合作探究】望岳背景: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做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
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衮州(今属山东省)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衮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4、 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5、望岳中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试对此做具体解释6、 诗歌名句语言精炼,包含哲理,你说出是那一句并加以赏析: 春望内容、背景: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至长安,次年(至德二年)写此诗。诗人目睹沦陷后
4、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诗的一、二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此论颇为妥帖。“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 7、诗歌描写了怎样的社会状况8、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达标测评】 9、基础掌握望岳中最能体现诗人雄心壮志,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诗句是: , 。春望一诗中作者移情于物、抒发感时伤世的情感的诗句是: , 。10、精益求精对春望这首诗理解分析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上册 杜甫 诗三首 教案 新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