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16小石潭记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16小石潭记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石潭记【学习目标】1.掌握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能理解课文意思,并背诵课文。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作生动细致描绘的方法,体会作者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学习重、难点】1.掌握词义,翻译课文。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做生动细致描绘的方法。【学法指导】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通过自学、合作、质疑、交流的方法理解课文意思,并归纳常见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通过寻找景物、分析语句、归纳写法、体味心绪、理清思路的流程把握课文的写作特点。【课时安排】二课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预习导学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将你认为重要的词写下来。篁竹( ) 清洌( ) 为坻( ) 为屿(
2、 ) 为嵁( )翠蔓( ) 披拂( ) 佁然( ) 俶尔( ) 翕忽( )差互( ) 寂寥( ) 悄怆( ) 幽邃( ) 2.阅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并调动积累的文言词义,解释下列加点字词。隔篁竹( ) 水尤清洌( ) 全石( )以为( )底近( )岸,卷( )石底以出( ) 青树翠蔓( ) 蒙( )络( )摇( )缀( ) 参差( )披拂( ) 百许( )头 影布( )石上 佁然( )不动 俶尔( )远逝 往来翕忽( ) 斗( )折蛇( )行 明灭( )可见 犬牙( ) 差互( ) 悄怆( )幽邃( ) 以( )其境过清( )3.课文中还有哪些词句意思不能理解,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4. 查找
3、资料,将柳宗元简介和课文相关背景材料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教师评价家长签字二、课堂助学1.导入。2.生字词教学。3.朗读课文(自读分段指读齐读)。4.疏通文意,全班质疑、解疑。三、课堂巩固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一词多义环 如鸣佩环( ) 四面竹树环合 ( ) 清 水尤清洌( ) 以其境过清( )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 ) 明灭可见( )不可久居( )以 全石以为底( ) 卷石底以出( )以其境过清( )为 全石以为底( ) 为坻,为屿( ) 差 参差披拂( ) 其岸势犬牙差互( )(2)词类活用从小丘西( )行百二十步 下( )见小潭凄( )神寒骨( ) 心乐之( ) 斗( )折蛇( )行
4、 其岸势犬牙( )差互2.翻译下面的句子。(1)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3)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4)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教师评价家长签字日期第二课时一、课堂助学:1导入2自读课文,找出课文描写了小石潭记的哪些景物?3.再读课文,画出描写这些景物的句子,分析作者的写法。4.三读课文,画出课文中表现作者心绪的句子。结合写作背景体味其中的意味。5.作为一篇山水游记,作者写作思路是怎样的?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图表。(在括号内填动词,在横线上填名词) 小石潭概貌( )小石潭描绘小石潭 小石潭 ( )小石潭 小石
5、潭 小石潭 二、拓展延伸 阅读【甲】、【乙】两篇文章,完成16题。【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两岸悉皆怪石,敧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元结右溪记)注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合营溪:汇入营溪。敧:倾斜。嵌:张开。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置州:设置州郡。1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潭中鱼可百许头( ) 以其境过清( )南流数十步( ) 不可名状( )2甲文第一段描写的内容是 ;乙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 。3翻译下面的句子。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4面对美景,乙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怅然”的情绪? 5甲乙两文各从什么角度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甲】角度: 特点: 【乙】角度: 特点: 6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异同?结合文章内容加以说明。 教(学)后记: 教师评价家长签字日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