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向沙漠进军教学设计-浙教版.doc
《八年级语文上册向沙漠进军教学设计-浙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向沙漠进军教学设计-浙教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向沙漠进军教学设计设计说明: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治理沙漠有感性的认识。课前,我制作了沙漠地形图的模型,作为道具在课堂上演示。并准备了沙漠风光图课件。本课学习重点是学习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解释事理,了解治理沙漠的重大意义。难点是对治沙方法的理解。整堂课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感受和体验中明白事理,激发他们保护环境、绿化环境的责任感。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抓住事物的特征和根据事物的内容联系有条理地分类说明事物的写作方法,领会恰当使用修饰和限制词语准确地解说事物、剖析事物和事理的特色。2、认识改造沙漠的重大意义;理解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本文运用证唯物主义
2、观点从征服沙漠的角度说明人和自然的关系。其重点是文章的第二部分(第412自然段):怎样向沙漠进军。教学难点是两个自然段解说事理的说明:一是第4自然段中关于“阵地战”的说明;二是第5自然段关于“造防护林方法要求”的解说,教学中应帮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还可以采取画示意的辅助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教学方法1.本文篇幅不长,脉络清楚,层次分明,各部分相互联系环环紧扣。教师可采用“点线读书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阅读水平,提高自学能力。2.教学步骤建议按照“整体局部整体”的程序进行,力求使精讲和导读密切结合。3.结合课文后面的练习题,边讲边导,剖析课文。教学时教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预习1.注意字
3、音字义竺、桢、沛、榆、逞、涸、噶、馏2.理解词语含义充沛、肆虐、城郭、绿洲、葱笼、俨然、移居、逞强施威、不毛之地二、导入新课向沙漠进军是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写的一篇说明文。主要说明了沙漠的特征和如何征服沙漠提出了改造沙漠的办法。三、简介作者竺可桢(18901974),浙江绍兴人。气象、地理学家,我国现代气象事业的创始人。历任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华全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主任,中国气象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196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近代气象学和地理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四、分析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一遍(要
4、求在正音的基础上,结合课文129页“练习”一,具体划出文章的三个部分,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部分的内容)。2提问明确:本文围绕“向沙漠进军”这个中心进行说明。紧扣“进军”二字,可把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3自然段)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第二部分(412自然段)怎样向沙漠进军;第三部分(13自然段)向沙漠进军的前景。3讲读第一部分:文章一开头就明确指出“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第1自然段),道出了自然界与人类的关系。“最顽强”表明沙漠危害严重性,而又有长期难以制服的特点;“之一”从数量上说明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远不止沙漠,诸如火山爆发、地震、洪水等都是。作者运用这两个词语加以限制,就
5、把较复杂的事物和较深奥的道理说得确切明晰了。有关文字既说明了向沙漠进军的原因,又暗扣文题,读来引人入胜。为了说明沙漠是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作者用简洁的语言,提出了“进军”的艰巨性;从中可见,向“沙漠进军”是有史以来人们征服自然的伟大事业。接着列举了两个典型事例:“文明的摇篮”“变成荒漠”;“天然的草原区”“变成沙漠”,具体地说明“沙漠”对人类的危害,更进一步突出“最顽强”三个字(23)自然段。小结归纳:第一部分的大意是:说明沙漠对人类的危害。第二部分:先指名学生郎读第4自然段,并且要求回答问题:沙漠对人类有哪些危害?有哪两种进攻的方式?”教师讲析:沙漠作为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它向人类进攻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上册 沙漠 进军 教学 设计 浙教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