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39.doc
《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3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39.doc(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6-2017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延安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包含12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3分,共36分1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A食物腐烂B火柴燃烧C酒精挥发D铁器生锈2下列有关空气的成分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中含量最多是氮气B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常用作保护气C二氧化碳含量非常少,但却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D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且易溶于水,可以供给水中生物呼吸3液氧转化为氧气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A分子体积变大B分子间的空隙增大C分子总数增加D化学性质发生变化4氯酸钾(KClO3)可用作火箭、导弹的推进剂,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2、A1B+1C+4D+55如图的仪器可用于实验室中盛放食盐的是()ABCD6某品牌饮用水标签标明水中钠、钾、钙等的含量,这里的钠、钾、钙是指()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7下列能将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区分开的最佳方法是()A闻气味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C观察颜色D分别往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8下列关于二氧化硫(SO2)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硫是由硫和氧气组成的B二氧化硫是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的C二氧化硫中有一个硫元素和两个氧元素D二氧化硫是由一个硫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9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水净化方法中蒸馏的净化度最高B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C闽江水经过活性炭净
3、化后可得到纯水D生活中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10“纸火锅”(如图所示)是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不会燃烧对此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纸张没有与空气充足接触,不会燃烧C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纸张的着火点降低D锅里的水蒸发时吸收热量,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11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的是()ABCD12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 汽车排放的尾气;化工场排放的废气; 动植物呼吸排放的气体ABCD二、非选择题(共64分)13照要求写出下列的化学用语两个氢原子 两个氮分子 钙离子氧化铝 硝
4、酸银 氯化铁氢氧化镁 硫酸铜 氯化铵14酒精(C2H5OH)是常用的一种燃料酒精相对分子质量为酒精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g酒精中氧元素的质量与88g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质量相等酒精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列式计算,结果保留0.1%)15在微观、宏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特点(1)图1是钾元素、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2是一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钾元素的原子序数为,该元素属于(填“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硫元素的核内质子数为,其相对原子质量为a若图2是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的值是b若图2是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x的值是,写出硫离子符号写出由钾元素和硫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2
5、)图3是水的电解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表示氢原 子,“”表示氧原子,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连接电源正极与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是从图3可认识到,在化学反应中,分子与原子的区别是:(写一点)16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某种物质通过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A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和C都是氧化物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物质A的化学式(2)若B是金属氧化物,常温下为黑色固体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该反应过程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3)若B是金属氧化物,常温下为白色固体B可能是(写一种)(4)若C是非金属氧化物,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写一个)17
6、结合图1、2所示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标号,下同),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收集装置是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在加完药品后,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目的是若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可能的原因是(写一点);若实验结束时,发现试管破裂了,可能的原因是(写一点)(2)实验室若用装置B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应选择的药品是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检查装置B气密性的方法是:用止水夹夹住导气管,通过长颈漏斗往锥形瓶中倒水,若观察到现象,说明装置的气密性完好(3)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用到的“湿化瓶”装置如图2所示下列关于该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填标号)A导管a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
7、B该装置可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C通过该装置可以控制输出氧气的速度(4)实验室可用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加热制取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标号,下同),收集装置是18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其中,右侧为可以自由移动的活塞(忽略摩擦力)装置的气密性完好,实验过程开始前右侧活塞位于刻度5处(1)点燃酒精灯加热,观察到红磷燃烧,产生的主要现象有燃烧过程,活塞移动,当燃烧停止后,恢复至室温时,活塞最后停在刻度处(2)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3)实验过程中,影响密闭容器中气体压强的因素有(填标号)A密闭容器的容积 B温度 C气体的量2016
8、-2017学年福建省福州市延安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包含12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题3分,共36分1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A食物腐烂B火柴燃烧C酒精挥发D铁器生锈【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食物腐烂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火柴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酒精挥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铁器生锈的
9、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有关空气的成分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中含量最多是氮气B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常用作保护气C二氧化碳含量非常少,但却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D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且易溶于水,可以供给水中生物呼吸【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氧气的物理性质;常见气体的用途【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来分析解答;B、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分析;C、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分析;D、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和用途分析【解答】解:
10、A、空气中含量最多是氮气,正确;B、空气中的稀有气体常用作保护气,正确;C、二氧化碳含量非常少,但却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正确;D、氧气不易溶于水,错误;故选D【点评】熟记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加强防止空气污染的认识3液氧转化为氧气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A分子体积变大B分子间的空隙增大C分子总数增加D化学性质发生变化【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物质发生状态变化时微粒间的变化解答即可【解答】解:液氧转化为氧气的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故化学性质不变,分子自身的体积和数目不变,变化的是分子间的间隔,故选B【
11、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分子的特点,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4氯酸钾(KClO3)可用作火箭、导弹的推进剂,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A1B+1C+4D+5【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氯酸钾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3=0,则x=+5价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5如图的仪器可用于实验室中盛放食盐的是()ABCD
12、【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广口瓶用于固体药品的存放【解答】解:为了便于取用药品,固体药品要存放在广口瓶中,故选C【点评】对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一定要了解它们的作用,方便试验中使用6某品牌饮用水标签标明水中钠、钾、钙等的含量,这里的钠、钾、钙是指()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元素位置、结构与性质;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物质中的“钠、钾、钙”等不强调以单质、分子、原子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或质量分数)来描述【解答】解:某品牌饮用水标签标明了该水中钠、钾、钙等的含量,钠、钾
13、、钙等是指指元素,与具体存在的形态无关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或质量分数)来描述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学生应明确微观粒子和宏观概念在使用上的差别7下列能将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区分开的最佳方法是()A闻气味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C观察颜色D分别往集气瓶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无色气体,要求根据三种气体性质差别,所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达到鉴别气体的目的【解答】解:A、三种气体都是无味的,通过闻气味的方法,不能鉴别,故A错误;B、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瓶
14、中,燃烧无明显变化的气体为空气,燃烧更旺的气体为氧气,燃烧熄灭的气体为二氧化碳,现象明显,故B正确;C、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无色,不能鉴别,故C错误;D、只有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此无法鉴别空气和氧气,不能鉴别,故D错误故选:B【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8下列关于二氧化硫(SO2)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硫是由硫和氧气组成的B二氧化硫是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的C二氧化硫中有一个硫元素和两个氧元素D二氧化硫是由一个硫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式主要有四层含
15、义,由化学式“SO2”获得的有关二氧化硫的信息:元素组成;分子的构成,元素只论种类,不讲个数【解答】解:A二氧化硫是一种纯净物不可能含有其他物质,故错误;B二氧化硫是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的,故正确;C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错误;D二氧化硫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故选B【点评】了解分子、原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构成的区别9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水净化方法中蒸馏的净化度最高B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C闽江水经过活性炭净化后可得到纯水D生活中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考点】硬水与软水;水的净化【专题】化学知识生活化;空
16、气与水【分析】A、根据蒸馏可得到纯净的水进行分析B、根据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进行分析;C、根据活性炭的吸附作用进行分析;D、根据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进行分析【解答】解:A、在净化水的方法中,蒸馏得到的水几乎是纯净水,净化程度最高,故A正确;B、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故B正确;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只能吸附异味和色素,水中还含有可溶质的杂质,经过活性炭净化后的水不是纯水,故C错误;D、生活中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后生成泡沫多的是软水,生成泡沫少的是硬水,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关于水的基本知识,如节约用水、软水和硬水的区分、水的净化等知识,属于基础题目的考
17、查10“纸火锅”(如图所示)是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不会燃烧对此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纸张没有与空气充足接触,不会燃烧C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纸张的着火点降低D锅里的水蒸发时吸收热量,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化学与能源;化学知识生活化【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要达到着火点),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纸张具有可燃性,是可燃物,不能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纸张的着火点,故选项解释错误B、纸张与空气充分接触,不能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纸张的着火点,故选项解释错误C、
18、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是不变的,纸张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D、水蒸发时吸热,导致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因此纸张不能燃烧,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燃烧的条件,灵活运用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具有稳定结构的原子的是()ABCD【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通常认为最外层有8个电子(最外层是第一电子层时有2个电子)的结构是一种稳
19、定结构,进行解答【解答】解:A、由结构示意图可知,A中核电荷数=质子数=7=核外电子数=7,为原子但不具有稳定结构,故A不符合题意;B、由结构示意图可知,B中核电荷数=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为阳离子;故B不符合题意;根据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C、由结构示意图可知,C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故C符合题意;D、由结构示意图可知,D中核电荷数=质子数=9核外电子数=10,为阴离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题考查学生根据核电荷数、质子数与核外电子的关系进行辨别微粒种类的方法的理解与掌握,并能灵活应用的能力1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九年级 化学 学期 期中 试卷 解析 新人 39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