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总复习-模块一-身边的化学物质-课时8-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试题1.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考化学总复习-模块一-身边的化学物质-课时8-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试题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总复习-模块一-身边的化学物质-课时8-酸和碱的中和反应试题1.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时8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河北8年中考命题规律年份题型题号考查知识点及内容分值2016选择12(A)pH计测定溶液的pH0.52015选择、推断3B;31(4)测pH值的操作;书写中和反应方程式0.512014选择、填空5AB;29(3)实验评价;碳酸氢钠中和胃酸112013计算应用36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12012选择、填空12B;30溶液酸碱度的测定方法;中和反应探究0.542011选择7氢氧化钙与稀硫酸反应后溶液酸碱度的变化22010选择5C中和反应概念的理解0.52009填空、简答30中和反应及其应用,酸碱指示剂4酸碱中和反应是河北中考中每年必考的内容,但相对分量较轻,分值在0.54.5分
2、之间,考查题型各种都有,形式多样,穿插在其他知识中综合命题。预计2017年仍会以与其他知识相结合、综合命题的形式呈现。河北8年中考真题演练溶液的酸碱性与pH1(2011河北中考7题2分)图1中甲、乙、丙、丁表示相邻两物质相互混合过程中溶液酸碱度的变化,其中可能符合图2所示变化关系的是(D) 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向Ca(OH)2溶液中滴入H2SO4,pH下降。2(2016河北中考12题2分)利用下列器材能完成的实验是(A)A用pH计测定溶液的pHB用体温计测定沸水的温度C用交流电源进行电解水实验D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分子的直径中和反应3(2009河北中考30题4分)在用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3、进行中和反应实验时,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所示。(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HClNaOH=NaClH2O_。(2)该实验操作是将_NaOH_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3)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ag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_HCl、NaCl_(写化学式)。(4)当加入溶液的质量为bg时,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呈_红_色。4(2012河北中考30题4分)在学习“酸碱中和反应”时,老师给大家变了一个魔术使“水”变色的杯子。操作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老师揭秘:“空”杯子底部事先涂抹了某种无色液体,无色的“水”是事先用两种无色溶液混合而成。请回答下列问题:(1)“空”杯内涂抹的物质可能是_氢氧化
4、钠(NaOH)_溶液。(2)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NaOHHCl=NaClH2O_。(3)最终溶液为无色,能否说明该溶液一定呈中性?_不能_(选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酚酞溶液遇中性和酸性溶液呈无色_。中考考点清单酸碱度的表示法pH(高频考点)酸碱度与pH(2011、2014年考查)溶液的_酸碱_度(即酸碱性的强弱程度)用pH表示范围在_014_之间酸碱性与pHpH7,溶液呈_碱_性,pH越大,碱性越强测定方法(2010、2013年考查)使用pH试纸,将pH试纸放在白瓷片(或玻璃片)上,用胶头滴管吸取(玻璃棒蘸取)滴在pH试纸上,将pH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出p
5、HpH的应用农业上,测定土壤的pH,了解土壤的酸碱度测定雨水的pH,了解空气的污染情况实验室测定pH,了解溶液酸碱性的强弱【特别提醒】测定pH时,不能将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中;用pH试纸测定得到数值,只能是整数。中和反应(高频考点)1中和反应的概念,实质和应用中和反应酸跟碱作用生成_盐和水_的反应反应实质酸中_氢离子_与碱中的_氢氧根离子_反应生成_水_应用农业上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医疗上用碱性药品中和过多胃酸废水处理:用酸性溶液中和碱性废水(或碱性溶液中和酸性废水)处理达标再排放【特别提醒】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确定中和反应必须由反应物是酸和碱来确定。2实验突破: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6、(1)探究过程:指示剂的作用:酸与碱反应的生成物是盐和水,生成的盐大多数情况下可溶,因此无沉淀生成,也无气体生成,无法观察反应过程中变化的现象,所以要借助指示剂显示的颜色变化,来判断发生变化的进程。实验操作:在烧杯中加入约5 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试液,用玻璃棒搅拌(溶液呈红色),然后胶头滴管慢慢滴加稀盐酸,并不断的搅拌,到溶液刚刚变为无色为止。操作过程图。显示恰好中和的现象:溶液由红色刚刚变为无色(中和反应的关键要点)。实验分析:氢氧化钠能使酚酞变红,而盐酸不能使酚酞变红,生成的NaCl在溶液中呈中性,也不能使酚酞变红,滴加盐酸的过程中,氢氧化钠的量逐渐减少至消失,因此红色消失,氢氧
7、化钠的量为零时,就是溶液的红色刚刚变为无色,氢氧化钠与滴加的盐酸恰好中和,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结论:氢氧化钠能与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中和反应的实质:(2009、2010、2012年考查)中和反应的实质是酸中H与碱中的OH反应,生成水分子(即HOH=H2O)。(2)中和反应指示剂的选择:一般选用无色酚酞试液,它与碱显示的颜色明显,变化的界线清晰,当碱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与酸反应时,到了临界点(pH7)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另一种指示剂紫色石蕊,在碱性溶液中呈蓝色,在中性溶液中呈紫色,蓝色与紫色颜色接近,当碱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与酸反应时,到了临界(pH7)颜色由
8、蓝色变为紫色,变红的界线不清晰,无法判断是否为恰好反应。(3)中和反应的过程分析(以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为例)(2009、2012年考查)。取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溶液呈碱性,此时pH7,如图中的A点,溶液中的溶质为NaOH。逐滴滴加稀盐酸,边滴边搅拌,至溶液的颜色刚刚变为无色为止,此时恰好中和,pH7,如图中的B点,溶液的溶质是NaCl。继续滴加稀盐酸边滴边搅拌,此时盐酸过量,pH7,如图中的C点,溶液中溶质为NaCl和HCl。设问:向盐酸溶液滴入氢氧化钠,pH值曲线将如何变化,当pH7时,溶液中的溶质又是什么?简答及分析:pH值曲线变化如图。判断反应过程中溶质的变化
9、,从反应物的用量考虑pH7时,氢氧化钠的用量过量,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NaOH。检验酸碱中和反应时,反应物过量的方法:酸过量:a.加入Na2CO3、锌粒等,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b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c测定pH值,是否pH7。中考重难点突破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例1】(2015丹东中考)为探究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小鸣和同学们通过测定反应后溶液的pH,得到了如图所示的pH曲线,请回答:(1)由图可知该实验操作是将_滴加到另一种溶液中。(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实验过程中,小鸣取了a、b、c三处反应后的溶液于三个烧杯中,却忘了作标记,请你设计不同的
10、方案(不用测定pH的方法),探究三种样品分别属于哪处溶液。【查阅资料】CaCl2溶液显中性,CaCl2Na2CO3=CaCO32NaCl。【探究过程】分别取少量样品于三支试管中,加入酚酞试液,观察到其中一支试管内出现_的现象。结论:该样品是a处溶液。为进一步确定b或c处溶液,又设计了以下方案: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另取余下样品少量于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足量的Na2CO3溶液。_该样品为b处溶液。_该样品为c处溶液,并推知溶液中的阳离子有_。【反思评价】探究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除了要考虑生成物之外,还要考虑_。【解析】(1)滴加稀盐酸的原因:从图可以看出曲线下降,碱性减弱,酸性增强;(2)
11、Ca(OH)22HCl=CaCl22H2O;(3)a处溶液中的溶质为Ca(OH)2、CaCl2;b处溶液中的溶质为CaCl2;c处溶液中的溶质为HCl、CaCl2。探究:出现溶液变红色的现象,是a处溶液;生成沉淀(白色),是b处的溶液;有气泡产生,又有沉淀生成,是c处的溶液,溶液中的阳离子有H、Ca2;反思评价:还要考虑反应物的用量。【答案】(1)稀盐酸;(2)Ca(OH)22HCl=CaCl22H2O;(3)溶液变红色;生成白色沉淀;先生成气泡,后生成沉淀;Ca2;【反思评价】反应物的用量1.(2014齐齐哈尔中考)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D)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
12、硫酸;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用稀氨水涂抹在蚊子叮咬处(分泌出蚁酸)止痒。ABCD2(2016河南中考)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m点所示溶液为碱性Bn点所示溶液中加紫色石蕊溶液呈红色Cp点所示溶液中的溶质为NaCl和NaOHD该图所对应操作是将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酸碱中和反应的探究【例2】(2016齐齐哈尔中考)在探究氢氧化钙与稀盐酸中和反应实验时,忘记了滴加酚酞溶液,无法判断反应进行到何种程度,同学们决定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写出该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提出问题】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做出猜想】猜想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化学 复习 模块 身边 化学物质 课时 中和 反应 试题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