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高频试题含答案解析历年高频考题整理.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考历史高频试题含答案解析历年高频考题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历史高频试题含答案解析历年高频考题整理.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考历史高频试题含答案解析1. 1990年,非洲最后一块殖民地宣告独立,古老的非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在这块殖民地上建立的国家是A.埃及B.纳米比亚C.加拿大D.日本【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被称为非洲独立年。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非洲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帝国主义在非洲殖民体系最终崩溃。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下列对封建时代的欧洲相关内容的表述,连线正确的是A.中世纪城市完全摆脱了国王和领主的控制B.庄园法庭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C.大学的兴起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D.查士丁尼法典后世罗马法典乃至
2、欧洲法学的渊源【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C正确;中世纪城市并不能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城市贵族一般也是国王的支持者,故“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排除A;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不是庄园法庭,排除B;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不是查士丁尼法典,排除D。故选C。3.苏联国歌牢不可破的联盟中唱道:“伟大俄罗斯,永久缔联盟;独立共和国,自由结合成。各民族意志,建立的苏联。伟大的列宁,指明了前程。斯大林教导,要忠于人民,并激励
3、我们,去建立功勋。”我们从歌词中不能得到的信息是A.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SHZY国家B.各族人民自愿加入苏维埃共和国联盟C.列宁对SHZY道路的探索成就显著D.斯大林模式促成经济建设的辉煌成就【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中的“独立共和国,自由结合成。各民族意志,建立的苏联”可知,表明是各族人民自愿加入苏维埃共和国联盟的;“伟大的列宁,指明了前程”可知,反映的是列宁对SHZY道路的探索成就显著;“斯大林教导,要忠于人民;并激励我们,去建立功勋”可知,斯大林模式促成经济建设的辉煌成就。而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SHZY国家从歌曲中无法得到体现,本身说法也错误,世界上第一个SHZY国家是苏俄,而非苏联,A项符
4、合题意。BCD三项均能从歌词中得到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4.有学者在分析“二战”的史料后发现,就军队战斗力而言,德军强于苏军,苏军强于日军,日军强于美军,美军强于德军,形成了“锤子剪刀布”的关系。据此可推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A.始于欧洲战场 B.敌我双方实力悬殊 C.属于正义战争 D.最后胜利来之不易【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和世界人民的相互支持,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据“就军队战斗力而言,德军强于苏军,苏军强于日军,日军强于美军,美军强于德军,形成了锤子-剪刀-布的关系”可推知,世界反
5、法西斯战争最后胜利来之不易。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和世界人民的相互支持,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在当今世界上,各国之间只有加强友好合作,团结互助,才能有力地遏制霸权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有效地遏制恐怖主义,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实现世界经济的共同繁荣,促进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这样才能避免战争。D符合题意。故选:D。5.若要了解史前时期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的历史,最可信的证据是其遗址上发现的A.木器B.彩色陶器C.石器D.炭化稻谷【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要了解原始社会的历史,最可取的证据是历史遗址、遗迹,这是可以通过考古发掘验证的第一手资料。而河姆
6、渡原始居民有了原始农耕,主要种植的作物是水稻,能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所以最可信的证据是其遗址上发现的炭化稻谷,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6.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它使前秦很快土崩瓦解,东晋统治局面相对稳定。这次战役是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以少胜多”“前秦”“东晋”,结合所学可知,东晋与前秦之间于公元383年进行了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阻止了游牧民族南下,维护了南方社会的稳定,所以D符合题意。A巨鹿之战发生在秦朝末年,交战双方是项羽与秦军;B官渡之战发生在东汉末年
7、,交战双方是曹操与袁绍,C赤壁之战发生在东汉末年,交战双方是孙刘联军与曹操。【点拨】中国古代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不多,了解它们各自的交战双方及特点有利于此类题的解答。7.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对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下一代中国人来说,西方却成为仿效的榜样,以便更好地加强中国的实力来对付西方。”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国人效仿西方掀起了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关键词“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西方却成为仿效的榜样,以便更好地加强中国的实力来对付西方”可知,此内容反映的是洋务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
8、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掀起了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故A符合题意;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与题干无关,故B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8.12世纪的西欧城市里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市民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逃亡到城市的农奴,只要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以获得自由人身份。下列表述与这些现象相符的是A.“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B.“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C.西欧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D.大学是“中世纪最美好的花朵”【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市民享有财产权,领
9、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逃亡到城市的农奴,只要在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以获得自由人身份”这段话表明城市里人民是自由的,“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符合题意;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9.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英美等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关于山东问题的态度发生了重大转变,从支持日本接收德国在山东的权益,到支持中国收回山东主权。该转变反映了A.德国对日本的极大不满B.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C.英美等国尊重和维护中国主权D.英美等国削弱日本在华势力的企图【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19年1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和平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
10、权,废除“二十一条”等要求,遭到操纵会议的英、法、美等国的拒绝,会议无理决定把德国在山东攫取的一切权益转给日本。但巴黎和会上英、美对日本的妥协是暂时的,随着英国在欧洲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开始关心自己在亚太地区的既得利益。而美国在欧洲没有捞到什么好处,就把自己的外交重点转移到亚太地区。这时它们都不需要再对日本让步了,反而要尽全力去削弱借第一次世界大战之机而膨胀起来的日本势力,反对日本独霸中国,维护自己在这一地区的利益。所以在华盛顿会议上,它们不仅会通过各种条约来约束日本,自然也会逼迫日本把在巴黎和会上已经吞下的果实中国的山东吐出来,由此可知,该转变反映了英美等国削弱日本在华势力的企图,D项符合
11、题意;综上所述ABC三项均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D。10. 19291931年爆发了世界性经济大危机,罗斯福上台之后,大力推行改革,全国整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这些措施被称为“新政”,这说明A.变革了社会制度B.优先发展重工业C.增强了国家干预D.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罗斯福上台之后,大力推行改革,全国整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罗斯福新政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开创了一种ZBZY经济运行的新模式,C正确;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美国ZBZY民主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并不是变
12、革社会制度,A排除;优先发展重工业是苏联斯大林模式的特点,B排除;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D排除。故选C。11.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与较量,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进,给国际安全带来新的挑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一战前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两极格局形成C.两极格局今天依然存D.当今,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一超多强”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当今,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故D表述正确,符合题意;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
13、战开始、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瓦解,故ABC表述错误,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12.欧洲史记载“庄园主很久以来就对奴隶拥有一切权力,而且他们也对自己的封臣和其他自由身份的臣民有广泛的权力。”庄园主行使司法权的机构是A.公民大会B.元老院C.庄园法庭D.人民法院【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可知,中世纪的欧洲地主庄园里庄园主拥有司法权,庄园设有庄园法庭,主持庄园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所以C符合题意。【点拨】本题较易,识记庄园法庭的相关知识即可。13. 1905年5月,依然被称为“老爷”的京师大学堂学生,穿起了短袖衫,开始了首届西式运动会。这反映了京师大学堂A.是中国近代首所新式学校B.具有新旧
14、交织的时代特点C.创办于科举制度废除之后D.首创完备的新式教育体制【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材料,1898年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决定创办京师大学堂。当时京师大学堂的学生一方面仍被称为“老爷”,这是旧时代的称呼,另一方面“穿起了短袖衫,开始了首届西式运动会”,这又体现了新时代的特点。B项符合题意;洋务运动中创办的京师同文馆是中国近代首所新式学校,A项不合题意;1905年清政府下令停止科举考试,存在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了。C项不合题意;清政府拟定了奏定学堂章程,首创完备的新式教育体制。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B。14.公元前453年,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历史 高频 试题 答案 解析 历年 考题 整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