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心理访谈类广播节目的受众心理分析.docx
《2心理访谈类广播节目的受众心理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心理访谈类广播节目的受众心理分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心理访谈类广播节目的受众心理分析摘 要 中国心理类访谈广播节目从无到有,在短短的几年内,取得了收听率和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这不能不引起传播学者的关注。 心理访谈类节目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寻求心理健康、人格完善的需要,而且促发了人们对自我需要的冷静思考。更为重要的是,它使广播媒介具有了更为多样化的功能-一从最初的服务生活深化到服务心灵的新阶段。 心理访谈类广播节目可以促进人与人的沟通和理解,启迪人们深入思考,继而达到引导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目标,而这也正是每一个有责任的媒介人所要追求的终极目标。 中国心理访谈类广播节目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虽然取得了节目的数量与质量不断提高,一批具有品牌价值的
2、优秀栏目脱颖而出等成就,但也存在着节目片面追求收听率,雷同化倾向明显等问题。为了受众的心理健康发展,为了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对受众的心理进行分析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关键词:心理访谈 观众 收听率 分析目 录摘 要2一、前 言41.1研究的背景42.2研究的价值4二、心理访谈类广播节目兴起的原因52.1中国的心理学界和心理学不健全62.2需求对象数量巨大72.3实现和谐社会的需要8三、中国广播心理类访谈节日取得的成就93.1中国广播心理类访谈节目的品质与品格不断提高93.2关注心理健康、关注人的生命,人文关怀精神清晰地呈现出来9四、受众心理需求的特点104.1多样性104.2差异性104.
3、3多变性10五、受众心理的具体类型115.1追求真实感115.2满足好奇心和窥私欲11结束语12一、前 言1.1研究的背景 2004年12月28日,全国第一档心理类谈话节目真情夜话在中国交通广播频道正式开播,一年之后,其收听率一跃成为交通频道第一。紧接着,2006年,黔西南人民电台心灵家园改版为一档心理类节目正式播出,再次掀起了收听高潮。与此同时,同类的节目还有由“北京东方欢腾”制作在多家广播电台播出的情感方程式、浙江广播电台体育健康频道的心理档案等,也都取得了较高的收听率。这些节目的共同之处是聘请心理专家通过现场谈话的形式为受众答疑解惑。“心理专家在媒介”早在十年前的西方就己经不是一个新鲜的
4、话题。美国最著名的心理类谈话广播节目菲尔德博士就是由心理专家菲尔德博士亲自主持的,其十年来一直保持居高不下的收听率。而心理类节目在中国则刚刚起步,这是中国转型期社会心理和个人心理急剧变化催生的媒介从关注人的外部世界转向关注人的内心世界的新的广播节目类型。它们既具情感类谈话节目的性质,又具有科教节目的性质,因此,可以看作谈话节目的新形式。 这一新的节目类型就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加之很多人对心理学与媒介的关注,这一问题自然就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2.2研究的价值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强调,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和谐社
5、会的能力。这里提出了一个新理念:和谐社会。那么,什么是和谐社会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保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社会系统中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协调、其功能处于最大优化状态的社会。 社会是由人构成的,社会的和谐离不开的人的和谐,而人的和谐又离不开人的身心健康发展。在中国心理学界和心理学不健全,而需求数量又非常巨大的前提下,通过广播媒体的介入,以广播心理类访谈节目的形式对公众进行“防患于未然”的心理疏导、心理指导、心理矫正、心理引导,帮助公众树立积极、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每一个有良知的媒体人应该做的,也是每一个负责任的媒体应该做的,同是,这也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需要。
6、中国广播心理类访谈节目是为了满足受众追求心理健康的需求而诞生的,虽然这类节目也定位是服务,但和以往的服务类节目完全不同。以往节目主要定位是生活服务,而广播心理类访谈节目主要定位是心灵服务,是深入到人们心灵深处,探讨心理问题的深层次服务。 从总体看,中国心理类访谈节目从诞生到现在取得了业内外公认的突出成绩。不论从节目数量还是质量,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不论是收听率还是社会影响,其成就都是可圈可点的。 但是,中国广播心理类访谈节目在短时间的快速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节目形式的雷同,简单模仿交通广播电台的真情夜话而造成的“千人一面”的现象:还有些广播心理类访谈节目,打着心理访谈的名义,却忽视
7、专业技巧与媒体伦理,以边缘性的话题和矛盾后激化的场面博取收听率等等。 为了让中国心理类访谈广播节目更好的发展,更好的服务于受众,服务于中国社会的和谐发展,本文将对中国心理类访谈节目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中国心理类访谈节目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性意见。二、心理访谈类广播节目兴起的原因 如今,心理访谈类节目在各广播台已呈百花齐放的态势。是什么原因引起了中国心理访谈类节目的兴起呢?本章将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一、中国心理学界和心理学不健全;二、需求对象数量巨大;三、广播业的性质;四、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2.1中国的心理学界和心理学不健全(一)人们对心理学缺乏正确认识 在中国,由十心理学起步晚,宣传不足等种种
8、原因,许多人对心理学缺乏正确认识,对心理咨询与治疗持有偏见。在有些地方,有心理问题被等同十有精神疾病,这种不正确的认识对心理咨询工作造成极大的干扰。有一些想要咨询的人怕被人当做精神病看待,不敢去咨询。在国外,成人因为拔牙怕疼都可以去看心理医生,fn这在中国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与此同时,仍有相当多的人对心理咨询与治疗持怀疑态度,认为心理咨询就是说教。更有甚者,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心理咨询”这个词。(二)中国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发展水平尚处十起步阶段,对心理问题的干预度严重不足在我国,心理热线有几条,大多生存困难。比如,北京的妇女热线还是国外的福特基金在赞助,国家没有资金给子扶持。2个人心理咨询诊所已经悄
9、然升温,但还没有形成气候,甚至在很多地方还没有心理咨询诊所,以至于有些求助者想咨询却找不到相应的机构。有些地方虽然有心理咨询诊所,但由十心理咨询人员自身素质的原因,使有些诊所的声誉并不太好。而有些医院开设的心理门诊,心理咨询在缺乏专业培训下,很容易陷入医学模式而没有了心理学的味道,再加上药物的滥用,并不能有效地服务于求助者。 目前,对有些比较好的、权威的、有影响的心理类访谈节目而言,要上节目的人多到要排队。虽然在广播机前曝光会对当事人造成一定的伤害,但与得到专业的心理工作者的指导相比,二者权衡利弊,很多当事人还是选择上节目。由此可见,我们目前对心理问题的干预度多么不足。因为在一个专业心理咨询普
10、及的社会里,民众会选择更为隐蔽、更为有效的方式来解决心理困扰,不是通过广播心理类访谈节目在广播荧屏上解决自己的心理困惑。(二)从事心理工作的人员整体业务水平偏低 1985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成立,是中国心理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从那时起职业队伍越来越庞大,队伍的来源主要是临床医学界和教育界,也有其它学界的人员转入心理卫生领域,真正心理学界的人员为数很少,真正精神病学界的人员虽然比心理学界人员多,但从总体比例来看为数也不多。这就使我们的队伍中非专业人员占绝大多数,人员整体业务水平偏低,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方法与手段方面,都显得苍白无力。 2002年7月,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项目正式启
11、动。截至到目前,虽然我国心理咨询师的队伍有了很大发展,但是,我国的心理咨询业门槛较低,心理咨询师的业务水平也参差不齐。在西方,一名心理咨询从业人员需要有博士学历以及过百小时的实习经验,而在我国,在2006年以前,只需要具有相关专业中专学历即可报考心理咨询员。2006年这个门槛被抬高,新标准规定,报考心理咨询师的最低学历为心理学、教育学、医学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其他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心理咨询师认证只需要通过短期的心理学知识及心理咨询方法的培训,并通过国家认证的心理咨询师考试即可。2.2需求对象数量巨大(一)随着社会急速变革与发展,心理问题呈上升趋势中国社会目前正处十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12、转型期”阶段,这一过程将是长期的。在“转型期”过程中,人们传统的社会角色、社会关系等发生着巨大变化,种种社会问题接踵出现,这是难以避免的,也是改革必须付出的代价。在这种社会情况下,由失落、不平衡、找不到自己的准确社会定位等带来的必然是浮躁的社会风气与社会心态,作为置身其中的每一个现代人,自然也逃脱不了其深刻影响,自身出现种种心理问题也是一种自然的后果。 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加剧了人口流动,城市化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疏远,同时激烈的竞争使人们经常处十失衡状态,个人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无处宣泄,也难以得到来自家庭亲人的支持。这样,很多人的负性情绪积累,最终导致心理问题呈上升趋势。并因此对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 访谈 广播节目 受众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