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父母的心教案-新版苏教版1.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八年级语文上册--父母的心教案-新版苏教版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父母的心教案-新版苏教版1.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十五父母的心【学习目标】1理解小说表现的深刻主题,感受父母浓浓的爱。2理解文章在情节安排上“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特点。3理解作品流露出的淡淡的哀怨。【学习重难点】1理解小说表现的深刻主题,感受父母浓浓的爱。(重点)2理解文章在情节安排上“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特点。(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传说:上帝创造了人,但没有精力照顾好他们,所以给每个人创造了父母。于是有了这么一个地方,她永远在你的心灵最深处,你愿用一生的时间去呵护她,这个地方,叫做“家”;当然还有这么一颗心,她让你肆意的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的回报,这一颗心,就是父母的心。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川端康
2、成的小小说父母的心,让我们感受一下父母这颗伟大、博爱的心。二、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川端康成,日本小说家,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主要作品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古都等。日本评论家认为川端康成是淡紫色的。紫,淡淡的紫,透溢着隐隐的幽谧和淡淡的哀怨,这是他作品的共同风格。父母的心同样具有这种风格,这也许和他本身的经历有关。他幼年父母双亡,后祖父母和姐姐又陆续病故,孤独忧郁伴其一生,反映在作品中就有一种哀怨的情调和伤感的情绪。2朗读课文,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濑户(li)褴褛(ln l)酬谢(chu)舱(cng) 女佣(yng)3理解词义。失魂落魄:形容心神不定、非常惊慌的样子。如数奉还:按原来的数目
3、归还。拮据:手头紧,经济境况不好。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恩重如山:形容恩德极大。褴褛:(衣服)破烂。4阅读课文,思考问题。你能按照情节发展的规律给文章划分结构吗?明确:第一部分(第12段),破题。写穷富两家同在一艘轮船上,形成鲜明的对照。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和人物关系。第二部分(第36段),故事的开端。写高贵的妇女想领养穷人的一个孩子。第三部分(第712段),故事的发展。写穷男人和他的妻子三次送换子女给富太太的经过。第四部分(第1316段),高潮。上面三次送子换子已为矛盾冲突蓄足了势,这最后一次是要索回女儿,人物的矛盾冲突已发展到了顶点。第五部分(第17段),结局。
4、一家六口终又团聚。三、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1)用简洁的话概括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明确:讲了一对父母因贫穷想送孩子最终没送出去的故事。(2)本来父母打算把孩子送出去,这可使孩子过上更好的生活,为何最后又不送了,原因是什么?你能说出具体的原因吗?明确:简单地说是太爱孩子了,舍不得孩子离开,宁愿饿死。具体原因:送大儿子的原因:让他过上好的生活,减轻家庭负担。二儿子换大儿子的原因:大儿子,家庭的接班人。女儿换二儿子的原因:和去世的婆婆一模一样。(3)本文为什么起名“父母的心”?“心”在文中有何含义,起到什么作用?明确:因为文章中的父母亲从事件开始,心理就不断地变化着;对人物的描写都是围绕他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上册 父母 教案 新版 苏教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