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概论教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临床医学概论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概论教案.doc(10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临床医学概论教案英文名: Clinical Medicine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开课对象: 药学,药剂专业 开课学期:第3学期学分: 3学分; 总学时: 48学时; 理论课学时:48学时; 实验学时:0学时; 上机学时:0学时先修课程: 生化、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教材:临床医学概论, 吕卓人主编, 科学出版社, 2001年6月, 第一版.参考书: 内科学, 陆再英, 钟南山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第七版.外科学 吴在德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 第七版实验诊断学陈文彬,潘祥林 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 第七版妇产科学乐杰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 第七
2、版儿科学 沈晓明 王卫平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 第七版一、 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临床医学是研究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学科群,属于应用科学。把循证医学新概念和临床实践的新模式相结合,内容涵盖了诊断学、内科学、妇产科、儿科学等主要临床学科,并以常见病多发病为主,着重介绍有关疾病的诊断知识、发病机理、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适合非临床医学专业使用。学习该学科目的是为学生拓宽知识面、较全面了解临床医学知识,学习药学专业相关课程提供必要的医学基础。二、 课程的基本要求1 掌握各种临床医学基本概念;2 熟悉各科主要疾病的临床特点和药物治疗方法;3 了解各科主要疾病发病机理及其诊断方法;了解本学科的新成就、新
3、进展。三、 课程的基本内容及要求绪论 ( 1 h )学习要求:了解临床医学内容和发展趋势。临床医学(Clinical Medicine)是研究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学科群,属于应用科学。医学模式的转变生物医学模式 立足于生物科学的基础上,认为每一种疾病都必须也能够在器官、细胞和生物大分子上找到可测量的形态和/或化学变化,可以确定特定原因,找到相应的治疗手段。生物医学以分子生物学为带头学科,已形成一个有五十多个门类数百个分支的庞大学科体系,在阐明疾病机制和创新治疗技术方面获得了显著的成就,大大地促进了医学科学的发展。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对人体的健康和疾病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环境污
4、染、生态平衡失调等一系列社会因素,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生物医学模式,不能解决上述日益增长的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这一新模式在重视和肯定生物因素的前提下,把人类的健康置于社会系统中,恢复了心理、社会因素在医学研究对象中的地位。【临床医学的主要特征】1研究和服务对象的复杂性2临床工作的紧迫性3医学上的重大课题多在临床实践中提出4临床医学是检验医学成果的基础【临床医学的学科分类】1按治疗手段建立的学科 以药物治疗为主的疾病归在内科科学实验,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疾病归在外科学。2按治疗对象建立的学科 老年病学,围生医学,职业病学,男性病学等,3按人体的系统或解剖部位建
5、立的学科 眼科学、神经病学、耳鼻喉科学、内分泌学等。4按病种建立的学科 结核病学、肿瘤学、精神病学5按诊断手段建立的科学 临床病理学、医学检验学、放射诊断学、超声诊断学,诊断技术(X线、CT)成立医学【医学工程技术在临床医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医学工程技术从广义上讲,是泛指医学领域中使用的一切仪器设备、人工脏器等的开发、研制技术;狭义上指有关现代生物医学工程学应用研究的工程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学是用工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探索生命奥秘,并用于疾病诊治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成为生命科学与工程学相结合的独立学科。第一章 症状学( 3 h )学习要求: 1 发热 掌握诊断技术,熟悉热型的意义。2 呼吸困难
6、 掌握定义。3 呕血与咯血 掌握定义和临床意义。4腹痛 熟悉临床意义。5水肿 掌握定义和临床意义。6昏迷 掌握定义和临床意义。病人能够主观感受到的不舒适感、异常感觉或病态改变,称为症状,如头痛、乏力。医师或其他人能客观检查到的异常改变称为体征,如心脏杂音,肝脾肿大第一节 发热定义:当体温调节功能发生障碍,如产热多于散热,体温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大多数情况下发热是机体防御疾病的反应。问诊方法:仔细的询问,疲乏感、盗汗、头痛,寒战,起病情况,热形,有无寒战,对退热药的反应,用药情况等。常用于测体温的部位在腋窝、口腔和直肠,测得的体温分别简称为腋温、口温和肛温,健康人的肛温是36.537.7,口
7、温(舌下)在36.337.2,口温比肛温低0.30.5,腋温一般是3637。体温在早晨较低,下午略高,但24h波动范围一般不超过1,小儿体温较成人稍高,老年人体温稍低,女性月经期前一周的体温稍高,可较平时高0.20.5。发热机制(一)致热原性发热:包括外源性和内源性两大类(二)非致热原性发热: 体温调节中枢受损; 产热过多;散热减少。病因与分类 临床上大致将发热原因区分为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大类。(一)感染性发热 各种病原体:病毒、细菌、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感染。(二)非感染性发热1、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2、抗原-抗体反应:3、内分泌与代谢障碍:4、皮肤散热减少:5、体
8、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 6、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临床表现(一)临床分度:按发热高低划分:低 热:37.338 中等度热:38.139 高 热:39.141超 高 热:41以上(二)发热临床过程及特点:发热具有三个阶段:1、体温上升期:体温上升方式:(1)骤升型:如大叶性肺炎,败血症疟疾,肾盂肾炎等。(2)缓升型:如伤寒、结核病等。2、高热期:体温达高峰,皮肤潮红、灼热,呼吸加快、加深,出汗。3、体温下降期:体温下降方式:(1)骤降:如疟疾,大叶性肺炎,急性肾孟肾炎等。(2)渐降:如伤寒,风湿热等。热型及临床意义热型:指不同时间测量的体温,记录在体温单所上形成不同形状的体温曲线。1稽留热 恒定地维持
9、在3940左右,一天之内波动范围不超过1,且持续时间长,多见于伤寒、大叶性肺炎等。2弛张热 一般为39以上高热,一日间的体温波冻范围超过2,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3间歇热 体温急剧上升达39以上,持续数小时或更长,然后下降至正常。反复发作,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4波浪热 体温逐渐上升,达高峰后又逐渐下降,至一定程度后又逐渐上升,如此反复,温度曲线是波浪型,见于布氏杆菌病等。5回归热 高热持续一定时间后退热,高热又再次,如此反复数次,如回归热、淋巴瘤、周期热。6不规则热 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结核病、风湿热、支气管炎。第二节 呼吸困难定义: 呼吸困难是指患者感到
10、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呼吸活动费力。端坐呼吸:平卧位时感觉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难,上部直立可消失或缓解。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病人入睡后12h因阵发性憋气或呼吸困难而醒。问诊方法 病史;喘息或咳嗽;夜间因呼吸困难 ;端坐呼吸;发作的频度等。呼吸困难的病因(一)呼吸系统疾病:1、气道阻塞:2、肺部疾病3、胸廓、胸膜腔疾患:4、神经肌肉疾病: 5、膈运动障碍(二)循环系统疾病:各种原因所致心力衰竭、心包压塞、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和肺栓塞等。(三)中毒:(四)神经精神疾病:(五)血液病:呼吸困难的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一)肺源性呼吸困难:1、吸气性呼吸困难:特点是吸气费力、困难,重者由于呼吸肌极度用力,胸
11、腔负压增大,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明显凹陷,称“三凹征”。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喉、气管、大支气管的狭窄与阻塞。2、呼气性呼吸困难:特点是呼气费力,呼吸时间明显延长而缓慢。这主要是由于肺泡弹性减弱和(或)小支气管狭窄阻塞(痉挛或炎症)所致。常见于支气管哮喘、喘息型慢性支气管炎等。3、混合性呼吸困难:特点是吸气与呼气均感费力,呼吸频率增快、变浅。主要是由于肺或胸膜腔病变使肺呼吸面积减少,影响换气功能所致。常见于重症肺结核、肺不张、大块肺栓塞、大量胸腔积液、气胸等。(二)心源性呼吸困难:左心衰竭发生呼吸困难的主要原因是肺淤血和肺泡弹性降低。其机制为:1、肺淤血;2、肺泡张力增高;3肺泡弹性减
12、退;4、肺循环压力升高对呼吸中枢的反射性刺激。(三)中毒性呼吸困难:(四)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五)血液性呼吸困难第三节 呕血与咯血一、呕血定义: 呕吐出肉眼可见的血称之为呕血。呕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结果,一般是因十二指肠空肠韧带以上部位出血,动脉或静脉血管破裂、毛细血管损害或凝血障碍所致。呕出的血液可能是鲜红色,且常用血块,也可能是暗褐色或咖啡渣样物质。呕出血液的颜色主要取决于出血量的多少,以及血液在胃内停留时间的长短;典型柏油样便来自上消化道出血;确立上消化道出血之前,必须排除以下干扰因素:食物、药物(铁剂)之干扰;来自口腔、咽喉以及下呼吸道出血被吞咽后再呕吐者。问诊方法: 呕血的量,血性呕
13、吐物的性状;与进餐、饮酒或药物的关系;过去病史,家族史等病 因(一)食管疾病:(二)胃、十二指肠疾病: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胃癌,胃粘膜脱垂。(三)肝、胆、胰疾病:(四)血液系统疾病:(五)泌尿系统疾病:(六)传染病:综上所述,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病因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临 床 表 现(一)呕血与黑便:(二)急性失血性贫血:(三)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四)发热:(五)肠源性氮质血症:(六)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红血球压积改变。临床意义:上消化道出血和呕血常见于:1食管 返流性食管炎;静脉曲张;胃食管连接处撕裂;食管癌;主动脉瘤破裂。2胃和十二指肠消化性溃疡;急性
14、(应激性)溃疡;胃静脉曲张;胃炎(阿司匹林、乙醇);遗传性出血性毛细管扩张症;肿瘤3其他临床中,最常见的呕血原因是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糜烂性胃炎(乙醇或阿司匹林所致)、食管静脉曲张和返流性食管炎。二、咯血定义: 咯出从肺或气管支气管系统出来的血或带血的分泌物称之为咯血。问诊方法: 咳出血液或血性黏液的历史。了解咳出血量、颜色、性质和持续时间等。咳嗽、呼吸困难、咳痰、体重下降及吸烟情况。咯血与呕血的鉴别: 鉴别要点 咯 血 呕 血病因 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心脏病 消化性溃疡、肝硬化、急性胃粘膜病变出血前的症状 喉部痒感、胸闷、咳嗽 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出血方式 咯出 呕出血的颜色 鲜红
15、 棕黑色或暗红色、有时鲜红血中混有物 泡沫或痰 食物残渣、胃液酸碱反应 碱性 酸性有无黑便 无(将血咽下时可有) 有,可持续数日出血后痰的性状 常有痰中带血,可持续数日 无痰咯血的病因与发生机制(一)支气管疾病:(二)肺部疾病:(三)血管疾病:(四)其他:咯血的临床表现(一)年龄:(二)咯血量:(三)颜色与性状:咯血的伴随症状(一)咯血伴发热:见于肺结核、肺炎、肺脓肿;(二)咯血伴胸痛:见于肺结核、肺梗塞、支气管肺癌等;(三)咯血伴呛咳:见于支气管肺癌、支原体肺炎;(四)咯血伴脓痰:见于支扩、肺脓肿、肺结核空洞等;(五)咯血伴皮肤粘膜出血:应考虑血液病、流行性出血热、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六
16、)咯血伴杵状指(趾):见于支扩、肺脓肿、支气管肺癌。(七)咯血伴黄疸:须注意钩端螺旋体病、大叶性肺炎、肺梗塞等。第四节 腹痛定义: 腹部疼痛称之为腹痛。问诊方法:疼痛部位?疼痛向何处放射?疼痛性质,严重程度,其他症状?诱发原因,缓解情况?对慢性腹痛病人应询问病人的日常生活情况。临床意义:腹腔任何部位和腹腔外各种器官组织的许多病理过程均可导致腹痛。常见原因: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胆囊疾患;胰源性疼痛;脐周疼痛提示小肠病变。第五节 水肿定义:人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称为水肿。水肿可分为全身性水肿与局限性水肿。过多的液体积聚在体腔内称积水。问诊方法:时间;严重程度;药物;病史等。产生
17、水肿的主要因素有:钠与水潴留,如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毛细血管滤过压升高,如右心衰竭等;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如急性肾炎等;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如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淋巴液或静脉回流受阻,如丝虫病或血栓性静脉炎等。病因与临床表现1.心源性水肿:主要是右心衰竭的表现,水肿特点是首先出现在身体下垂部位,并可随体位变化而改变。如非卧床病人的水肿先出现于下肢,尤以踝部较明显;卧床病人的水肿首先出现于腰骶部。此外,还有右心衰竭的其他表现如颈静脉怒张、肝肿大、静脉压升高,严重时可出现胸水、腹水等。2.肾源性水肿:可见于各型肾炎和肾病。大量蛋白尿所致低蛋白血症和肾性钠水潴留是肾源性水肿主要机制。水肿特点是
18、首先出现晨起有眼睑与顔面水肿,以后发展为全身水肿。常伴有尿改变、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等表现。3.肝源性水肿:常见原因是肝硬化失代偿期。门静脉压力增高、低蛋白血症、肝淋巴液生成增加、继发醛固酮增多等是水肿与腹水形成的主要机制。特征为水肿发生较缓慢,常先出现于踝部,以后逐渐向上蔓延,而头、面部及上肢常无水肿。肝硬化失代偿期时,最突出的表现为腹水。4.营养不良性水肿:由于慢性消耗性疾病长期营养缺乏、蛋白丢失性胃肠病、重度烧伤等所致低蛋白血症,可产生水肿。其特点是水肿发生前常有消瘦、体重减轻等表现。水肿从下肢开始逐渐蔓延全身第六节 昏迷定义:昏迷是高级神经活动受到严重抑制的表现,是一种严重的意识障碍。患
19、者可意识丧失,对刺激失去正常反应或全无反应。意识障碍定义 意识障碍是指人对自身状态及周围环境的觉察和识别能力出现障碍。主要由高级神经活动功能受损所致,对刺激失去正常反应或全无反应。临床可表现为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以及谵妄。问诊方法: 1昏迷是急起的还是缓慢发生的; 2昏迷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 3昏迷前后伴有的症状。病因与发生机制1全身性疾病 (1)急性重症感染:(2)内分泌与代谢障碍:(3)严重的循环障碍:(4)药物与化学毒品中毒:(5)物理因素:2颅脑疾病 (1)感染性疾病:(2)非感染性疾病:以上各种原因引起脑缺血、缺氧、能量供给不足或酶及辅酶代谢障碍,或大脑神经细胞受到抑制等,导
20、致脑细胞代谢紊乱、大脑高级神经活动功能受损,则可发生意识障碍。临床表现 1嗜睡 是最轻的意识障碍,呈一种病理性倦睡状态。患者可为轻刺激(包括语言刺激)所唤醒,醒后能正确回答问题,配合检查,但反应迟钝,停止刺激后即又入睡。2意识模糊 是较嗜睡程度深的意识障碍。意识水平轻度下降,言语不连贯,有简单的精神活动;但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能力发生障碍;可有幻觉、错觉、思维紊乱等。3昏睡 是较严重的意识障碍,患者处于接近人事不醒的状态;虽在强烈的刺激下(如压迫框上神经)可被唤醒,但很快又人睡。醒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4昏迷 是最严重的意识障碍,预示病情危重。病人表现意识完全丧失,不能唤醒,无自主运动。按
21、其程度可分为:(1)浅昏迷:对疼痛刺激(如压迫眶上缘或针刺等)有躲避反应或痛苦表情。吞咽反射、咳嗽反射、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等均存在。(2)中度昏迷:对周围事物及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对剧烈刺激尚可出现防御反射。角膜反射减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眼球无转动。(3)深昏迷:对任何外界刺激均无反应,全身肌肉松弛,深浅生理反射及眼球运动等均消失。生命体征常有改变。5谵妄 是在意识清晰度明显下降的情况下,患者精神异常、定向力丧失、错觉、幻觉、躁动不安、言语杂乱等;是以兴奋性增高为特征的高级神经活动急性失调状态;常见于急性感染发热期、急性酒精中毒、某些药物 (如颠茄类)中毒等。【伴随症状】1意识障碍伴发热
22、先意识障碍,后发热见于脑出血性疾病;先发热,后意识障碍,多见于急性重症感染,如流脑、脑型疟疾等。2意识障碍伴呼吸缓慢 是呼吸中枢受抑制的表现,可见于吗啡、巴比妥类、有机磷农药中毒等。3意识障碍伴心动过缓 可提示颅内压增高、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吗啡中毒等。4意识障碍伴血压改变 若伴高血压,可见于高血压脑病,尿毒症等;如果伴低血压,可见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休克。5意识障碍伴瞳孔改变 如果伴瞳孔缩小,可考虑巴比妥类、吗啡、有机磷等中毒;若伴瞳孔散大,可见于颠茄类、乙醇、氰化物等中毒;也见于低血糖状态。 第十一节 黄 疸一、定义:黄疸既是症状又是体征,是由于胆色素代谢障碍致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并渗入组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临床医学 概论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