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考研专业课笔记刑事诉讼法.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大考研专业课笔记刑事诉讼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大考研专业课笔记刑事诉讼法.doc(6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法学专业知识总结(中国人民大学版) 刑事诉讼法第一章 概述第一节 刑事诉讼法1刑事诉讼的概念1刑事诉讼同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的最主要的区别: 它们所要解决的实体问题和所依据的实体法不同2刑事诉讼的概念 广义:是指法院的审判、公诉机关的起诉和侦查机关的侦查等一系列诉讼活动的总称。 狭义:单指法院对刑事案件的审判活动3特点一种国家活动,国家机关行使国家刑罚权的活动具有特定的任务 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以维护社会主义法制,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
2、进行是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进行的,尤其是当事人,是不可缺少的诉讼主体依照法定诉讼程序进行2刑事诉讼阶段的概念和划分标准审判中心论诉讼阶段论3刑事诉讼法的概念是刑事诉讼法律规范的总称,包括国家制定的,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及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进行刑事诉讼的所必须遵守的法律规范 1狭义:专指名称叫刑事诉讼法的法律 2广义:单行的刑事诉讼法规、条例 其他法律法规条例中有关刑事诉讼的规范 司法解释、规定、批复等4刑事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的异同5刑事诉讼法的性质1是国家的一种基本法律2是程序法3具有阶级性4社会共同性第二节 刑事诉讼法的法律渊源1宪法2刑事诉讼法典3其他
3、有关法律:法院组织法等4司法解释:两高5行政法规6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国际人权公约中刑事司法准则的积极意义第三节 刑事诉讼法学1刑事诉讼法学研究对象 法律规范理论事务古今中外的刑事诉讼制度、实践、理论2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方法 分析比较 历史分析 理论联系实际 价值分析 经济分析 阶级分析第四节 刑事诉讼法学的若干基本观念1由刑事诉讼目的引申出的规则:1无罪推定规则、2沉默权3控诉方承担举证责任2由刑事诉讼价值引申出的规则:1程序真实优于实体真实2公正优于效率3由刑事诉讼机构引申出的规则:1控辨对等 控辩双方在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平等诉讼权利义务相同或对应2法官中立 法官不负举证或证明责任法官指挥审
4、判,但不能介入实质性的调查(主要是指提证、提问)法官在程序上指挥审判,要特别注意维护公正维护法官在庭审中绝对权威3直接言词 直接原则:又称在场原则,即法庭审判时,法官、检察官、被告人、辩护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必须亲自出席审判,为法官直接采证创造先决条件言词原则:又称言词辩论原则,即在法庭审判活动中,必须以言词陈述方式进行A各方在应以言词陈述的方式进行审理、攻击、防御等诉讼行为B在法庭上出示证据也应以言词表达的方式为主4自由心证:法官通过对控、辩双方提出的证据进行分析后,形成的“内心确信”,而所谓良心、理智,只是进行正确的自由心证的条件,核心还在于依据已经提出的证据,并不是说把良心和理性作为判
5、断证据的标准5审判公开:4其他1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结合 二者的统一性与对立性2司法公正实体公正程序公正:理性化的公正、形式的公正、主观的公正、过程的公正3控审分离 法官不能同时兼任控诉人,未经起诉的事项,审判机关不得审理不告不理,起诉与审判的对象同一性原则 控诉成为了审判的前提,同时也限定了其内容 第二章 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第一节 外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1刑事诉讼法的沿革奴隶制时期的刑事诉讼法封建制时期的刑事诉讼法资本主义时期的刑事诉讼法2刑事诉讼法模式的沿革1上古时期的弹劾式诉讼私人告诉制度,国家不设专门的起诉机关不告不理。诉讼的进行主要是依靠当事人双方的积极性,诉讼是否提起完全取决于
6、受害人。 法官在诉讼中处于消极仲裁者的地位,法官只负责审判不执行控诉职能。当事人双方法律地位在形式上是平等的法庭上的地位、权利平等,以言词辩论方式进行庭审 司法行政合一需要依靠神明裁判时,就会采用决斗等办法并根据所谓神示的结果作出判决;神示证据制度 弹劾式诉讼形式下的审判一般都是公开的,并通过言词辩论的形式进行。 2中世纪的纠问式诉讼法官依职权主动追究犯罪被告人是被刑讯的客体,无任何诉讼权利侦查和审判秘密进行,间接的书面审理法定证据制度,口供是证据之王,导致了有罪推定和刑讯逼供3近现代的混合辩论式诉讼混合辩论式诉讼的特征 A司法独立B控审职能分离C赋予被告人广泛的诉讼权利D公开审理,直接言词原
7、则E自由心证英美法系的当事人主义诉讼 A侦查:强调对被告人权利的保护B起诉:检察机关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C起诉状一本主义D审判:当事人对抗性质大陆法系的职权主义诉讼 A侦查:侦查机关权力广泛B起诉:检察机关一般无自由裁量权C卷宗移送主义D审判:以法官为中心日本的混合主义诉讼A侦查:强调保护被告人,但又有所不同B起诉:检察机关有一定限度的起诉裁量权C起诉状一本主义D审判:当事人对抗制第二节 中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略)第三章 制定目的、根据、任务 第一节 制定刑事诉讼法的目的和根据 1制定刑事诉讼法的目的的意义 工具作用 A直接目的:保证刑法正确实施,惩罚犯罪,保护人民 B广泛目的:保障国家安全
8、和社会公共安全及社会秩序独立作用 A保障诉讼参与人得到公正的对待和尊重 B以独立的方式保障结果的正当性C保障裁判公正性被接受和认可2制定刑事诉讼法的根据:宪法第二节 刑事诉讼法的任务保证准确、及时惩罚犯罪,首要任务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保护公民合法权利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第四章 专门机关和诉讼参与人 第一节 专门机关1人民法院1人民法院的性质任务和职权2人民法院的组织体系3审判组织的概念和种类独任庭:基层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可以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A对依法可能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的公诉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人民检察院建议或者同
9、意适用简易程序的B告诉才处理的案件C被害人起诉的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合议庭A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3人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3人组成合议庭进行B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第一审案件,应当由审判员3人至7人或者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3人至7人组成合议庭进行。 C人民法院审判上诉和抗诉案件,由审判员3人至5人组成合议庭进行D最高人民法院复核死刑案件,高级人民法院复核死刑缓期执行的案件,应当由审判员3人组成合议庭进行。 合议庭的成员人数应当是单数 合议庭由院长或者庭长指定审判员一人担任审判长。院长或者庭长参加审判案件的时候,自己担任审判长审判委员会A组成:
10、院长、庭长、资深审判员B任务:总结审判经验,讨论重大或疑难案件,以及其他有关审判工作的问题C讨论决定的案件 拟判处死刑的合议庭成员意见有重大分歧的人民检察院抗诉的社会上影响重大其他 D院长主持,实行民主集中制,各委员权利平等 对案件做出的决定,合议庭应当执行,合议庭有不同意见的可建议院长提交审判委员会复议4陪审制度的概念和意义 我国仅限于第一审刑事案件的审判阶段5陪审员的条件和权利 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身体健康的中国公民6陪审团制和参审制的区别陪审团制:由审判员组成的陪审集体进行活动,通常只解决被告人的事实认定问题参审制(混合陪审制):陪审员个人参加以法官为首的审判组织
11、,以审判组织成员身份,与法官共同解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的问题,与法官享有平等表决权2人民检察院1人民检察院的性质任务和职权:侦查权、起诉权、监督权2人民检察院的组织体系3公安机关1公安机关的性质任务和职权 国家的治安保卫机关,各级人民政府的组成部分 职权2公安机关的组织体系 公安部 公安厅 公安处 公安局 公安派出所/特派员4国家安全机关受同级人民政府、上级国家安全机关的领导5军队保卫部门和监狱军队保卫部门对军队内部发生的刑事案件行使侦查权。对罪犯在监狱内犯罪的案件由监狱进行侦查 第二节 诉讼参与人1诉讼参与人概述1诉讼参与人参加刑事诉讼活动,享有一定诉讼权利,并承担一定诉讼义务的司法人员以外
12、的人。 我国刑诉法规定:诉讼参与人是指当事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2当事人是与案件结局有着直接利害关系,对刑事诉讼进程发挥着较大影响的诉讼参与人我国指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3其他诉讼参与人与案件没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基于其它原因而参加刑事诉讼的人,法定代理人、诉讼代理人、辩护人、证人、鉴定人和翻译人员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1概念:因涉嫌犯罪而受到刑事追究的人,公诉案件,检察院提起公诉之前称为犯罪嫌疑人,之后称为被告人2一般诉讼权利(略)3特有诉讼权利 及时获知被指控的内容和理由,获知所享有的诉讼权利拒绝回答侦查人员提出的
13、与本案无关的问题自行或在辩护人的协助下获得辩护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有权要求解除对于人民检察院的不起诉决定,有权向人民检察院申诉有权在开庭前10日收到起诉书副本有权参加法庭调查,有权向法庭作最后陈述自诉案件的被告人有权对自诉人提出反诉有权提起上诉4诉讼义务 在法定的条件下,接受拘留、逮捕、监视居住、拘传等强制措施接受侦查人员的讯问、搜查、扣押等侦查行为,对于侦查人员的讯问应当如实回答,没有沉默权按时出庭并接受法庭审判有义务执行或协助执行生效的判决和裁定5区分的重要意义3公诉案件被害人1概念:人身和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遭受犯罪行为的侵害的人,因为诉讼参与的方式的不同,担当了不同的角色2一般诉讼权
14、利各民族公民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 对于审判人员、检察人员和侦查人员侵犯公民诉讼权利和人身侮辱的行为,有权提出控告 有权申请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回避,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有权申请复议一次有权参加法庭调查,A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向被告人发问。有权向证人质证B有权辨认、鉴别物证,听取书面证言及其他证据文书,并就上述证据向法庭陈述意见C有权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有权参加法庭辩论,对证据和案件情况发表意见,并与公诉人、其他当事人、辩护人等相互辩论有权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向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其他3特有诉讼权利 有权自案件移送
15、审查起诉之日起,委托诉讼代理人对于侵犯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有关机关报案或者控告对于人民检察院的不起诉决定,有权获得不起诉决定书,并有权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诉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抗诉4诉讼义务 如实向司法机关陈述案件事实接受司法机关对其的人身检查接受司法机关的传唤在法庭上接受询问和回答问题遵守法庭秩序其他5被害人的地位4自诉人1自诉的含义:法律规定的,被害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诉讼的方式2自诉案件范围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公诉转自诉”案件3自诉人的概念: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案件的当事人,被害人、被害人的法
16、定代理人、被害人的近亲属4一般诉讼权利(略)5特有诉讼权利 有权提起刑事诉讼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有权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请求调解或与被告人和解有权在判决宣告以前撤诉有权阅读和听取审判笔录,并有权请求补充或改正5义务 按时出庭的义务如实提供案件真实情况的义务举证的义务执行人民法院生效的调解协议、判决、裁定5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被告人1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在刑事诉讼中,以自己的名义向司法机关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必须具有民事诉讼能力,而且是因为犯罪行为而遭受损失,有请求赔偿的实体权利被害人被害人的近亲属(被害人死亡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或监护人(被害人是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检察院(国家、
17、集体财产遭受损失,而受损失的单位未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保险人(保险人根据投保人的申请预先支付了保险赔偿金的)2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人因为刑事被告人的犯罪行为所造成损失,被起诉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人刑事诉讼被告人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或监护人(被告人是未成年人或其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被告人与被告人的法定代理人或监护人为共同被告人(被告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单位(单位工作人员在执行职务中犯罪的)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其他共同致害人遗产继承人(罪犯已经被执行死刑、共同犯罪案件审结前被告人死亡的) 3一般诉讼权利(略)4特有诉讼权利原告人有权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以口头或者书面的方式提起诉讼原告人有权申请诉讼保全或
18、者先行给付原被告双方均有权利委托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双方均可要求人民法院进行调解,当事人可以进行自行和解,原告有权撤诉,被告有权提起反诉双方均有权就一审判决中的附带民事部分提起上诉6其他诉讼参与人1法定代理人 只有当被代理人是无/限诉讼行为能力人2诉讼代理人 接受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委托代为参加诉讼的人3辩护人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或人民法院指定,参加诉讼,帮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行使辩护权的诉讼参与人辩护人可以是律师、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推荐的人、亲友、监护人正在被执行刑罚或者依法被剥夺、限制人身
19、自由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诉讼权利:阅卷权、会见通信权、调查取证权、参加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权等4证人 除当事人以外的,了解案件情况,而向公安司法机关作证的人条件:A必须在诉讼活动开始之前了解案件情况的人,具有不可替代性B必须能够辨别是非、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人,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够辨别是非、正确表达自己的人,不能作证C必须是自然人,不能是法人诉讼权利 A有权查阅询问笔录,并可以要求补充或修改B有权要求补偿因为作证而收到的经济损失C有权拒绝作伪证D有权要求在侦查阶段为其姓名保密E有权对其本人及其近亲属收到的威胁、侮辱、殴打、打击报复提出控告5鉴定人 受司法机关聘请或指定后,凭借自己的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大 考研 专业课 笔记 刑事诉讼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