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5.1生态工程的根本原理课标解读1、知识方面简述生态工程的概念,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举例说出各原理的内容。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关注生态工程建设。初步形成物质循环利用、协调与平衡、多样性、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树立可持续开展的观念。3、能力方面尝试运用生态工程原理,分析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网络构建生态工程建设目的:遵循自然界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达到和的同步开展。少消耗、多效益、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原那么,使一个系统产生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而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1原理:物质能在生态系统
2、中循环往复,2原理:物种繁多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生态工程原理3原理: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不能超过环境容纳量的限度 4原理:生态系统建设要考虑自然、的整体影响 5原理系统的结构决定原理:要通过改善和优化系统结构改善功能系统整体性原理:系统各组分间要有适当的,使得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顺利完成,并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局部的效果,即“1+12答案:物质循环 环境污染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可持续 循环经济 生产原料 生态工程 物质循环再生 分层分级利用 物种多样性 抵抗力稳定性 协调与平衡 环境承载力 整体性 经济 社会 系统学和工程学 功能 比例关系 之和重难点归纳一、分析桑基鱼塘的物质和能量
3、流动途径。二、导致1998年长江洪水泛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三、何谓“石油农业“石油农业的生产模式应当怎样改进“石油农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机械的生产方式,因对石油等能源有高度的依赖性而得名。它把农业生产这一复杂的生物过程,变成了简单的机械过程和化学过程。由于其投入高,产出也高,对粮食平安保障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它所产生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质的数量也很庞大,大大削弱了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持续生产力,并造成日益严重的农产品污染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石油农业的生产模式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改进措施。例如,在我国,人多地少,应该大力开展生态农业。实施的具体措施包括:可以根据田间作物的需要
4、适量施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多施有机肥,提高作物对水、肥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对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进行再利用,实现物质的多级利用,等等。一方面要不断提高土地的产出水平;另一方面要减少农业活动对环境的污染,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开展。四、如何理解“污染物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对环境造成危害的污染物,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技术,就能够进行回收和循环利用,这样不但能够减少环境污染,而且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了资源的浪费。例如,对废污水中的重金属或氮、磷等养分就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因此说污染物是放错了地方没有被利用的资源。五、为什么我国要大力开展沼气工程复习策略本节内容需重点掌握生态工程遵循的五项根本原理,应结合
5、课本给出的案例,通过案例理解原理,通过原理分析讨论案例。生态系统的根本原理,包括生态学、系统学和工程学的原理。其中前四个原理可结合必修模块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中的内容来学习,而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应计算机网络结构示意图,重在理解“结构决定功能,“总体功能大于局部之和。限时训练一、根底训练:1、我国“三北防护林,虽然取得了巨大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但由于没有完全按照自然生态规律办事,也产生了不少问题。例如,辽宁西部的章古台地区,由于单一种植樟子松树,使松毛虫因为没有天敌而肆虐一时,使很多地方几乎成了不毛之地。这个事实说明了 A樟子松树的抗虫能力很差B松毛虫的危害性很强,并专一性的侵害樟子松树
6、C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D由于植物种类达单一,导致松毛虫只能侵害樟子松树2、人类设计生态工程的根本目标是A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到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开展 B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的前提下,防治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 C防治环境污染,到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开展 D促进自然界良性循环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治环境污染,到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同步开展3、在“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对废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是A微生物的分解和转化作用以及相关的物理、化学作用,如沉淀、吸附、过滤等 B微生物的分解和转化作用 C相关的物理、化学作用,如沉淀、吸附、过滤等 D微生物的分解和转化作
7、用以及化学作用,如沉淀、吸附、过滤等4、以下关于生态工程的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 A.生态工程是生态学和工程学的结合B.生态工程追求经济和生态的双赢C.应用物种多样性原理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D.生态工程是无消耗、多效益的工程5、生态工程的调控机制是A人为调控 B自我调控 C人为辅助下的自我调节 D不需要调控6、以下关于“人工湿地的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A浮水植物、挺水植物可为根际提供氧化的微环境,促进好氧细菌对废水中有机物的分解 B沉水植物的根际保持厌氧状态,利于厌氧细菌的活动 C.“人工湿地对污水的净化作用是通过不同类型的水生植物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实现的 D水生植物能吸收、转化污水中的氮、磷、铜等
8、物质7、在植被的恢复初期,不应选择的植物是A引进的新树种 B固氮树种 C先锋树种 D适应性强的树种8、1998年长江下游发生特大洪灾,其中原因之一是 A长江口热带风暴 B长江上游森林植被破坏严重 C水库泻洪过快 D北方风沙使河床变浅9、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但如今黄河已经成为世界罕见的“悬河。治理黄河最根本的措施是A加强黄河两岸堤坝的修筑B对黄河河床底部的泥沙清淘 C大力培育水生生物 D解决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10、人类对生物圈中绿色植物的严重破坏,也是造成大气表层的臭氧层减少的原因,这是因为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A吸收C02 B吸收太阳能 C产生化学能 D产生0211、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
9、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以下名词与环境污染有关的是 酸雨臭氧空洞“白色污染温室效应赤潮光化学污染噪声A. B. C. D.12、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A开展生态旅游 B开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13、多项选择生态工程是等学科交叉而产生的新兴学科。A生态学 B工程学 C系统学 D经济学14、多项选择我们的祖先实施的“无废弃物农业,使我国的土壤维持了几千年的肥力,其实这种模式就是生态工程最早和最生动的模式,这种模式的诀窍在于()A积极种植能够固氮的豆科植物B收集一切可能的有机物 C采集某种特殊植物,将其根茎叶加水一
10、起捣碎榨汁,作为肥料D采用堆肥和沤肥等多种方法,把有机物转变为有机肥料15、多项选择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要考虑到以下哪些问题A宗教信仰 B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力 C社会习惯和法律制度 D自然生态系统规律 16、多项选择生态工程体系的特点是A少消耗 B多效益 C可持续 D多投资17、多项选择以下属于以生态环境保护为目标而建立的林业生态工程的是 A水土保持生态工程 B防风固沙生态工程 C水源修养生态工程 D城市垃圾处理生态工程18、多项选择以下各项中属于世界公认的三大环境问题的是A酸雨 B臭氧层衰竭 C人口急剧增长 D温室效应19、多项选择生态工程所遵循的根本原理有A.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B. 单一调控原
11、理 C.协调与平衡原理 D.整体性原理 E.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F. 物种多样性原理20、多项选择以下关于生态农业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生态农业实现了对能量和物质的多级利用B.生态学的根本原理是开展生态农业的主要理论根底C.生态农业使废物资源化,提高能量的转化效率,减少环境污染D.在生态系统中增加有害生物的天敌种群,可减轻有害生物的危害二、能力提高:1、以下表达违背生态工程中生态学原理的是A.充分考虑环境因子对生物的影响 B.尽可能减少种间竞争所产生的耗损 C.以单一种群获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D.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2、以下观点不符合生态农业建设思路的是 A.调整产业结构,开发多种经营 B.
12、 保持生态系统内的生态平衡 C.以高能量获得农业的高产量 D.循环利用农业有机废弃物3、多项选择现代生物技术可应用于生态建设,正确的选项是A基因工程中抗虫、抗病转基因植物的种植减少了农药的使用B细胞工程中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可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治理C酶工程的原理可以用于沼气工程中对菌群的控制D胚胎工程中胚胎移植可以用于保护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生物多样性三、创新设计: 自2000年10月开展“南京莫愁湖物理生态示范实验研究开始,相继引种了浮水植物、沉水植物共计10余种,在围隔区内已经形成了以沉水植物为优势的水生植物群落。试验区内营养盐的浓度得到有效控制,如试验区内氨氮和总氮仅分别为试验区外的1/1
13、3和1/5,有效地改善了水质。1此项生态工程依据的生态学原理有_、_、_、_和_。2生态工程的调控机制是_,主要利用的能源是_。3一些兴旺国家的生态工程建设主要依据生态系统的_,到达了以_为主,_为辅的程度。而在我国的生态工程建设中,_仍起着较大作用,强调按预期目标,因地制宜地调整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4生态工程的主要目的在于_。答案一、根底训练1.C 2. D 3.A 4.D 5.C 6.B 7.A 8.B 9.D 10.A 11.D 12.D 13.ABCD 14.ABD15.BCD16.ABC 17.ABC 18.BCD 19.ACDEF 20.ABCD二、能力提高1.C 2.C 3.ABCD三、创新应用1、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 、整体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 2人为辅助下的自我调节,太阳能 3自我调节理论,回归自然,人为调控,人为调控 4建造和调控人工生态系统,使生物与环境之间变得高效和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