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教案8(苏教版必修1).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教案8(苏教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教案8(苏教版必修1).docx(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中新课标 化学 必修1 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单元分析】本单元教材是以“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物质的聚集状态、“物质的分散体系等化学物质的一般属性为主线进行编写的。由于物质的分类和转化实质是分子等微观微粒的变化,物质聚集状态的变化实质是分子等微观微粒间相互作用的变化和分子间距离的变化、物质的分散体系也涉及分子等微观微粒,所以本单元很自然地引出了“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等根本概念。这样编写一方面可以与初中化学进行合理衔接,另一方面又为高中化学后续内容的学习准备必要的根底知识。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学生已掌握了一些化学反响,知道化学反响的四种根本类型和物质转化的一些
2、实例,但初中化学中没有系统学习和研究有关酸、碱、盐、氧化物等物质之间的转化规律,没有对这些物质的转化反响进行整理总结。本单元中关于物质的分类和转化内容正好可对初中化学中学习过的化学反响进行总结和归纳,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和提高,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化学物质。还可以为后阶段学习钠、镁、氯、氮和硫等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和转化规律打下必要根底。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过气体物质、固体沉淀、溶液、浊液等具体实例,本单元中有关“物质的聚集状态、“物质的分散体系的内容就是在这个根底上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理解化学物质的存在状态,在原有根底上提升对化学物质的认识,同时为后续内容的学习准备重要的根底。从化学学科的知
3、识体系来看,物质的量、气体摩尔体积、胶体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根本概念,被广泛应用于生产、科学研究中,是学生提高自身科学素质所必需的根底知识。从本专题的三个单元之间的关系看,经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有关原子的一些根底知识,本单元转向从分子层面去认识化学物质,同时又为第三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打下根底,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教学目标角度分析,本单元内容和编排为教学留下了自主发挥的余地。另外,在教材的编写中,还为教师开发利用其他教学资源留下通道,许多地方需要教师发挥能动性自主开发教学资源,根据不同教师的不同理解、不同经历,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必须因地
4、制宜地开发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补充不同的实例、增加不同的实验,来到达教学目标。本单元教学设计中必须把握好的重点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开放的问题情景中自由讨论、自主研究、自主形成结论。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关注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培养,激发学生积极自主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形成探究、自主、合作的科学学习方式。教学设计中要有针对性地精心设计问题情景,让学生在这样的情景中自然而然地从已有的记忆和根底为起点,进入新问题的研究,到达“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如在开始讨论“物质的分类和转化时,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具有一定开放性的问题:在以往的化学学习中,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纯洁的化学物质 举出6种以上的例子
5、。这样就自然地从学生原有的根底引到新的课题上来了。物质的量概念中包含着微观微粒的计量方法,气体摩尔体积中包含着气体物质的计量方法,物质的量和气体摩尔体积等概念中还包含着有关化学计算的技能。教学设计中要注意这方面知识和技能目标的把握。【课时安排】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2课时物质的量3课时物质的聚集状态 2课时 物质的分散体系 1课时【教学设计】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本单元开头的几幅图片中展示的化学物质都是人工制取的,以图片形式展示在开头,是要告诉学生化学已经为人类生活作出了巨大的奉献,使学生了解人类生活离不开化工生产、化学合成。这样安排,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比较顺利地引入本单元内
6、容。要精心体会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教学素材。本单元的教学可以采用如下形式进行:教师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学生自主思考、发问、探索和讨论一学生自主总结归纳得出结论一学生自主应用自己得到的结论一教师点评。当然,引入本单元,除了可以利用教材第9页的插图外,也可利用其他图片、录像和一些媒体素材来引发学生思考。如利用有关铜、铝、铁等材料应用的素材提问:【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从不同角度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2、理解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过程与方法1、掌握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2、认识比较和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
7、研究的作用。尝试按不同的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类。3、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反响实现物质相互转化的重要意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化学家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和重要内容。2、体会定量研究的方法和学习化学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的标准去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物质的宏观性质的学习和研究转入从微观角度分析研究问题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仪图片假设干课时安排2课时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言“科学是美的,每个科学家都有这种感觉。杨振宁语化学世界绚丽多彩,千姿百态,奥秘无穷。下面我们一些来看一组图片。展示:教材的几幅图片。板书一、物质的分类师化学物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重要
8、应用,在你的生活经历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哪些请各位同学在纸上写出一些实例,再进行小组交流。自己完成实例后,小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的化学物质有:水、氧气、金属、碳、塑料、二氧化碳、汽油、淀粉、纤维素、蛋白质等。师在这些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中,为了获得生活和开展需要的物质,并更好地利用这些物质为人类效劳,化学家们需要将众多的物质进行分类研究,需要探索物质转化的条件和转化时所遵循的规律。如何来分类呢师给出常见的一些物质,如:空气、乙醇、硫酸铵、铜、碘、氢气、石墨、食盐水等。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如何给这些物质进行分类生1我们小组将物质分成了混合物和纯洁物。混合物有:空气和食盐水;纯洁物为:乙醇、
9、硫酸铵、铜、碘、氢气、石墨。生2我们小组将物质分成了单质和化合物。单质有:铜、碘、氢气、石墨;化合物有:乙醇、硫酸铵。空气和食盐水是混合物。生3我们小组将物质分成了气态、液态和固态。气态为:空气、氢气;液态为:乙醇、食盐水;固态为:硫酸铵、铜、碘和石墨生4我们小组将物质分成了易溶、微溶、难溶。易溶为:乙醇、食盐水、硫酸铵;微溶为:碘;难溶为:空气、氢气、铜、石墨师以上同学提出的分类形式都非常好。有从组成、导电性、状态、溶解能力等依据来分析的,看来,我们只要调整一下思维方式,在不同的角度思维,就会“山穷水尽凝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得到异乎寻常的答案,说明衡量事物的标准不止一个。板书物质分类标准的
10、不同,分类形式的结果各不相同。展示老师在此也提出一种分类方式与同学们一起共享。物质混合物纯洁物化合物非均匀化合物均匀化合物非金属单质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单质金属单质氧化物酸酸碱盐问题解决根据物质的组成对以下物质进行分类。钙(Ca)氯气(Cl2)氯化钙(CaCl2)溶液硫酸(H2SO4)碳酸钙(CaCO3)氧化钙(CaO)氢氧化钙Ca(OH)2 ,请同学们讨论得出结论。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按上表进行分类:混合物为:氯化钙溶液,其余为纯洁物。在纯洁物中,单质为:钙和氯气,其中钙为金属单质,氯气为非金属单质;化合物有:硫酸、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在化合物中又可分成氧化物、酸、碱、盐。属于氧化物为:
11、氧化钙;属于酸为:硫酸;属于碱为:氢氧化钙;属于盐为:碳酸钙。过渡实际上对上述物质的分类,我们可以用不同的依据进行分类。同一类物质在组成或某些性能方面往往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对物质进行合理的分类,有助于我们按物质的类别进一步研究物质的结构、组成和性能。问题在一定条件下,一些物质不同类别的物质之间是可以转化的,如酸和碱反响转化成盐和水。【问题解决】KOH属于碱,CO2和SO2是非金属氧化物,请写出足量KOH溶液分别与CO2、SO2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你还知道哪些类别的物质之间可以发生转化转化的条件是什么请同学思考、讨论。板书二、物质间的转化完成下表所列的物质的转化类型,并将你知道的其他的转化类
12、型补充到表中。物质的转化类型化学方程式单质化合物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酸盐学生活动展示自己的方案。物质的转化类型化学方程式单质化合物2H2O2=2H2O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CaO+H2O=Ca(OH)2酸盐H2SO4+BaCl2=BaSO4+2HCl【板书】单质、酸、碱、盐、氧化物间的相互关系:碱盐和水新酸新盐新碱新盐盐两种新盐盐金属+盐金属金属氧化物无氧酸盐含氧酸盐非金属非金属氧化物酸H2+盐CaCO3CaOCa(OH)2CaCaCl2交流讨论2、钙的金属活泼性比镁强,电解熔融的氯化钙可以得到金属钙和氯气,钙与氯气反响又能生成氯化钙。请你尽可能多地写出图中物质之间转化的化学方程式,并将你的结果与同
13、学交流讨论。学生活动学生先自已完成,然后小组讨论。展示自己完成的化学方程式。CaO+H2O=Ca(OH)2 CaO+CO2CaCO3 CaO+2HCl=CaCl2+H2OCaCO3CaO+CO2 CaCO3+2HCl=CaCl2+CO2+H2OCa+2H2O=Ca(OH)2+H2 2Ca+O2=2CaO Ca+2HCl=CaCl2+H2Ca(OH)2+2HCl=CaCl2+2H2O Ca(OH)2+Na2CO3=CaCO3+2NaOHCaCl2+Na2CO3=CaCO3+2NaCl CaCl2+2H2OCa(OH)2+H2+Cl2师请同学们对照自已书写的方程式进行检查,并将刚刚书写的反响方程式
14、,按化学反响类型进行分类。整理与归纳1、根据化学反响的特征,完成表14的填充。反响类型实例ABABABABABCACBABCDADCB展示学生作业,由学生讲解,并说出判断理由。反响类型实例ABAB化合CaO+H2O=Ca(OH)2ABAB分解CaCO3CaO+CO2ABCACB置换Ca+2HCl=CaCl2+H2ABCDADCB复分解Ca(OH)2+Na2CO3=CaCO3+2NaOH师刚刚这位同学归纳出了初中学习过的四种根本反响类型,这四种根本反响类型的特征非常清楚,我们再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归纳一下,这四种根本反响类型的特点生在化合反响是多归一;分解反响是一变多;置换反响是二单二化合物,复分
15、解反响是两化合物间相互交换。思考假设在水溶液中发生以下两种类型的化学反响:1复分解反响;2一种金属与另一种可溶性金属的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响。这两类反响的条件是什么请将为两类反响的条件填写到以下横线上。1,2。生复分解反响的条件是:要有沉淀生成,要有气体生成,要有水生成。第二个反响的条件是:在金属活动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单质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化学史话历史上曾经认为有机化合物只能由生物的细胞在一种特殊力量生命力的作用下才能产生,人工合成有机物是不可能。1828年,德国化学家维勒通过蒸发氰酸铵NH4CNO,一种无机化合物,由氯化铵和氰酸银反响制得水溶液得到尿素CO(NH2)2
16、。尿素的人工合成,揭开了人工合成有机物的序幕。本课小节这一课我们学习了物质的分类和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物质可以分成很多种类别,不仅无机物与无机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实际上无机物与有机物之间也可以转化。作业:用化学方程式完成以下物质间的相互转化。CaCaOCaCO3CaOCa(OH)2CaCl2补充题答案:2Ca+O2=2CaO CaO+CO2CaCO3 CaCO3CaO+CO2CaO+H2O=Ca(OH)2Ca(OH)2+2HCl=CaCl2+2H2O课后小结第二课时 氧化复原反响教学目的:1. 在复习四种根本反响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响和复原反响的根底上,使学生
17、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响的分类方法。2. 使学生学会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来理解氧化复原反响,并学会利用“双线桥分析氧化复原反响。3. 培养学生使用已经掌握的知识,通过分析、理解,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4. 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用开展的观点,以科学的态度来学习化学。教学重点: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来理解氧化复原反响。教学难点: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来分析氧化复原反响教学方法:质疑、讨论法引入上节课我们以反响物和生成物的类型及反响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将化学反响分为四种根本反响类型。问Fe2O33CO2Fe3CO2属于什么根本反响类型都不是上述分类方法有局限性,不能包括所有的化学反响。这类
18、反响的实质是什么下面我们来进一步研究。板书 氧化复原反响问题各写出一个符合要求条件的化学方程式两种单质化合;两种化合物化合;单质与化合物化合。一种物质分解成两种物质;一种物质分解成三种物质。非金属置换非金属单质;金属单质置换金属单质。复分解反响:氧化物与酸;氧化物与碱;酸与碱;酸与盐;盐与盐。练习,讲评问反响:CO2CO2 ,C2CuO2CuCO2除属于根本反响类型中的化合反响和置换反响之外,还属于什么反响类型氧化和复原反响从得失氧角度分析:学生答复讨论从得失氧角度分析以下三个反响:反响 氧化反响 复原反响 根本反响类型H2CuOCuH2OC2CuO2CuCO2COCuOCuCO2否氧化反响与
19、复原反响是孤立存在还是同时存在假设2NaCl22NaCl也属于氧化复原反响,是否符合上述定义不符合结论化学反响有多种分类方法。氧化反响与复原反响必定同时发生,称为氧化复原反响,在初中所学的定义有局限性。我们从得失氧角度分析了氧化复原反响,我们继续讨论其反响的特征和实质。投影1反响实例得失氧情况化合价变化特征H2CuOCuH2O2NaCl22NaClZn2HClZnCl2H2对于反响我们非常熟悉,该反响中有氧的得失。而后两个反响并无氧的得失,但仍为氧化复原反响,它们究竟有哪些共同点呢结论都发生化合价变化。分析学生标出上述反响的化合价变化并分析化合价变化与氧化复原反响的关系。板书1物质所含元素化合
20、价升高的反响是氧化反响;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响是复原反响。2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响是氧化复原反响化合价升降角度讲解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不仅能分析有得失氧的反响,还能分析虽没有得失氧,但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响前后有变化的反响。练习用化合价升降观点分析以下反响的氧化复原情况:12KClO3 2KCl3O222KMnO4 K2MnO4MnO2O23MnO24HCl MnCl2Cl22H2O板书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响都是氧化复原反响化合价升高特征,氧化反响被氧化“升氧化合价降低特征,复原反响被复原“降还练习分析以下反响的化合价、被氧化、被复原的情况:Cl22NaBr2NaClBr22Na2H2O2Na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丰富多彩 化学物质 教案 苏教版 必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