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年度 广东省惠来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doc
《007年度 广东省惠来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7年度 广东省惠来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doc(1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2006007年度 广东省惠来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五道大题,25小题,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2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必须写在答题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I卷(阅读66分) 一、 现代文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基因图谱和人生宣判 日前,有关基因的两条新闻不期而遇地撞到一起。 一则令人高兴,六国科学家联合宣布,继去年成功绘制人卷基因组工作框架之他们又绘制出了更加准确、清晰、完整的人类基因
2、组图谱,对人类基因的面貌有了新的发现。 另一则令人悲伤,美国北圣菲铁路公司被被美国公平就业委员会告上法庭,要求该公司禁止对雇员进行基因缺陷检测。这是美国首例与工作场所、基因隐私和基因歧视有关的法律纠纷案。 诚如人们时下习惯于用“双刃剑”来描述全球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一样,基因技术发展,同样也未逃出科学进步与传统道德相互冲突的困局, 而上述两则新闻,正是这一困局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体现。 毫无疑问,人类基因图谱的精确绘制,具有里程碑式的历史意义。如果说19世纪的科学家用元素周期表描述世界,为20世纪的科学革命铺平道路,那么现在的基因解码一定会在2l世纪掀起生物和医药领域里的革命。 科学家们已在着手确定每
3、个基因及其功能, 而以往的治病方式也可能将因之而改变。人类将能以罹患各种疾病的可能性来衡量人体的健康,毋须等到真正患病。 正因为此,有人担心,今后可能会发生基因异常而歧视某人的现象。道德家们则更忧虑依据基因而判断一个人的性格和成败。所以,有科学家呼吁,有必要教育医生和公众,让他们知道基因知识有哪些极限。毕竟,人不只是一堆基因那样简单,换句话说,人类绝非各种基因加起来的产物。基因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基因之间的关系, 以及基因与人体其他物质之间的相互联系。 尽管人类已破解了基因图谱,但现在距离认识基因彼此之间的关系仍很遥远。人体内有10万亿个细胞,每个细胞里数万个基因,它们彼此之间发生怎样的作用
4、,产生怎样的结果,人类恐怕永远也都不会知道。 )(3分) A全球面临的诸多问题。 B发展中的基因技术。 科学进步与传统道德的冲突。 D目前有关基因的两条新闻。 2第七段中画线的句子的含义是( )(3分) A有关基因的知识是有限的,医生和公众不可能完全掌握。 B有关基因的知识很丰富,有些没有必要让医生与公众掌握。 .受客观条件限制,有些基因知识医生和公众永远也不可能了解。 D教育医生和公众,有些基因知识的运用不能突破伦理道德等约束。 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科学家们已经确定每个基因及其功能,以往的治病方式将可能因之改变。 B和元素周期表一样,基因解码也将对新世纪的科学
5、革命发挥巨大的作用。 C人的社会属性较基因本身更重要,因为人类不是各种基因简单相加的产物。 D目前道德学家担忧的是社会会依据基因而判定一个人的性格和成败。 4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如何避免基因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人类研究的重要课题。 B.基因的检测与修补将成为主要的医疗手段。 .两个基因之间关系是及其复杂的,它有可能成为人类永久之谜。 D.与网络技术一样,在基因技术的发展中,也必然出现许多与之相关的新概念。 二、 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5-10题。 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 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王子晞为尚书,
6、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xin,qin),辄奋击折人手足椎釜鬲瓮盎盈道上,袒臂徐去,至撞杀孕妇人。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至则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孝德曰:“愿奉教。”太尉曰:“某为泾州,甚适,少事。今不忍人无冠暴死,以乱天子边事,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孝德曰:“幸甚!”如太尉请。既署一月,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剌酒翁,坏酿器,酒流沟中。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晞一营大噪,尽甲。孝
7、德震恐,召太尉曰:“将奈何?”太尉曰: “无伤也,请辞于军。”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至晞门下。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曰:“杀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头来矣!”甲者愕因谕曰尚书固负若属耶副元帅固负若属耶奈何欲以乱败郭氏为白尚书出听我言晞出见太尉,太尉曰:“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今尚书恣卒为暴,暴且乱。乱天子边,欲谁归罪?罪且及副元帅。今邠人恶子弟以货窜名军籍中,杀害人,如是不止,几日不大乱?大乱由尚书出,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不戢士,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言未毕,晞再拜曰:“公幸教晞以道, 恩甚大,愿奉军以从。”顾叱左右曰:“皆解甲散,还必伍中,敢哗者死
8、!”太尉曰:“吾未晡食,请假设草具。”既食,曰:“吾疾作, 愿留宿门下。”命持马者去,旦日来。遂卧军中。晞不解衣,戒候卒击柝卫太尉。旦,俱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邠州由是无祸。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率以货窜名军伍中 率:率领 B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 白:白孝德 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 已:已经 D 罪且及副元帅 及:牵连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今不忍人无冠暴死,以乱天子边事。 B罪且及副元帅 不出,火且尽。 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 愿奉军以从 D既署一月,晞军士十
9、七人入市取酒 既来之,则安之 7下列各句中全都能表现段太尉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一项是( )(3分) 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 太尉列卒取十七人 。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 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 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 杀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头来矣。 A B D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汾阳王的副元帅驻扎在蒲州时,郭晞做尚书,放纵手下士卒作违法乱纪的事,邠宁节度使白孝德心中忧虑而不敢说。 B太尉看到这种情况,主动向白孝德请缨,暂代节度使的职位,为白孝德制止祸乱,并保证不使白的人受到牵连。 太蔚斩杀十七个暴卒后,郭晞军营中一时大噪,
10、士兵们都披上了盔甲准备报仇,段太尉非常从容地准备到郭晞军营中加以说服。 D终于说服了郭晞,并留宿在郭晞的军营中,第二天一起到白孝德处表示改过,白孝德非常感激。 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4分) 译文: (2)旦,俱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4分) 译文: 10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2分)甲者愕因谕曰尚书固负若属耶副元帅固负若属耶奈何欲以乱败郭氏为 白尚书出听我言 (二)诗歌阅读(8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其一) 春 望 杜甫 杜甫 眼见客愁愁不醒,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无赖春色到江亭。 感
11、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即遣花开深造次,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便教莺语太丁宁。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1以上两首主题相同的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12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句和绝句(其一)中的“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句都写到了“花鸟”。两句诗的表现手法相同吗?请谈谈你的看法。(5分) 答: (三) 名句默写(6分) 13补写出下列文学常识或古诗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题做答) , ; , 。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陈情表)(2分) 秦观鹊桥仙词中表达男女双方情感不受时空限制的两句是 : 。 (2分) 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一文
12、中通过记游引发的两点感慨分别是:“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和 。 (2分) 雨霖铃(寒蝉凄切)是抒写离情别绪的名作,词中写道:“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 。”(2分) 三、现代文阅读鉴赏(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映照死芒的是生命 在我们这个犬儒的时代,像曹丕与吴质书、江淹恨赋这样的文章,是很难被人理解的。 与吴质书中,曹丕直视死亡的勇气首先就让我们陌生。谈到建安七子中的四位以及其他亲友忽 我们不得不承认,魏晋人观看世界的方式, 是和我们太不一样了,他们固执地坚持真相,坚持直视死亡。他们似乎对死亡这个主题异常执著,
13、一次次地,他们谈论着各种各样的死亡,谈论生命的短促,宿命的必然。人们常说魏晋时代是一次生命意识的觉醒,其实,正如一个硬币的两面,这时代同时也是死亡意识的觉醒。 随着文章的深入,我们看到了曹丕更深一层的痛苦。一方面,他对人间痛失才俊,自己痛失知音,而感到难以抗拒的孤独感;另一方面,“既痛逝者,行自念也”,想到了自己的人生。对朋友吴质,曹丕吐露道,自己“年行已长大,所怀万端,时有所虑,至通夜不瞑”。朋友的死去,自己的年岁渐长,都使他对人生产生了极端的焦虑感,以至急得终夜难以成眠。可是,这种焦虑并非出于对死亡的恐惧。在接下来的一段倾诉中,我们能够清晰看到曹丕的思路:他感到自己没有年轻时的“志意”了,
14、还没有白头,就已经在精神状态上成了“老翁”,这是在谴责自己丧失了朝气;同时,他更对自已的功业、成就,以及整个的人生状态感到不满。在痛切的自责之后,他得出的感慨却是“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应该抓住青春,抓住人生的每一寸时光,来努力创造丰盛的人生!直视死亡,并没有让魏晋南北朝士大夫们畏缩,相反,这成了让他们无比眷恋生命的最大动力。与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相反,魏晋精神,恰恰是“未知死,焉知生”。 在活着的时候,没有尽情展现生之美丽,没有实现抱负和理想,没有达到人之为人的最美境界,因而留下无限遗恨。这个主题,也是我们所不熟悉的。恨,就是不解脱,这样岂不是不够达
15、观吗?可是,魏晋南北朝人好像不知道“达观”是怎么一回事。恨赋满篇的怅恨之情,皆因生命没有得到充分的表达,生命不能自主。这种想法让我们惊异;一种观念早就深深地浸透了我们的血液:这就是所谓“知天乐命”的人生观。魏晋人是“知天”的,在这一点上,他们远比我们要更达观得多,所以,他们才不回避死亡,才把死亡当作返照人生的一个坐标。但是,他们“知天”,却不肯“乐命”,恰恰相反他们“恨”命,并且在文章中反复吟啸着这种恨意。 也许,在这个时代,佛教还刚刚传入,道家也还在成形之中,中国人还不像后来那样,有那样多的退路,那样多自我解脱的方式,于是,他们的生命热情就像火一样炽烈,燃烧着他们自己。因此,那个时代的中国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07年度 广东省惠来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007 年度 广东省 惠来 一中 上学 期中考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