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阳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doc
《松阳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松阳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doc(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松阳县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 年)(征求意见稿)全民健身是实现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生活幸福的重要途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和基础保障。过去五年,在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全民健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素质持续提高,为建设体育强县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进一步推进全民健身事业,更加广泛地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构建更加完善、惠及全县人民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根据全民健身条例 、 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 年) 和浙江省全民健身条例 、 浙江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 ,结合松阳实际,制定本实施计划。一、指导思想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
2、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根本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健身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依法治体、确保基本、多元互促、注重实效的工作原则,按照“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要求,通过实施“四提升四覆盖”工程,完善全民健身公共2服务体系,形成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为打造“田园松阳”作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目标二、工作目标到 2020 年,城乡居民的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全
3、民健身成为更多人的基本生活方式,人民群众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全民健身各项指标达全市平均水平。通过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促进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设施、体育组织、健身活动、健身指导的普及和提升,基本建成与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更加完善、惠及全县人民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人民群众体育健身意识和身体素质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体育健身意识和身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明显增多,其中每周参加 1 次以上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全县总人口的 55%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全县总人口的 38%以上。培养学生锻炼兴趣,掌握运动技能,学生在
4、校期间每天至少参加 1 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城乡居民(不含在校学生)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达到 91%以上。在校学生普遍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基本要求,学生的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更加完善。形成各级各类体育设施布局合理、互为补充、覆盖面广、普惠性强的网络化格局,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 2.1 平方米以上。体育健3身设施建设标准逐步提高,建成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街道(乡镇) 、社区(行政村)建有便捷、实用的基本公共体育健身设施,城市社区和有条件的农村建构“15 分钟健身圈”。实施公共体育设施提升工程,改善各类公共体育
5、设施的无障碍条件。努力实现各类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公共体育设施和符合开放条件的公办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率达 100%。全民健身组织网络体系更加健全。全民健身组织网络体系更加健全。健全行业、人群、单项体育组织,每万人体育类社会组织(经主管部门登记和乡镇、街道备案)达到 2 个。体育组织网络向基层延伸,群众体育俱乐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等有较大发展,全民健身站点数达到 500 个,每万人拥有健身站点 5 个以上,形成遍布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社会化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参加体育社会组织和各类基层体育队伍人数占全县总人口比例达到 20%。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广
6、泛开展。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简便易行、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系列活动,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全民健身品牌活动,统筹推进各类人群体育健身活动均衡发展。全力推进群众性足球和校园足球运动开展,大力普及健身跑、健步走、登山、骑行、游泳、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气排球、网球、广场舞、轮滑等参与性强、普及面广、健身价值高的体育运动项目。科学健身指导水平不断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水平不断提升。完善国民体质监测制度,推进各级国民体质监测与健身指导中心建设,积极4开展体质测定和运动能力评估。依据个人体质状况提供个性化的健身指导服务,增强全民健身的吸引力,大力推广科学健身方法,不断提高科学锻炼水平。全民健身指导和志愿服务队
7、伍进一步发展。全民健身指导和志愿服务队伍进一步发展。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和非奥项目教练员、裁判员等基层体育骨干队伍建设,全县注册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 2000 人以上,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 8 人以上,体育骨干的业务素质和技能得到较大提升。大力加强全民健身志愿者队伍建设,做到组织落实、结构合理、覆盖城乡、服务到位,志愿服务活动普遍开展。体育创强争先工作持续深入开展。体育创强争先工作持续深入开展。体育强镇(乡)实现全覆盖,推动体育现代化乡镇(街道)评估工作,建成体育特色乡镇 4 个以上。三、主要任务三、主要任务(一)弘扬体育文化,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在促进人的全(一)弘扬体育文化,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在
8、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稳定和谐等方面的正能量。面发展和社会稳定和谐等方面的正能量。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重要战略,打造乡野运动养生地,使得体育与文化和生态环境相互协调、相互关怀、共生共融、共同发展。依托松阳生态、人文、山水资源,打造以“体养”健康产业休闲运动项目(徒步、登山、露营、攀岩、山地马拉松、山地自行车等) 、环松阴溪休闲运动带(皮划艇、慢跑、夜跑等)为特色的生态体育休闲运动项目品牌。弘扬健康新理念,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宣传健身效果,树立全民健身榜样,讲述全民健身故事,传播社会正能量,5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把身心健康作为个人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的重要能力,树立以参与体育健身、拥有强健体
9、魄为必需的个人发展理念,倡导人民群众人人喜爱并参加 1 项以上的健身活动,不断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使体育健身成为更多人的基本生活方式。大力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挖掘和传承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将传统体育文化和现代体育文化融入体育健身的全周期和全过程。发挥体育文化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引导发挥体育健身对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作用,树立人人爱锻炼、会锻炼、勤锻炼、重规则、讲诚信、争贡献、乐分享的良好社会风尚。(二)提升体育设施的建设水平,努力实现便民体育设(二)提升体育设施的建设水平,努力实现便民体育设施全覆盖。施全覆盖。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着力构建县、乡镇(
10、街道) 、行政村(社区)三级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和城市社区“15 分钟健身圈”。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 2.1 平方米,改善各类公共体育设施的无障碍条件。新建居住区和社区要严格落实按“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 0.1 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 0.3平方米”标准配建全民健身设施的要求,确保与住宅区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投入使用,不得挪用或侵占。老城区与已建成居住区无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或现有场地设施未达到规划建设指标要求的,要因地制宜配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结合“三改一拆”“六边三美三化”行动,充分利用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农村“四荒”6(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和空闲地等闲置
11、资源,改造建设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合理做好城乡空间的二次利用,推广多功能、季节性、可移动、可拆卸、绿色环保的健身设施。进一步盘活存量资源,做好已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使用、管理和提档升级,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现有场地设施的管理运营。全力推进健身步道、自行车道、登山步道的建设,城市健身(登山)步道每万人 18 公里以上。大力发展养生健身休闲主题旅游,推动健身、休闲、运动与旅游相结合,重点依托箬寮岘、大木山、松阴溪等自然资源,着力打造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体育主题旅游景区、景点和线路。通过推进社区配建足球运动场地和校园足球运动场地建设,扩大足球场地供给,优化类型结构,提高设施质量,不断满足全社会足球运动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松阳县 全民 健身 实施 实行 施行 计划 规划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