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收藏的精品资料从产业结构看重庆市经济发展.doc





《2021-2022年收藏的精品资料从产业结构看重庆市经济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年收藏的精品资料从产业结构看重庆市经济发展.doc(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从产业结构看重庆市经济发展 陶鑫 07304775 国商经济学摘要:依据最新的数据,分析重庆市经济发展,并且通过经济计量分析方法,阐述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对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拉动作用,并结合重庆市现阶段经济情况分析,进一步提出其改进措施。关键词: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未来发展 建议重庆市作为西部地区一颗璀璨的明星,自从直辖十一年来,其快速发展受到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观注。纽约时报曾报道重庆市有潜力成为21世纪的模范城市。那么,重庆市是如何仅仅用10年时间而在与西部城市西安、成都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走在发展的前沿地带的呢?重庆自直辖以来,国内生产总值一直高于国内平均水平,国内生产总值(GDP)从1997年1
2、36024亿元增加到2007年412251亿元,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846%。经济的迅速发展,其间也伴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改善。本文就重庆市直辖以来的相关国内经济数据进行分析,剖析各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拉动作用,并联系重庆产业现状及经济状况分析重庆的未来发展,并提出相关建议。一、 重庆市国民经济总产值及各产业对经济总值的贡献分析1、改革开放以来重庆市国内生产总值分析年份 图1(数据来源:重庆市统计年鉴)各类生产总值(单位:亿元)Y:GDPX1:第一产业X2:第二产业X3:第三产业各类生产总值(单位:亿元)图2(数据来源:重庆市统计年鉴)改革开放初期,由于重庆地理位置的影响,其所受政策惠及与沿海地带
3、经济不可比拟,沿海尤其是广东珠三角迅猛地经济发展并没有良好地带动内陆城市的起步。由上图看清楚看到,78年至93年,重庆市总产值基本处于毫无增长状态,并且处于低等水平。自97年重庆市直辖以来,其经济一直高速增长,社会生产总值从97年136024亿元增加到07年412251亿元,年均增长率高达1846%。图2显示出来,第一次产业增长幅度很小,基本处于非增长状态,而第二三次产业一直快速发展。那么说明,在直辖前期,重庆的经济基本为农业型经济,而目前已经发展为多种产业结构共同发展的局面。自直辖以来,重庆市作为一个经济整体集体发展,不再如直辖前,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之前隶属于四川省,现隶属于
4、重庆市)分离状态。并且,重庆市作为三峡移民城市,其民众的移民工作带动了全市GDP的大幅增长,主要是建筑业。其城市的重建为整个社会增添许多就业岗位,更主要是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重庆市地处中国西南部,虽然公路铁路运输不便,但长江与嘉陵江亦可作为其主要交通枢纽,长江沿着全市,横穿湖北直至上海出口。不过,近几年来,政府已经大力修建铁路与公路,与湖北利川的高速公路也已经全面通车,与上海的铁路路线正在修建当中,并且渝怀、渝遂铁路也在修建中,并且各个区县已经通过高速公路连接起来,实现了与主城区一小时通道,全面带动全市整体发展,克服局部不均衡状态。作为直辖大市,重庆总共管辖40个区县,07年统计的人口数量为3
5、23532 万,常住人口2839万,其中非农业人口为87697万,城镇化率为2711%。由此可以看出城乡人口差别相当大,因而9个主城区与下属区县差别相当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同步。2各产业结构分析第三次产业第二次产业第一次产业(数据来源:重庆市统计年鉴)重庆市曾是全国六大老工业基地之一,拥有较为丰富的土地、原材料以及劳动力资源,其强有力的工业园区及国有企业支撑着重庆的工业发展。同时,作为农业人口远远超过非农业人口的城市,其农业经济的发展仍具有强大的后劲。但第一次产业的高效进行需第二次产业的设备支持,同时第一次产业提供的生产要素又影响着第二次产业的发展,从而影响着第三次产业。然而,重庆市的第一二三产
6、业分别对国内生产总值有怎样的拉动率呢?那么,请看以下两个回归方程,从中分析各个产业对总产值的贡献额。Y:全市生产总值 X1:第一次产业产值 X2:第二次产业产值X3:第三次产业产值 1978-1996年全市产业结构分析根据重庆市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二、三次产业的统计数据1978-1996年,通过学习Eviews5.0软件,得出如下经济计量回归模型。括号里是相应变量方差值与t统计值。Ln(y)=0.944567+0.339962ln(x1)+0.501122ln(x2)+0.183822ln(x3) 方程Se= 0.040491) (0.021397 ) (0.022555 ) (0.017
7、247)T=(23.32784) (15.88818 ) (22.21776 ) (10.65828 ) R2 =0.999949 R2 (adj)=0.999938 F=97350.48 D-W=1.08335该回归方程判决系数为0.999949,其调整后系数为0.999938,说明该方程中三次产业对GDP有高度的解释意义。由方程(1)得出,第一次产业产值增加1%会导致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33996%,第二次产业产值增加1%会导致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5001122%,第三次产业产值增加1%会导致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183822%。由此看出,在直辖前,重庆市的经济增长中,对经济增长拉动最大的是第二次
8、产业,其次是第一次产业,最后是第三次产业。对重庆三次产业所占比重求均值可得:第一、二、三产业在总产值所占份额分别为3320%、4884%、1753%。由此可知,重庆市的第一产业产值增加一个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增加11774个单位,第二产业产值增加一个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增加122734个单位,而第三产业产值增加一个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只增加06051。各个产业带来的贡献显而异见。第二产业作为重庆市的支柱产业,其增长所带来的效应是最大的,而第三产业增值最小。在直辖前,重庆市基本为农业大市,第三产业没有什么发展,除了小个体经营户所代表的小商业贸易。于是,要实现全市的全面发展,必须带动三个产业,完善的产业
9、结构导致健全的经济制度,从而带动经济增长。 1997-2007年全市产业结构分析根据重庆市第一、二、三次产业数据1997-2007年,依旧用Eviews5.0软件,得出如下经济计量回归模型。Ln(y)=1.145919+0.131294ln(x1)+0.499309ln(x2)+0.348486ln(x3) 方程(2)Se =(0.035905) (0.010315) (0.014621) (0.012887)T =(31.91555 ) (12.72825) (34.15117 ) (27.04268 ) R2 =0.999973 R2 (adj)=0.999962 F=87709.16 D
10、-W=1.815510该回归方程判决系数为0999973,其调整后系数为0999962,并且每个统计量都通过检验,说明该方程中三次产业对GDP有高度的解释意义。由方程(2)可得,第一次产业增加1%会导致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1313%,第二次产业增加会导致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4993%,第三次产业增加1%会导致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3485%。那么,再根据三次产业所占比重求均值可得:第一、二、三产业在总产值所占份额分别为1341%、51%、3559%。那么明显观察出,第三产业份额远远超过了第一产业,充分说明其产业结构有很大的调整。进一步推算出,重庆市的第一产业产值增加一个单位,国内生产总产值增加0852
11、4个单位,第二产业产值增加一个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增加12067个单位,第三产业产值增加一个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增加0806个单位。根据以上两个回归方程可以看到,直辖前与直辖后,重庆市产业结构有相应的变化。在所有产业中,第三产业的份额逐渐增大,从过去的1753%增加至3559%,其增长速度可见一斑。然而,根据三次产业演变规律,重庆市整个产业结构偏离了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方向,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上升过快,与第一二产业发展步调不一致。在近几年的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中,第一产业比重仍保持逐步下降态势,并且比重已降到20%以下,第二产业呈小幅度上升态势,第三产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二、 全市
12、各个产业现状具体分析第一产业发展受阻从99年开始,全市开始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许多区县乡镇建立了高档优秀米、面包小麦、玉米等粮油基地,到目前为止已经有部分地区实现小程度的农业现代化。据统计,乡村从事人口约人乡村总人口的57%,如此巨大的从业群体将农业发展继续推向前。但因为农林牧渔业是高投入、低回报的产业,并且由于牧渔业受自然资源限制,因此其增长空间不大,并且由数据可看出,近几年来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比重并非没有上升,且还有所下降。重庆市的农业发展主要集中在各小区县乡村,没有集约型及现代化的生产模式,较为低下的生产效率及较小的生产规模,另外外资引进较少,使得农业领域里各位生产者没有较高的劳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收藏 精品 资料 产业结构 重庆市 经济发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