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收藏的精品资料信用管理学讲稿.doc
《2021-2022年收藏的精品资料信用管理学讲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年收藏的精品资料信用管理学讲稿.doc(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导论内涵、特征、作用信用 征信定义:借贷行为,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价值转换的特殊形式。 价值转换的一般形式:等价交换(所有权和使用权的高度集中)诚信、信任、信誉。一、信用的含义 意愿能力1、基于伦理的视角 “信守诺言”的道德品质2、基于经济的视角 建立在授信人对信人偿付承诺的信任的基础上,使受信人不用立即付款就可以获得商品、服务和成贷币的能力。信用构成的两个要素:一是信任,指授信人对受信人的信任。二是时间,即授予信用和偿还信用的时间限制从受信人角度,对信用产生影响的因素。一履约意愿,受信人在特定的期限内保证付款或还款的主观愿望。与道德品质有密切关系。二履约能力。是受信人在特定期限内实
2、现付款或还款的经济能力。与受信人的经济状况有密切关系。3、基于法律视角Credit。一、当事人之间的一种关系,但凡“契约”规定的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不是当时交割的,存在时滞,就存在信用。二、双主当事人按照“契约”规定享有的权利和户负的义务。4、基于货币角度信用创造学派:信用就是货币,货币就是信用;信用创造货币,信用形成资本。流通中货币的供应量取决于货币乘数(信用影响)和基础货币。货币:M1 准货币M25、基于社会学视角是一种价值观念,及建立在这一观念上社会关系,是一种基于伦理的信任关系。特点:(1)信用源自于一种社会心理(信用以信任为基础)(2)取决于授信人对受信人咨信状况的判断(3)信用是一种社
3、会关系(不是个体行为)(4)信用具伦理特征(5)信用具有文化特征(6)信用具有时代特征二、信用的内涵1、信用的人格性(1)信用是一种资格,它表明一种特定的法律和社会身份、地位,达到一定的信用水平,意味着具有一定的法律资格。a、信用体现为一定性质的法律资格。b、信用意味着在市场交易和竞争中所拥有的事实上的社会地位。c、一个人的信用水平同时还受其相应社会身份、地位的影响。(2)信用是一种道德上的人格利益,一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伦理道德上的人格性信用在伦理道德上的人格利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3)信用体现为一种人格权,即信用权作为一个完全独立的民事主体的人必然具有完整的人格利益。包括生命、健康、身体和
4、名誉、荣誉、信用等器质性与精神性人格利益,这是拥有人格的必要条件。这种人格权限于对精神利益保护的范畴,很少或基本上没有涉及财产利益。2、信用的财产性(1)首先表现为它一种财产信用,即以财产为基础的信用(2)信用本身已经成为一种无形财产(3)侵害商业信用主要承担财产责任信用等级是信用交易后从受信方的信用记录为主要衡量标志的风险程度。不同的信用等级反映不同信用记录和信用风险的差别(2)诚信诚实守信,自己对他人的承诺,是一种行为规范。要有自觉性和主动性泛指信用的一般意义守信更多指道德和社会文化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思维方式、行为的基本准则和价值观。诚信更有道德主文化意义,“资信”、“信用”有微观经济意义
5、(3)信誉声望、名誉,是以信用为基础的抽象价值和社会声誉,是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是一种形象标识。是系列信用行为累积的结果。能使主体从“一般信用”升华为社会资本形态,成为一个企业,一个地区精神财富和价值源泉。微观主体的可以带来更大的市场份额(4)资信股票不以偿还为条件,但要给投资者回报酬,是信用行为。与信用有关的各类经济主体自主履行的其相关经济承诺的能力和可信任程度信用以偿还为条件的一种承诺,资信则是这种承诺能否自主如期履约的能力。履约能力和可信程度以及履约状况和守信程度是“因”与“果”关系。是信用风险的预期,把信用风险从“事后”确定转移到“事前”预期。资信等级:自主偿债能力强弱(高:有较强自主偿
6、债能力信用等级也高)信用等级:偿还债务的程度信用等级高未必反映资信等级高。信用对资信、诚信、信誉,具有普遍意义,而它们是信用基础上派生的概念,信用可以泛指。2、诚信与信用的区别与联系:在内涵、历史形式、表现形式,建立和维护机制,还是在惩罚机制上都有严格的区别。(1)概念内涵不同:诚信,是为人处世的道德准则,是一个道德范畴,并且作为经济活动的一个游戏规则。诚信是一种非正式制度,具有主观性。3、信用的信息性 信息财富(1)信用是可以量化的信息(财产价值方面量化、以一定的符号表示信用的高低中介机构参与其中)(2)信用 一种信息服务机制(3)信用也是一种信息监督机制4、信用的资源性 (如抵押贷款增加承
7、担的费用)(1)信用资源的形成要通过拥有者重复参与一次以上的交易活动来实现(无形资产)(2)信用资源本质上是一种经验品(empincal goods)只有通过具体的经济交换才能体现双方信用的好坏。(3)信用的价值需要在经济交换活动中体现出来(4)信用作为一种稀缺资源,也具有相应的市场价值三、信用的本质及其特征1、信用的本质(1)是一种反映个人属性的信息,拥有价值,可以交易(2)对契约关系中义务承担者履约意向、履约能力和 履约后果的确定性预期(风险大小)(3)是一种以偿还和付息为基本特征的借贷行为(4)社会单位或群体在社会交往与合作中遵守诺言、实践成约的诚实态度、履约能和信誉效用(5)人们以可信
8、赖的承诺法去履行责任的方式,是人们之间的一种肯定性的交换关系,其本质是主体的一种道德精神(6)人的利益关系的反映和表现,是主体对自己和客体中个体利益耦合关系的现实认可,未来期望与(7)善良公平的道德观念的法律化(8)一种产权关系(9)对诚信精神与原则的应用2、信用的特征(1)主观上遵守承诺、履行义务的道德品质,客观上具有偿村的能力(2)反映社会经济关系,体现一种债权与债务,责任与权利的关系(3)未来性和预期性,带有对未来经济利益的一种心理预期和要求(4)利益性,是为了某种价值偿村或等价回报四、相关概念的比较1、基本概念界定 经济角度(1)信用: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信用反映的是权利和
9、义务的关系,是一种动态的经济过程正式制度:法律的、条款的、书面的、受到制裁非正式:默守成规信用主要是经济问题,四个特点:体现双方共同意志的经济关系。每个人既有要求信用的权利,又有履行信用的义务。信用交易必须订立契约,并赋予契约以维持和保证信用的重要作用。缔约的一方,不仅要承担道德责任,还要承担相应的经济和法律责任。诚信是信用关系的必要条件。信用被纳入微观经济管理和法制范畴,以维护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正常秩序。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实现有效和高效的交易而建立的一种正式制度,具有强制性和规范性。信用是经济规则,诚信不是经济规则。* 形成的历史条件不同诚信的形成可以说始于人类社会的开端,与人类
10、社会同时产生,是人类相与交往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的交往有序化程度的提高而提高。信用既不是从诚信中产生,也不是从竞争中产生的,而是从商品交换活动中产生并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发展。其产生的前提条件是社会分工的。*表现形式不同 内诚于心,即诚实信仰、忠诚信奉,这是诚信道德的最高形式。 外化于人,即诚实信用、诚实守诺,这是诚信的基本要求。 忠诚信义,真诚负责,在遵守诺言的基础上自觉地取信于义。*建立和维护机制不同 诚信作为一种道德人格,是自律和他律的统一,是道德义务和道德良心的统一,因此,培养和完善诚信道德,需要从自律和他律,亦即从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两个环节着手。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诚信建设都只能“
11、德治”,而不能是“法治”。 信用是建立在契约基础之上,需要相应的制度和法律上的规范*惩罚机制不同 一内心自省 二舆论监督 失信的惩罚、道德谴责,经济上的制裁;法律的惩罚小结:诚信:道德问题;信用:经济问题诚信是维系信用关系的纽带 强制维持市场信用关系的是法律,非强制维持市场的信用关系的是道德。市场主体讲诚信建立良好的信用关系赢得良好的信誉3、诚信、信用与信誉的联系与区别(1)诚信是内生的,取决于自身的品德。信誉是外生的,取决于社会的评价,而信用是互生的,既有授信方,又有受信方。(2)信誉和信用的确立大都需要通过媒介体,比如通过信用评估机构,征信机构确立信誉,通过金融机构建立信用关系。而诚信不需
12、要,也不应当通过媒体确立。(3)“诚信”不具有商业价值,而“信誉”、“信用”具有商业价值,在市场上“诚信”是道德规范,“信誉”是无形资产,“信用”是一种交换手段。(4)“诚信”是每一个人的义务,而不是权利,但“信誉”是某些人的权利,“信用”是权利与义务的结合。(5)不讲信用,必须他律,即应受到处罚。缺乏诚信和失信于人在一定程度上还难以他律。(6)信用可以量化为信用度,信用度标志着信用相关者的诚信状态。守信和失信,是信用度的两极。(7)信誉 是信用的社会声誉,是信用结果的社会价值。五、信用在经济的主要作用1、加速资金周转2、节约交易成本3、扩大交易规模4、优化资源配置六、信用与金融信用:一种借贷
13、行为金融(狭义:货币资金的融通 广义:各种信用的活动和货币流通的总称)金融概念出现比信用晚,但金融的含义比信用更广泛。两者联系: 金融活动以信用活动为基础。(金融活动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信用关系的基础上)总体上看,信用活动 点,金融活动是线。两者区别:1、信用活动通常与资金的余缺联系在一起;后者则不一定。2、前者通常反映信用主体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后者的当事人可能更多。3、前者一定存在时滞,后者不一定。4、前者一般都有利息,后者则不一定。5、前者没有直接与间接之分,后者则一般要加以区分。 6、前者有实物借贷,后者则不包括。七、信用与市场经济1、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1)从信用的产生和形成看,信用经
14、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市场经济由无序到自序的发展过程,就是信用经济的形成过程。(2)信用机制是维系市场经济中各主体之间经济关系最重要纽带,发达的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完善的信用制度基础之上。2、信用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1)市场经济运行的前提和基础(2)交易规模扩大的基本动力(3)加速资金周转的调节器(4)优化资源配置的手段(5)降低交易成本的重要工具(6)创造流通工具的主要条件第二章 信用形式一、商业信用1、含义及性质含义:工商企业之间进行商品交易时,以延期支付或预付形式提供的信用。“是从事再生产的资本家相互提供的作用”(马克思),即指以赊销商品的方式提供信
15、用。在信用发展史上最早的信用交易方式。性质:属于直接融资性质,相到于股票,债券直接融资方式,具有以下特点:(1)是否吸付利息以及利息的高低完全归当事人双方协商确定,不直接受金融市场上贷币资金的价格所影响。(2)产生以再生过程中商品和贷币的余缺为条件效应总是导致一些企业资金占用的增加,另一些企业资金占用的减少。(3)它能够将多个债权债务关系联结起来,形成债权债务关系的锁链。(4)它是从事再生产的企业家之间直接进行的融资活动,一般不经过金融市场或交易所。(5)其建立和消除决定于信用双方的意志,不经有关部门审批,不需要公布财务状况和评定信用等级。2、商业信用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商品贷币关系的发展是
16、商业信用交易方式存在的客观前提(2)买卖双方良好的信誉及相到信任为商业信用的发展中提供主观条件(3)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提出对商业信用的限制要求(4)商品盈余和贷币资金短缺的矛盾的存在为商业信用的发生提供可能,(供求买方市场缺乏资金)(5)相关的配套制度为商业信用发展提供保障(6)竞争压力与盈利的驱动是商业信用扩张的动力3、商业信用的形式1)赊销商品即由赊销者以商品形式授予赊购者信用。这里信用的对象是商品,但仍然是以贷币计量,将商品赊销给赊购者,既是买方,又是借贷,(提供资金者需求者)一般发生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典型的商业信用形式预付贷款由买方以贷币形式授予卖方信用的形式。其信用的对象是贷币资金,买
17、方将贷币资金预坟给卖方,即是借贷,又是买卖。预付贷款一般发生在卖方市场条件下。3)分期付款它是在基本建设或商品交易的条件下发生的,按工程进度或交贷批量分期偿付贷款。该信用方式类似于赊销商品,但存在区别,赊销商品通常是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已经全部转移到赊购者的情况下发生的,而分期付款通常是在商品的使用价值未形成或未全部转移到赊购者的情况下发生的。4)经销或代销都是代销贷方推销产品,但区别在于,经销是自行购销、支付盈亏,而代销只是接受委托收取租金,经销是买卖关系,代销不是买卖关系,因为没有转移商品的所有权,也没有支付贷款的义务。经销利润代销,但风险代销5)补偿贸易国际交往中,先买设备,生产出的产品抵设
18、备款。国内,租贷 经营性租贷 融资性租贷4、商业信用的特点(1)商业信用的规模有一定限制一个企业有多少商品能够以赊销形式出售,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自有资金的多少经济效益的高低借入资金的难易资金周转的速度商品的品种商品的质量(品牌)商业信用的最高限额不超过全社会经营者遭受的资本总额。(2)商业信用有较严格的方向性(一般只在留易伙伴之间建立)(3)容易形成社会债务链(4)期限较短(5)主要以商品形式,提供的直接融资(6)既是买卖关系,又是借贷关系。5、商业信用的作用(1)积极;主要:微观 但债务链加长涉及到宏观有利于促进商品销售有利于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有利于降低商品成本有利于改进企业市场形象(提高市
19、场占有率)能促进企业加强自身信用管理能促进加速资金周转(2)负面制造虚假繁荣形成不合理占用他人资金二、银行信用1、银行信用的含义及性质银行和各类金融机构以贷币形式提供的信用,它是在商业信用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产生的,它的产生标志着一个国家信用制度的发展和完善。银行信用属于以贷币为信用对象的间接融资。2、产生的客观必然性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1)产生源于商业作用的局限性(2)是在货和经营基础上形成的(3)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需要有产生的。3、银行信用的主要形式存、贷款、承兑、贴现、担保、开出汇票、支票、开立信用账户、发行信用卡等等4、银行信用的特点(1)作为银行信用载体的货缺点,在它的来
20、源和运用上没有方向限制,既可以流入,又可以流出。(2)规模大、范围广、期限长,是现代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3)信用性强,具有广泛的接受性(4)信用的发生集中统一,可控性强(货币流通经过银行,银行可控制)5、银行信用的作用(1)节约流通费用和交易成本(2)促进社会扩大再生产的重要杠杆(3)货币流通速度的调节器(4)创造信用的基础 信用创造通过信货实现(5)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途径6、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关系(1)主要联系商业信用是一切信用缺席的基础,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广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银行信用的产生又促使商业信用进一步发展完善。如:银行对商业票据、贴现,银行提供贷款
21、和企业预付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可以相互转化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是并存,而非取代关系。(二)主要区别银行信用不受个别潜在数量和资本回流的限制银行信用不受商品使用价值和流转方向的限制银行信用可以由银行提供给任何职能资本家,商业信用一般由商品的出卖者提供给购买者较之商业信用,银行信用期限更长三、消费信用1、消费信用的含义及性质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汽车租赁公司机构向消费者提供的用于生活消费为目的信用形式消费信用是以生活消费品为信用对象的一种直接融资(零售商)或间接融资(消费信贷)主要形式:消费信贷2、消费信用发生的前提条件(1)客观条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生产发展以及消费扩张的需要使消费信用成为必要买方市场
22、的形成为消费信用提供发展空间充足的资金支持和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为消费信用的快速发展提供基本条件制定完善的促进消费信用发展的各项法律、政策是其基本保障主观条件信用消费观念的形成个人消费需求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即时消费需求与实际支付能力的不匹配消费信贷的产生和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微观上,是消费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消费者合理安排跨期消费水平的必然结果;宏观上是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从卖方市场走向买方市场的必然产物。3、消费信用的形式(1)商品赊销 (4)信用卡消费(2)分期付款(5)租赁消费(3)消费信贷4、经营消费信用的主要机构(1)零售商(2)专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2022 收藏 精品 资料 信用 管理学 讲稿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