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及答案.docx
《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及答案.docx(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大学物理实验报告及答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大学物理实验报告答案大全实验数据及考虑题答案全包括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目的(1)利用伏安法测电阻。(2)验证欧姆定律。(3)学会间接测量量不确定度的计算;进一步把握有效数字的概念。U实验方法原理根据欧姆定律,R=,如测得U和I则可计算出R。值得注意的是,本实验待测电阻有两只,I一个阻值相对较大,一个较小,因而测量时必须采用安培表内接和外接两个方式,以减小测量误差。实验装置待测电阻两只,05mA电流表1只,05V电压表1只,050mA电流表1只,010V电压表一只,滑线变阻器1只,DF1730SB3A稳压源1台。实验步骤本实验
2、为简单设计性实验,实验线路、数据记录表格和详细实验步骤应由学生自行设计。必要时,可提示学生参照第2章中的第2.4一节的有关内容。分压电路是必需要使用的,并作详细提示。(1)根据相应的电路图对电阻进行测量,记录U值和I值。对每一个电阻测量3次。(2)计算各次测量结果。如屡次测量值相差不大,可取其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3)假如同一电阻屡次测量结果相差很大,应分析原因并重新测量。数据处理 (1)由?U=Umax1.5%,得到?U1=0.15V,?U2=0.075V;(2)由?I=Imax1.5%,得到?I1=0.075mA,?I2=0.75mA;(3)再由u=R(?U)2+(?I)2,求得u=910
3、1?,u=1?;R3V3IR1R2(4)结果表示R1=(2.920.09)10光栅衍射实验目的(1)了解分光计的原理和构造。(2)学会分光计的调节和使用方法。?,R2=(441)?(3)观测汞灯在可见光范围内几条光谱线的波长实验方法原理若以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在光栅面上,根据光栅衍射理论,衍射光谱中明条纹的位置由下式决定:(a+b)sink=dsink=k假如人射光不是单色,则由上式能够看出,光的波长不同,其衍射角也各不一样,于是复色光将被分解,而在中央k=0、=0处,各色光仍重叠在一起,构成中央明条纹。在中央明条纹两侧对称地分布着k=1,2,3,级光谱,各级光谱线都按波长大小的顺序依次排列成一
4、组彩色谱线,这样就把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假如已知光栅常数,用分光计测出k级光谱中某一明条纹的衍射角,即可算出该明条纹所对应的单色光的波长。实验步骤(1)调整分光计的工作状态,使其知足测量条件。(2)利用光栅衍射测量汞灯在可见光范围内几条谱线的波长。由于衍射光谱在中央明条纹两侧对称地分布,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度,测量第k级光谱时,应测出+k级和-k级光谱线的位置,两位置的差值之半即为实验时k取1。为了减少分光计刻度盘的偏心误差,测量每条光谱线时,刻度盘上的两个游标都要读数,然后取其平均值(角游标的读数方法与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基本一致)。为了使十字丝对准光谱线,能够使用望远镜微调螺钉12来对准。测量
5、时,可将望远镜置最右端,从-l级到+1级依次测量,以免漏测数据。数据处理0为公认值。(2)计算出紫色谱线波长的不确定度(1)与公认值比较计算出各条谱线的相对误差E=0?x其中0u()=?(a+b)sin?)?2u(?)?=(a+b)|cos?|u(?)?1=600cos15.09260180=0.467nm;U=23u()=0.9nm最后结果为:=(433.90.9)nm1.当用钠光(波长=589.0nm)垂直入射到1mm内有500条刻痕的平面透射光栅上时,试问最多能看到第几级光谱?并请讲明理由。答:由(a+b)sin=k得k=(a+b)sin最大为90o所以sin=1又a+b=1500mm=
6、2*10-6m,=589.0nm=589.0*10-9mk=2*10-6589.0*10-9=3.4最多只能看到三级光谱。2.当狭缝太宽、太窄时将会出现什么现象?为什么?答:狭缝太宽,则分辨本领将下降,如两条黄色光谱线分不开。狭缝太窄,透光太少,光线太弱,视场太暗不利于测量。3.为什么采用左右两个游标读数?左右游标在安装位置上有何要求?答:采用左右游标读数是为了消除偏心差,安装时左右应差180o。光电效应实验目的(1)观察光电效现象,测定光电管的伏安特性曲线和光照度与光电流关系曲线;测定截止电压,并通过现象了解其物理意义。(2)练习电路的连接方法及仪器的使用;学惯用图像总结物理律。实验方法原理
7、(1)光子打到阴极上,若电子获得的能量大于逸出功时则会逸出,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阳极运动而构成正向电流。在没到达饱和前,光电流与电压成线性关系,接近饱和时呈非线性关系,饱和后电流不再增加。(2)电光源发光后,其照度随距光源的距离的平方成(r2)反比即光电管得到的光子数与r2成反比,因而打出的电子数也与r2成反比,构成的饱和光电流也与r2成反比,即Ir-2。(3)若给光电管接反向电压u反,在eU反1.临界截止电压与照度有什么关系?从实验中所得的结论能否同理论一致?怎样解释光的波粒二象性?答:临界截止电压与照度无关,实验结果与理论相符。光具有干预、衍射的特性,讲明光具有拨动性。从光电效应现象上分析,
8、光又具有粒子性,由爱因斯坦方程来描述:)y4(m?n)实验步骤(1)转动读数显微镜的测微鼓轮,熟悉其读数方法;调整目镜,使十字叉丝明晰,并使其水平线与主尺平行(判定的方法是:转动读数显微镜的测微鼓轮,观察目镜中的十字叉丝竖线与牛顿环相切的切点连线能否始终与移动方向平行)。(2)为了避免测微鼓轮的网程(空转)误差,在整个测量经过中,鼓轮只能向一个方向旋转。应尽量使叉丝的竖线对准暗干预条纹中央时才读数。(3)应尽量使叉丝的竖线对准暗干预条纹中央时才读数。(4)测量时,隔一个暗环记录一次数据。(5)由于计算R时只需要知道环数差m-n,因而以哪一个环作为第一环能够任选,但对任一暗环其直径必须是对应的两
9、切点坐标之差。数据处理uc(R)2?u=(y)?=u(m)?=u(n)?=?0.12?8=0.6=?R?y?+?m?n?+?m?n?20.635?8.910u(R)=Ruc(R)=5.25mm;U=23u(R)=11mmcRcR=(RU)=(87511)mm1.透射光牛顿环是怎样构成的?怎样观察?画出光路示意图。答:光由牛顿环装置下方射入,在空气层上下两外表对入射光的依次反射,构成干预条纹,由上向下观察。2.在牛顿环实验中,假设平玻璃板上有微小凸起,则凸起处空气薄膜厚度减小,导致等厚干预条纹发生畸变。试问这时的牛顿环(暗)将局部内凹还是局部外凸?为什么?答:将局部外凸,由于同一条纹对应的薄膜厚
10、度一样。3.用白光照射时能否看到牛顿环和劈尖干预条纹?此时的条纹有何特征?答:用白光照射能看到干预条纹,特征是:彩色的条纹,但条纹数有限。双棱镜干预实验目的(1)观察双棱镜干预现象,测量钠光的波长。(2)学习和稳固光路的同轴调整。实验方法原理双棱镜干预实验与双缝实验、双面镜实验等一样,都为光的波动学讲的建立起过决定性作用,同时也是测量光波波长的一种简单的实验方法。双棱镜干预是光的分波阵面干预现象,由S发出的单色光经双棱镜折射后分成两列,相当于从两个虚光源S1和S2射出的两束相干光。这两束光在重叠区域内产生干预,在该区域内放置的测微目镜中能够观察到干预条纹。根据光的干预理论能够得出相邻两明暗条纹
11、间的距离为?x=d,即可有=d?x其中d为两DD个虚光源的距离,用共轭法来测,即d=d1d2;D为虚光源到接收屏之间的距离,在该实验中我们测的是狭缝到测微目镜的距离;?x很小,由测微目镜测量。实验步骤(1)仪器调节粗调将缝的位置放好,调至坚直,根据缝的位置来调节其他元件的左右和高低位置,使各元件中心大致等高。细调根据透镜成像规律用共轭法进行调节。使得狭缝到测微目镜的距离大于透镜的四倍焦距,这样通过移动透镜能够在测微目镜处找到两次成像。首先将双棱镜拿掉,此时狭缝为物,将放大像缩小像中心调至等高,然后使测微目镜能够接收到两次成像,最后放入双棱镜,调双棱镜的左右位置,使得两虚光源成像亮度一样,则细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物理 实验 报告 答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