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轮温习教案中国古代的思想与文化.docx





《高考二轮温习教案中国古代的思想与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二轮温习教案中国古代的思想与文化.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高考二轮温习教案中国古代的思想与文化2020高考二轮温习历史全案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第三讲中国古代的思想与文化【专题要点】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1诸子百家:道家学派:老子、庄子;儒家学派:孔子、孟子、荀子;墨家学派:墨子;法家学派:商鞅、韩非子2百家争鸣局面构成的意义: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2在“百家争鸣的经过中,各家学派互相扬长避短,构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3儒家思想就是在“百家争鸣中吸收、融合各家之长构成和发展起来的,并在日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
2、想;4“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之后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起了宏大的推动作用。在“百家争鸣的经过中,各学派相互诘难、批驳,又相互吸收、融合,终于构成古代中国的思想。其中,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侧;道家学讲构成了中国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他们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3儒学思想的构成1孔子创立儒学:政治思想:“仁为核心;“德政,即强调统治者以德治民;主张“克己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教育思想:创办私学,打破了教育由奴隶主贵族垄断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著述
3、方面,孔子整理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教本,被后人称为“六经2孟子主要思想:把孔子的“仁思想发展为“仁政,进一步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在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通过实行仁政来回复和扩大人的善性。3荀子主要思想: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看到人民气力的宏大,提出“君舟民水观点;主张“性恶论,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4道家、法家和墨家1老子创立道家学派。唯心思想:以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政治思想:无为而治;朴素辩证思想:万物、社会是运动的,关系是相对的2庄子对道家学派的发展。主张:以为世界万物是相对的。影响:道家学讲构成了中国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
4、哲学基础。3韩非子对法家思想的奉献。奉献:以法治国,法、权、势相结合;作用:利于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影响:法家把君主的权利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4墨子的主张和影响。主张:“兼爱,消除亲疏、贵贱的分别,同等地去爱所有的人;“非攻,谴责战争给人民造成的灾难;提倡节省,反对奢侈浪费;治国主张“尚贤,反对任人唯贤。影响:墨家思想代表平民百姓的愿望,在当时影响很大;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1董仲舒的新儒学1地位:董仲舒是汉朝儒家的代表人物,也是使儒家思想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2特点:把道
5、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构成新的儒学体系3主要思想主张:董仲舒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免除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讲;董仲舒还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2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确实立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遭到汉武帝的全面肯定。儒学之士在中国文化舞台上逐步成为主角,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它也逐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三宋明理学1宋朝的程朱理学:1特征:宋代出现了新的儒学体系,即理学。理
6、学是儒、道、fo三家融合的产物,儒学从fo、道之中汲取了有益的内容2二程主张:天理是万物的本原,理先物后;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络起来,以为“人伦者,天理也;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物皆有理,把知识、道理、天理联系起来3朱熹主张:天理是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格物致知的目的是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编著(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考试的教科书。影响:适应了统治者的政治需要,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封建专制统治;三纲五常的纲常名教,严重地束缚了人的思想和生活;朱熹的学术思想对日本、朝鲜和欧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陆
7、王心学1陆九渊的主张:“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即“理;天地万物都在心中;反省内心就得天理2王阳明主张: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的学讲。影响: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宋明理学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四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匹夫有责的思想二、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一汉字的起源演变和字画的发展1汉字的起源和演变汉字起源能够追溯到六千多年前,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文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称为“文字图画。象形字越来越符号化,逐步脱离图画。至商代,汉字已构成完好体系,根据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2书法艺术的发展中国书法艺术的发
8、展大致能够分为两个阶段,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场进入自觉阶段。东晋王羲之创作的(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唐代楷书步入盛世,名家有欧阳修、颜真卿、柳公权等;草书有张旭、怀素等3绘画的起源和演变1新石器时代早期:已有彩陶画、岩画、壁画、地画等。战国有帛画(人物龙凤图),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也出土过帛画。2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兴起,士大夫画家活跃于画坛,他们文化修养很高,总结出很多精辟的绘画理论,有力地推动了绘画艺术的提高,代表人物有顾恺之,代表作是(女史箴图)。3隋唐时期:盛唐画圣吴道子善画道释宗教人物,代表作是(送子天王图)4两宋时期:风俗画是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代表作有北
9、宋画家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长卷5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文人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二文学成就1(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奠定了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的基础,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民间的歌谣,雅是贵族宴饮时演唱的乐歌,颂是贵族宗庙祭祀时演唱的乐歌。以现实主义精神,真实而深入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2楚辞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吸收民间语言的精华,利用汉江一带流行的一种句子参差不齐、比拟自由活泼的民歌形式而创作的,又称“骚体。代表作(离骚),是中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充满了浪漫色彩,表达了诗人对祖国人民的忠实热爱和对理想的固执追求。3
10、汉赋它在楚辞的基础上,吸收散文成分,构成一种半诗半文的综合文体。西汉的赋,手法夸大,辞藻华美,代表人物有司马相如等。东汉的赋,句子平浅,意境清新,代表人物有张衡等4唐诗李白是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热烈地追求光明和理想,纵情地歌颂祖国的壮丽河山,猛烈地抨击黑暗的社会现实,后人称他为“诗仙;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亲身经历唐朝由盛转衰的巨变,他的诗歌被称为“史诗,他被后人称为“诗圣;中唐诗人成就最高的是白居易,他强调诗歌要反映民生的疾苦5宋词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的数量不断增加,能够唱歌的词,更适应市井生活的需要。金军南下,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尖锐。代表人物有:北宋豪放派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二轮 温习 教案 中国古代 思想 文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