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课程设计(波形发生器).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模电课程设计(波形发生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电课程设计(波形发生器).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模电课程设计(波形发生器)一、题目:波形发生电路二、设计任务与技术指标要求:设计并制作用分立元件和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能产生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的波形发生器。基本指标:1、输出的各种波形基本不失真;2、频率范围为50HZ20KHZ,连续可调;3、方波和正弦波的电压峰峰值VPP10V,三角波的VPP20V。三、电路设计及其原理1方案的提出方案一用RC桥式振荡器产生正弦波。正弦波经过一个过零比拟器产生方波。方波通过积分运算产生三角波。方案二由滞回比拟器和积分运算构成方波和三角波发生电路。如图1所示再由低通滤波把三角波转成正弦波。方案三由滞回比拟器和积分运算构成方波和三角波发生电路。同方案二利用折线
2、法把三角波转换成正弦波。如图2所示图1图3图22方案的比拟方案一中以RC串并联网络为选频网络和正反应网络、并引入电压串联负反应,进而产生正弦波。为了稳定正弦波幅值,一般要在反应电阻一边串联一对反向的并联二极管,但这样会使正弦波出现交越失真。R1/R2=2时,起振很慢;R1/R22时,正弦波会顶部失真。调试困难。还有,RC桥式振荡器对同轴电位器的准确度要求较高,否则,正弦波很容易失真。方案二的低通滤波产生正弦波适宜在三角波频率固定或变化小时使用,而本次课程设计要求频率50Hz-20KHz,显然不合适。方案三滞回比拟器和积分比拟器首尾相接构成正反应闭环系统,这样就构成方波发生器和三角波发生器。滞回
3、比拟器输出的方波经积分产生三角波,三角波又触发比拟器自动翻转成方波。另外,根据正弦波与三角波的差异,将三角波分成若干段,按不同的比例衰减,就能够得到近似与正弦波的折线化波形。而且折线法不受频率范围的限制,便于集成化。固然反应网络中电阻的匹配困难,但能够通过理论计算出每个电阻阻值后再调试。这样能够省下很多功夫。综合以上三种方案的优缺点,最终选择方案三来完成本次课程设计。3单元电路设计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A1A2Uz此电路同相输入滞回比拟器和RC积分运算电路组成。RC回路既作为延迟环节,又作为反应网络,通过RC充、放电实现输出状态的自动转换。滞回比拟器的输出电压,它的输入电压是积分电路的输出电压,
4、根据叠加原理,运放A1同相输入端电位:,令,则阈值电压:积分电路的输入电压是滞回比拟器的输出电压,而且不是+,就是-,所以输出电压表达式为,式中为初态的输出电压。设初态时正好从跃变为+,积分电路反向积分,随时间的增长线性下降,一旦,再稍减小,将从+跃变为。这时,积分电路正向积分,随时间的增长线性增大,一旦,再稍增大,将从跃变为,回到初态,积分电路又开场反向积分。电路周而复始,因而产生自激振荡。正向积分的起始值为,终了值为,积分时间为二分之一周期,所以有:式中,经整理可得出振荡周期振荡频率确定和的阻值,可确定三角波的幅值。调节的阻值,能够改变电路的振荡频率。三角波经折线法产生正弦波折线法是用多段
5、直线逼近正弦波的一种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将三角波分成若干段,分别按不同比例衰减,所获得的波形就近似为正弦波。上图画出了波形的1/4周期,用四段折线逼近正弦波的情况。根据上述思路,能够采用增益自动调节的运算电路实现。利用二极管开关和电阻构成反应通路,随着输入电压的数值不同而改变电路的增益。增益的大小能够通过调试电阻的阻值来确定,这样就能够产生基本不失真的正弦波。折线法是用多段直线逼近正弦波的一种方法。其基本思路是将三角波分成若干段,分别按不同比例衰减,所获得的波形就近似为正弦波。上图画出了波形的1/4周期,用四段折线逼近正弦波的情况。根据上述思路,能够采用增益自动调节的运算电路实现。利用二极管开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程设计 波形 发生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