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五脏:肺部养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养生五脏:肺部养生.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医养生五脏:肺部养生中医养生五脏:肺部养生中医养生五脏:肺部养生1、肺主气(素问五藏生成)讲:“诸气者,皆属于肺。肺在人体的呼吸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角色,其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在五脏中,肺有调节、主持全身各脏腑之气的作用。肺主气则包括主呼吸之气和主一身之气两个方面。2、肺主行水(素问经脉别论)将肺称作“通调水道,即肺主行水,肺主行水,常与脾相协作。脾具有运化水湿的功能,在运化水湿的经过中,一个关键角色就是肺,肺通过本身的宣发和肃降来疏通和调节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3、肺朝百脉(素问平人气象论)讲:“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难经一难)讲:“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
2、脉行三寸,即肺与百脉关系密切。肺朝百脉,这里所讲的百脉主要是指人体全身的血脉,百脉均汇总流经于肺,并通过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通过肺气宣降作用,将富有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4、肺主治节(素问灵兰秘典论)讲:“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肺主治节,是指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水的作用,其与心脏的互相合作,进而使得全身气、血、津液及脏腑的生理功能得以治理和调节。肺主治节是对肺的生理功能的高度概括,共包括四个方面:治理和调节呼吸运动;治理和调节血液的运行;治理和调节津液代谢;治理和调节全身气机。5、寅时,肺经当令,此时当熟睡寅时,即凌晨3点至5点,此时肺经最旺
3、,为了使肺正常工作,寅时必须保证其他器官处于休息状态,进而保证全身所有气血均流注肺经。寅时是阳气的开端,人体气血由静转动,此时人体各器官均应处于休眠状态,人应该处于熟睡状态,只要这样才能保证肺“平衡天下,合理分配气血。6、寅时为心脏疾病高发期,忌早起很多老人常因气血缺乏,在凌晨4、5点时便醒来,但切记此时不要起床,因而此时正是“肺专心工作之时,假如此时起床会打破其他器官的休眠状态,进而调用气血,使的本身就缺乏的气血更为缺乏,肺的治节功能出差,使得心脏的负担大为增加,大大增加心脏病患者的发病几率,甚至引发猝死。7、肺为娇脏,要防止风邪寅时为人体阳气潜发的开端,此刻大多数人都处于熟睡的状态,若此时
4、因吹空调、扇风扇、没盖好被子等而遇寒气,便会使得风邪侵肺。所以,平常需做好防护工作,避免肺受风寒入侵。8、多食“白色食品有助于养肺肺通五行之金,通五色之白色,中医以为,多食润肺的白色食品有助于养肺,如百合、秋梨、银耳、莲子等。中医养生五脏:心脏养生五脏之心在中医里,我们会将五脏对应五行,其中心对应五行中的火,通五色之赤,通五官之舌,通五味之苦,通四季之夏,与形体中的脉相关,与情志中的喜相关,所以讲过喜则悲伤。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为阳中之阳脏,心主血脉,心藏神,心主神明,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心主血脉(素问五脏生成篇):“诸血者,皆属于心。(素问痿论):“心主身之血脉。心主血脉,其包括主血和主脉两
5、个方面,心有主管血脉和推动血液循行于脉中的作用,这里的血就是血液。脉,即是脉管,又称经脉,为血之府,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心主血脉使得血液周流于全身,滋养机体并为其提供物质基础。心藏神(素问灵兰秘典论)讲:“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素问调经论)讲:“心藏神。心藏神,这里的神是从人抽象的思维、意识、精神到具象的眼神、面部表情、言语、肢体反响等,都可谓之神。(灵枢邪客)讲:“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故人的整个精神、神智均藏至于心。心主神明心主神明是指心主持和统率人的高级中枢神经机能活动,即思维活动。值得注意的是,在当代临床医学中,思维活动归属于脑,但中医中,脑属于奇恒之腑,居颅腔之
6、内,由髓聚集而成,主精神活动及感觉功能。(素问五脏生成篇)中的“诸髓者,皆属于脑,(灵枢海论)中的“脑为髓之海,指出了脑是髓聚集而成。(素问脉要精微论)中讲,“头者,精明之府,此为脑之功能。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辛夷发明)也讲:“脑为元神之府,元神即指人体的高级中枢神经机能活动。脑为髓海,髓由精生,精源于五脏六腑之气血,而心是君主之官,主不明则十二官危,故脑的功能与心密切相关,可归属于心。所谓心主神明,神明之心的本质就是脑,心主血,上供于脑,故心脑相系。藏象学讲将脑的生理和病理归于心而分属于五脏,并把喜、怒、思、悲、恐等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与五脏做了联络。五脏之心与六腑之小肠相表里所谓表里者,内外也,
7、在中医中,我们讲脏在内,腑在外。在十二官中,五脏皆对六腑,各自互为表里,互相协作,其中心与小肠相表里。心有心脉,小肠有小肠脉,二者经脉相连;心之气通于小肠,小肠之气通于心,二者气血想通,所以心与小肠共荣辱,病理亦互相影响,如心火过旺(口舌生疮等)会致小肠(小便短赤)热症,此为心移热于小肠,所以去心火时亦要清小肠之热。口苦,多为心火大(黄帝内经)中提到:“心主血脉,开窍于舌,心气通于舌下,心与舌头、嘴巴有着经络之连,如舌头发红,嘴巴发苦,表明心火旺盛,因苦入心,辛开苦降,所以心火大时可食苦瓜,尤其是夏季,热生火,火生苦,更要养心、防火。午时,心经得令,宜小憩午时,又称日中,即中午11点至13点这段时间,此时心经最旺,需食午餐以养形,小憩以养神。午时为阴阳交替之时,此时阴气初生,阳气最盛,午时小憩为合阳,睡眠质量较其他时段更为优质。又因而时阴气初生,静生阴,睡午时觉有助于养阴血,去心火的同时使人气色红润,神采飞扬。另外,午时人体的气血最旺,并到达心经,小憩有助于这位君主之官协调脏腑关系,恢复元气。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