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轨道交通条例(建议稿).doc





《苏州市轨道交通条例(建议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市轨道交通条例(建议稿).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征求意见稿1苏州市轨道交通条例苏州市轨道交通条例(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第一章第一章 总则总则第一条(立法目的)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规范轨道交通管理,保障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和运营安全, 维护轨道交通各方主体的合法权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调整范围)第二条(调整范围)本市行政区域内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运营、安全保障及其 相关活动,适用本条例。第三条(立法原则)第三条(立法原则)轨道交通实行统一规划、多元投资、优先发展、规范运营、安 全便捷的原则。第四条(管理机构)第四条(管理机构)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轨道交通工作的领导,将轨道交通建设 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2、展规划,设立轨道交通议事协调机构,统筹协调轨道交通规划、建 设、运营、安全等重大事项。县级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做好本地区内区域性轨道交通管理,协助市人民政府做好 市级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和应急事件处置等有关工作。第五条(管理机构)第五条(管理机构)市、县级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轨道交通规划的编制和监督 管理工作。市、县级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轨道交通建设的监督管理工作。市、县级市(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轨道交通运营的监督管理工作,其所属同级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具体实施。市、县级市(区)发展和改革、经济和信息化、财政、公安、国土、环保、民防、园 林和绿化、安监、市容市政、水务、物价、审计
3、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轨道交 通的相关管理工作。市、县级市(区)人民政府确定的轨道交通经营单位负责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并 按照本条例的授权实施行政处罚。第六条(轨道交通资金)第六条(轨道交通资金)轨道交通发展所需资金可以通过多渠道、多方式筹集。纳 入轨道交通建设资金平衡方案范围内的土地收益,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用于轨道交通建设。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投资建设和经营轨道交通,投资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受 法律保护。第七条(轨道交通保障)第七条(轨道交通保障)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义务支持和配合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 营,不得阻碍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和运营。供电、通信、供水、燃料供应等相关单位,应当优
4、先保证轨道交通的用电、通信、用 水、燃料等需要,保障轨道交通正常建设和运营。第二章第二章 规划与建设规划与建设征求意见稿2第八条(轨交规划)第八条(轨交规划)轨道交通规划包括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轨道交通线网各线路详细 规划、轨道交通与地面交通衔接换乘规划等专项规划。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应当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与铁路、公路、城市道路和其他公共交 通规划相衔接。第九条(规划编制)第九条(规划编制) 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和轨道交通线网各线路详细规划,由市、县级 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交通运输等有关部门组织编制,报市、县级市人民政府批准。经批准的轨道交通规划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按照原审批程序报批。第十
5、条(规划编制要求)第十条(规划编制要求) 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批准的轨道交通线网各线路详细 规划,做好轨道交通沿线及车站周边用地的控制管理。在规划轨道交通车站用地时,应当根据城市规划要求,以及客流量、乘客换乘需要和 用地条件,预留换乘枢纽或公交首末站、出租车泊位、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机动车和非机 动车停车场、公共厕所等公共交通和公用设施用地,并由轨道交通经营单位会同相关部门 统一设计、统一建设或者设置。城市规划确定的用于轨道交通的市政设施用地,未经法定程序调整,不得改变其用途。第十一条(立项和土地规划)第十一条(立项和土地规划) 国土部门在办理与轨道交通建设有关的土地出让、划拨 手续前,应当
6、将轨道交通出入口、通风亭和冷却塔等辅助设施的用地一并纳入轨道交通建 设用地供地范围。第十二条(开发用地)第十二条(开发用地) 轨道交通建设用地使用权依法实行分层登记。轨道交通经营单位可以根据市人民政府规定享有轨道交通及其配套设施用地范围以及 空间内的土地综合利用权利。轨道交通经营单位应当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轨道交通规划和控制性详 细规划,编制轨道交通综合开发方案,报市人民政府批准。轨道交通经营单位结合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开展地上、地下综合开发的,应当按相关规 定办理规划审批手续和用地审批手续。 第十三条(轨道交通建设)第十三条(轨道交通建设) 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
7、程序进行。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应当遵守法律、法规,执行相 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并符合保护周围的建(构)筑物以及其他相关设施的规定。第十四条(公用设施)第十四条(公用设施) 轨道交通建设涉及供电、通信、供水、排水、热力、燃气等管 线和建(构)筑物以及其他设施的,相关部门和产权单位应当及时向轨道交通经营单位提 供档案资料,并配合勘察、施工,避免造成管线、设施的损坏。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期间,轨道交通经营单位应当对轨道交通沿线已有建(构)筑物和 设施进行调查、记录和动态监测,并采取措施保护沿线的供电、通信、供水、排水、热力、 燃气等管线和建(构)筑物以及其他设施的安全。造成损失
8、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 责任。征求意见稿3第十五条(相邻关系)第十五条(相邻关系) 轨道交通建设必须使用地下、地面以上空间时,符合规划要求 的,其相邻的建(构)筑物和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提供必要的便利。轨道交通出入口、通风亭和冷却塔等设施需要与周边已有物业结合建设的,物业的所 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予以配合;因结合建设给其利益造成损失的,轨道交通经营单位应 当依法予以补偿或者赔偿。第十六条(交通方案)第十六条(交通方案) 轨道交通建设期间,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会同市交通 运输等部门和轨道交通经营单位编制交通疏解方案,避免或者减少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对城 市交通的影响。相关费用列入轨
9、道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第十七条(竣工验收)第十七条(竣工验收) 轨道交通工程竣工后,应当进行工程初验;初验合格的,可以 试运行,试运行不少于三个月;试运行期满后,按国家规定经验收并具备基本运营条件的, 经市人民政府及省相关部门批准后,可以试运营,试运营不少于一年。试运营期满后,轨道交通经营单位应按照规定报请政府有关部门对轨道交通工程进行 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正式运营。第三章第三章 保护区管理保护区管理第十八条(保护区总则)第十八条(保护区总则) 本市设立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保证轨道交通规划、建设顺 利进行和建成后的安全运营。第十九条(地铁、轻轨项目保护区)第十九条(地铁、轻轨项目保护区)
10、地铁、轻轨项目在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批准后即可 以设立保护区。规划线路,控制保护区的范围是:以规划线路中线为基线,每侧宽度六十米;规划有 多条线路平行通过地段,经专项研究确定。在建和建成的线路,控制保护区的范围是: (一)地下车站和隧道结构外边线外侧五十米内;(二)地面车站、高架车站以及线路轨道外边线外侧三十米内;(三)出入口、通风亭、车辆段、控制中心、变电站、冷却塔等建(构)筑物结构外 边线外侧十米内;(四)轨道交通过江、河、湖隧道结构外边线外侧一百米内。 在地铁、轻轨控制保护区内设立特别保护区,特别保护区的范围是:(一)地下工程(车站、隧道等)结构外边线外侧五米内;(二)高架车站及高架线路工程
11、结构水平投影外侧三米内;(三)地面车站及地面线路路堤或路堑外边线外侧三米内;(四)出入口、通风亭、车辆段、控制中心、变电站、冷却塔等外侧五米内。(五)轨道交通过江、河、湖隧道结构外边线外侧五十米内。 第二十条(有轨电车保护区)第二十条(有轨电车保护区) 有轨电车交通线网各线路详细规划批准后,即设立相应征求意见稿4的有轨电车交通控制保护区。控制保护区的范围是:(一)以有轨电车交通线路中线为基线,每侧各三十米内;(二)有轨电车交通通信基站、变电所、车辆段、电缆通道、连通车站的地下通道出 入口等设施外侧二十米内;(三)有轨电车过江、河、湖隧道结构外边线外侧五十米内。第二十一条(保护区调整)第二十一条
12、(保护区调整) 因地质条件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要调整轨道交通控制保 护区范围的,由轨道交通经营单位提出,经规划、住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同意后,报同 级人民政府批准。第二十二条(保护方式)第二十二条(保护方式)在轨道交通控制保护区内进行下列活动的,相关建设单位 应当制定轨道交通保护方案,经征求轨道交通经营单位意见后,依法办理有关行政许可手 续;在施工前与轨道交通经营单位签订安全协议,并交纳施工保证金,必要时进行安全风 险评估,施工过程应当接受轨道交通经营单位的安全监控:(一)新建、改建、扩建或者拆卸建(构)筑物;(二)钻探、地面堆卸载、基坑开挖、爆破、桩基础施工、顶进、灌浆、锚杆(索) 作业、地
13、基加固;(三)修建塘堰、开挖河道水渠、采石挖砂、打井取水;(四)埋设、敷设管线或者设置跨线等作业;(五)在过江、河、湖隧道段疏浚;(六)大型起重设施的运输;(七)需移动、拆除、改造或者搬迁轨道交通设施的作业;(八)其他可能危及轨道交通安全的作业活动。第二十三条(建设禁止)第二十三条(建设禁止)在轨道交通特别保护区内,除必需的市政、园林、环卫和 人防工程,以及已经规划批准的或者对现有建筑进行改建、扩建并依法办理行政许可手续 的建设工程外,不得进行其他建设活动。第二十四条(现场查看)第二十四条(现场查看)轨道交通经营单位应当设立保护区标识,加强保护区内的 日常巡查。轨道交通经营单位可以进入保护区内
14、建设单位的施工现场查看,发现施工活动危及或 者可能危及轨道交通设施安全的,可以要求建设单位停止作业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建 设单位拒不采纳的,轨道交通经营单位应当报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对轨道交通经营单位报告的情况进行核查,经核查认定施 工活动可能危及轨道交通安全的,应当责令采取防范措施;对危及轨道交通安全的,责令 停止作业,并要求建设单位采取补救措施。征求意见稿5第四章第四章 综合利用综合利用第二十五条(综合利用)第二十五条(综合利用)轨道交通经营单位在规划确定的轨道交通用地范围及空间内, 可以进行房地产开发、商业、广告和物业管理等资源综合利用的经营。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15、,轨道交通经营单位在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时,可以一并进行与轨 道交通设施结构上不可分割、工程上必须统一实施的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在具备实施条件 的车站、区间或车辆段(停车场) ,应当充分利用空间,进行地下物业、站点辅助设施、车 辆段(停车场)上盖综合利用,一体化规划设计,纳入轨道交通项目整体管理。鼓励轨道交通经营单位集约利用、统筹安排公共交通枢纽、交通换乘设施、公共步行 空间、车站、区间、联络线等配套设施进行一体化规划设计、实施。第二十六条(开发要求)第二十六条(开发要求)在规划确定的轨道交通用地范围及空间内,国土部门依法 办理土地划拨和出让手续。在轨道交通车站周边五百米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采用
16、法律法规规定的协议、招 标、拍卖等方式出让,土地出让金部分收益用于轨道交通的建设和经营。第二十七条(经营收益)第二十七条(经营收益)轨道交通经营单位进行综合利用所得的收益,应当全部用 于轨道交通经营,并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第二十八条(税费减免)第二十八条(税费减免)轨道交通经营单位进行综合利用需交纳的各种规费,按照 有关规定予以减免。第五章第五章 运输服务运输服务第二十九条(服务承诺)第二十九条(服务承诺) 轨道交通经营单位应当依据服务规范、标准向乘客作出服务 承诺,保证客运服务质量,保障轨道交通安全、正点运送乘客。服务承诺应当向社会公布。第三十条(信息服务)第三十条(信息服务) 轨道交
17、通经营单位应当提供以下信息服务:(一)在车站醒目位置公布首末班车行车时刻表及换乘指示信息;(二)通过广播、电子显示屏等提供列车到达、间隔时间,车辆运行状况提示和安全 提示等信息;(三)运用多种信息发布手段及时告知乘客运营计划调整等信息;(四)通过静态标志标识系统,向乘客提供乘车、疏散、安全、消防等各类设施名称 及其位置、设施导向、禁止行为和危险警告等信息;(五)在地铁、轻轨车站提供问讯服务;(六)投入运营的车辆应标明线路番号、运行走向、起讫点和停靠站等运营信息。物业范围内设置导向标志的,周边物业的所有人、使用人应当配合。在轨道交通车站周边五百米范围内,市容市政、公安等部门在设置城市公用标志时,
18、 应当统筹设置轨道交通站外导向标志。征求意见稿6第三十一条(卫生服务)第三十一条(卫生服务)轨道交通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公共卫生管理制度,落实卫生 管理措施,保持车站、车厢等公共场所的整洁卫生,保证空气质量和卫生状况符合国家卫 生标准。轨道交通经营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落实污染防治措施,减轻列车运营时的噪声污染。第三十二条(车票)第三十二条(车票) 轨道交通车票由轨道交通经营单位发行。乘客应当持有效车票或 有效证件乘车,不得无票、持无效车票、冒用他人乘车证件或者持伪造证件乘车。轨道交通因故障或者意外事件不能正常运行的,轨道交通经营单位应当对受影响的乘 客按照原票价退还票款。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车票
19、定价车票定价) 轨道交通票价应当与其他公共交通票价相协调。轨道交通票价 的确定和调整应当广泛听取意见,经价格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轨道交通经营单位应当执行政府规定的票价,并按照法定要求明码标价,价格行政主 管部门应当对轨道交通票价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第三十四条(市容市貌禁止行为)第三十四条(市容市貌禁止行为) 在车站、列车或者其他轨道交通设施内,禁止下列 影响容貌、环境卫生的行为:(一)堆放杂物或者停放车辆;(二)随地吐痰、便溺、乱扔口香糖、果皮、纸屑等废弃物;(三)随意涂写、刻画、张贴或者悬挂物品;(四)未经批准从事销售活动、派发印刷品; (五)乞讨、卖艺、躺卧、捡拾废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州市 轨道交通 条例 建议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