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常见错题集.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初中化学常见错题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化学常见错题集.docx(5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化学常见错题集初中化学错题集一、选择汇总例1.1gH2和10gO2在一密闭容器内混合点燃,充分反响后生成水的质量为A.1gB.9gC.11gD.10g常见错误由质量守恒定律知“参加化学反响的各种物质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总质量相等,1gH2和10gO2的质量总和为11g,选C。错因分析理解错误:充分反响与恰好完全反响混淆。恰好完全反响是指各种反响物都正好用完,没有剩余;充分反响是指某一种物质已经反响完了,化学反响不能继续,而其他介入反响的物质还可能有剩余。在化学反响中参加反响的各物质的质量要知足一个确定的质量比,并不是提供的各物质都一定能恰好完全反响,H2与O2反响时的质量比为18而不是11
2、0。教学对策在一个化学反响中若有多种反响物,根据反响物的量求某种生成物的质量时,若提供多种反响物的数据而题目又没有讲恰好完全反响时,此类题目往往有陷阱,可能有物质剩余,解题要小心。解题时要根据化学方程式的量的意义,根据消耗完的物质的质量进行计算。此题根据氢气燃烧的化学反响中的质量关系,1gH2只能和8gO2反响,而提供的10gO2并没有全部参加反响,还剩余2gO2,所以生成水的质量应该为9g,正确选项B。变式练习现有20gH2和O2的混合气体在一密闭容器内引燃,充分反响后冷却至室温还有2g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O2的质量是A.2gB.16gC.18gD.16g或18g答案D例2.经测定某物质中只
3、含一种元素,该物质A.一定是纯净物B.一定是单质C.不可能是化合物D.不可能是纯净物常见错误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单质也一定是纯净物,选A、B或AB。错因分析记忆、理解错误: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碳元素能够组成金刚石、石墨等多种物质,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中可能有多种单质,它就属于混合物即不是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多种元素,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可能是化合物。教学对策此题只要真正理解单质、化合物的概念及物质的分类知识和同一种元素能构成多种不同的单质的知识后,才能顺利解答,正确选项C。例3.
4、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关于这种物质的组成描绘正确的是A.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B.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C.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常见错误】此题重点考察元素和化合物的相关知识以及与化学式相关的判定和计算,综合性强,得分率不是太高,常会误选A、B、D。【错因分析】误选A的原因是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没有真正把握,误选B、D的原因是对化学相关知识的判定和计算欠缺。根据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能够推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还含有氧元素。从生成物的质量
5、可知: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8.8g44122.4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5.4g1820.6g,所以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2.4g0.6g41,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124.216.013。所以正确答案只要C。【教学对策】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化学规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响中的质量关系的理论根据,教学中应该引领学生借助实验来加深理解,并在平常的教学中加以重点训练。【变式练习】1.6g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下列论断:一定含有C、H元素;一定不含O元素;可能含O元素;一定含O元素;分子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1:2;分子
6、中C、H的原子个数比为l:4。其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为A例4.下列图是钠与氯气Cl2反响生成氯化钠的模拟图。从图示可知下列讲法不正确A.反响中钠原子转移一个电子给氯原子B.反响中氯气分子分成氯原子C.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响中起着重要作用D.氯化钠由氯化钠分子构成【常见错误】此题是选择题里失分较高的一道题,学生误选B的最多,以为从图示看不出氯气分子分成氯原子。对于D选项的明显错误而没有发觉的主要原因,还是对物质的微粒性这一难点没有熟练把握。【错因分析】此题采用形象直观的图示,从微观角度考察了物质构成的经过。学生误选B,是没有仔细审题:题干中给出了氯气的化学式Cl2,讲明氯气是一个双原子分子,
7、而不是一个单原子分子;误选B、C,是对“物质的微粒性还存在着模糊的认识。在化学反响中,核外电子尤其是最外层电子起着重要的作用。钠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在化学变化的经过中容易失去1个电子,使次外层变成最外层,到达8电子的稳定构造,构成Na;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变化的经过中容易得到1个电子,到达8电子的稳定构造,构成Cl;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先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物质,不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答案为D。【教学对策】“物质的微粒性是初中化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老师应加强这方面的教学,在平常的训练中不妨以多种形式呈现这一知识点。【变式练习】在一定条
8、件下水分子分解的示意图如下(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下列关于该反响的讲法中,错误的是A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B反响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C反响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D生成氢分子和氧分子的个数比为21答案为B例5.下列实验方案不可行的是A.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B.用水区分硝酸铵固体和蔗糖固体C.用pH试纸区分澄清石灰水和食盐水D.用紫色石蕊试液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常见错误】学生误选B、C的较多。反映出学生对溶解时的放热和吸热现象、溶液的酸碱性以及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情况没有熟练把握。【错因分析】此题固然是一道选择题,却考察了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溶解时的放热和吸热现象;酸碱指示剂的变色情况等多个知识点。硬水
9、中参加肥皂水不产生或很少产生泡沫,会有浮渣出现,软水中参加肥皂水后会产生大量的泡沫;硝酸铵溶于水时要吸收热量,溶液的温度要降低,而蔗糖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基本不变;澄清的石灰水显碱性,食盐水显中性,稀盐酸和稀硫酸都显酸性。很明显用紫色的石蕊试液是无法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的。故答案为D。【教学对策】在平常教学中,对于一些易混淆的知识应该加强比照记忆,不妨通过实验的手段加以稳固,有时形象直观的手段比死记硬背要好得多。【变式练习】常温下,将体积大致相等的水和酒精(密度:O789gcm3)依次缓缓注入右图“细颈容器(容量瓶)中,注满后立即塞紧塞子振荡,静置片刻,容量瓶细颈上部有空柱构成。实验发现,若水和酒
10、精的注入先后顺序不同(其他条件一样),构成空柱的长短也不同。哪种加液顺序构成的空柱长?为什么?答案为:先加水后加酒精的空柱较长,由于当水向酒精中缓缓注入时,由于水的密度大于酒精,已经比拟快地渗入酒精分子间的间隙之中,所以振荡后静置构成的空柱比拟短。例6.下列反响不属于复分解反响的是A.Fe2O3+3H2SO4=Fe2(SO4)3+3H2OB.CO2+Ca(OH)2=CaCO3+H2OC.NaOH+NH4NO3=NaNO3+NH3+H2OD.2NaOH+H2SO4=Na2SO4+2H2O错解C错选解析C中NaOH与NH4NO3是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的NH3H2O不稳定,易转变为NH3和H2O,所以
11、C应属于复分解反响;而B中没有明显交换成分,所以B不属于复分解反响。变式练习益阳松花皮蛋出名全国,远销东南亚,其制作的原料有纯碱、食盐、生石灰、草木灰含碳酸钾、开水以及米糠、稻壳等辅料,配料之间首先是生石灰与水反响生成熟石灰,试推断另外最有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响是A.化合反响B.分解反响C.复分解反响D.置换反响例7.下列关于碱的讲法中,正确的是A.凡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一定是碱B.能使无色酚酞变为红色的化合物一定是碱C.溶液的pH大于7的化合物可能是碱D.所有的碱都能够使无色酚酞变红【错选】A、B、D【错解分析】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才是碱。有些盐如碱式碳酸铜,电离时生成的
12、阴离子有OH-,但同时还有CO32-,所以A不正确;碱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但并不等于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的全部是碱,如有些盐Na2CO3溶液也显碱性,所以B错。像Cu(OH)2、Fe(OH)3等物质都是碱,但由于它们难溶于水,不能使酚酞变红。【正确】C变式练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pH越小,酸性越强,用水稀释能够使pH=5的溶液变为pH=8B.酸溶液的pH一定小于7,但pH小于7的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C.能与酸反响生成盐和水的化合物一定是碱D.能与酸反响生成盐和水的反响一定是中和反响例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质量守恒,所以煤燃烧后产生煤渣的质量一定和所用煤的质量相等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
13、,生成物的质量比镁的质量增加了C.100g水与100g酒精混合后,质量等于200g,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1g氢气在9g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10g水【错解】A、D【错解分析】煤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排到空气中,致使剩下的煤渣质量小于所用煤的质量,所以A是错误的;1g氢气在9g氧气中完全燃烧,由于有1g氧气过剩而未参加反响,所以生成水的质量是9g,所以D也是错误的;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镁和氧气发生反响生成了氧化镁,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响的镁和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所以生成物氧化镁的质量比镁的质量增加了,所以只要B正确。【正确】B变式练习过量Fe粉放入盛有90g稀硫酸溶液中,充
14、分反响后过滤,测的滤液的质量为92.7g,则反响经过中产生氢气的质量是A.0.1gB.0.2gC.2.7gD.2.0g例9.有下面两句话:“若两种粒子属于同一种元素,则它们所含质子数一定一样,“若两种粒子所含质子数一样,则它们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对这两句话可作出的判定是A前者正确,后者错误B前者错误,后者正确C两者都正确D两者都错误【错解】B【错解分析】元素是具有一样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种元素的两种粒子,有可能是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原子如碳12原子与碳13原子,也有可能是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如Na与Na+但它们质子数一定一样。但质子数一样的粒子,它们不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如水分子H
15、2O与氨分子(NH3)、氦原子(He)与氢分子(H2)、钠离子(Na+)与铵根离子(NH4+)等。【正确】A变式练习小宇同学在托盘天平两端的烧杯内参加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硫酸,调节天平至平衡。然后向两端烧杯内分别参加等质量的铁和铝铜合金,反响完毕后,天平仍保持平衡。则合金中铝和铜的质量比是A.919B.199C.131D.113例10.下列讲法正确的是A.煤是含碳的单质,石油是含碳、氢的化合物B.煤隔绝空气加强热的变化是化学变化C.工业上从石油中分离出汽油、煤油等的变化是化学变化D.煤和石油都是难溶于水的物质【错解】A、C【错解分析】煤主要含碳元素,由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的混合物,石油
16、主要含碳、氢元素,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从石油中分离出汽油、柴油等经过,是根据它们的沸点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所以该变化是物理变化。【正确】B、D例11.下列物质放置在空气中由于发生物理变化而质量增加的是A浓HClBNaOHC浓H2SO4D石灰水解析:这一题很多情况由于审题不清楚而没有看到“物理变化而选错B,或由于这几种物质的性质了解不清楚而选错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吸收空气中的水质量增加,故答案选择C。变式练习下列物质放置在空气中由于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加的是浓盐酸石灰水食盐烧碱铁浓硫酸ABCD例12.几种物质溶于水,能电离出K+、Mg2+、SO42-、NO3-四种离子,已知其中Mg2+、K
17、+、NO3-离子个数比为53,则SO42-与NO3-的离子个数比为A.21B.103C.53D.37常见错误以为阳离子总数与阴离子总数相等,Mg2+与K+的离子数和为9,因而,NO3-与SO42-的离子数和也为9,所以SO42-的离子数为6,选A。错因分析理解错误。溶液不显电性,是所有阳离子带的正电荷总数和所有阴离子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而不是阳离子总数和阴离子总数相等。教学对策此题只要真正理解溶液不显电性的原因是阴、阳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才能作出正确解答,答案为C变式练习几种物质溶于水,能电离出K+、Zn2+、SO42-、NO3-四种离子,已知K+Zn2+SO42-,则SO42-与NO3-
18、的离子个数比为A.23B.11C.12D.32例13.用浓盐酸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实验时必不可少的一组仪器是A量筒、烧杯、漏斗、玻璃棒B。托盘天平、玻璃棒、药匙、烧杯C托盘天平、玻璃棒、量筒、烧杯D。玻璃棒、量筒、烧杯、胶头滴管错因分析学生对配制溶液所使用仪器的用处模糊不清,十分是对液体物质的取用是用量筒还是天平,不能正确选择。教学对策加强仪器用处及适用范围方面训练变式训练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肯定用到的仪器是例14.下列讲法正确的是A.具有一样质子数的微粒属于同一种元素B.一样元素的原子的原子核一定一样C.一种元素变成另一种元素,一定变化的质子D.化学变化的经过中元素的种类一定变
19、化常见错误选项A是学生最易混淆的概念。错因分析理解错误,同种元素的质子数一样,但质子数一样的微粒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一样但中子数能够不同所以原子核不一定一样;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教学对策加强概念理解教学。同种元素的质子数一样,但质子数一样的微粒不一定是同种元素;同种元素的质子数一样但中子数能够不同所以原子核不一定一样;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只要选项C正确。变式训练下列讲法正确的是A.2Al表示两个铝元素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C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D.元素是具有一样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例15.“绿色奥运,拒绝兴奋剂。乙基雌烯醇是一
20、种参赛运发动禁用的兴奋剂,其化学式为C20H32O,下列关于乙基雌烯醇的讲法中正确的是A.它属于氧化物B.乙基雌烯醇是由20个碳原子、3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C.分子中C、H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58D.它由三种元素组成常见错误由分析化学式知乙基雌烯醇是由20个碳原子、3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选B错因分析理解错误:物质的组成和分子的构成混淆。物质的组成是宏观方面的概念,应用元素回答,且只论种类不管个数。分子是微观概念,它是由原子构成的,既论种类又论个数。教学对策在一个化学式中若有多种元素符号,其表示的意义既有宏观方面的即物质的组成,也有微观方面的即分子的原子构成。物质的组成应用元素回
21、答,且只论种类不管个数。分子的构成用原子回答,既论种类又论个数的。正确选项:D变式练习鲨鱼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不患癌症的动物,其体内含有一种抗癌物质(化学式为C30H50),下列关于该物质的讲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是由碳和氢气组成的混合物B.该物质是由30个碳原子和50个氢原子构成的C.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1OgD.该物质属于化合物例16.朝核问题引发了国际关注,核问题的关键是核能的怎样利用。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那么A该原子是一种氢原子B该元素是金属元素C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D该原子核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常见错误记忆不清原子的构造,误以为:核外电子数=质子数+中子数,选
22、C。错因分析记忆、理解错误,没有记住:原子的构造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教学对策此题只要真正理解:在原子构造中,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核电荷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才能顺利解答,正确选项A。变式练习科学家发现了核电荷数是112的新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约为277。下列讲法正确的是A该元素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12B该元素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65,核外电子数为112C该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为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227倍D该元素原子核中质子数等于中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例1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x、y、z、Q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响,测得反响前后各物质的C.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化学 常见 错题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