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经济发展历史渊源.docx





《海洋经济发展历史渊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洋经济发展历史渊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海洋经济发展历史渊源网络财富?Intemetfortune?Economicaspect经济纵横四、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跨入21世纪,我国愈加重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讲究合理开发利用水土林草矿等各类国土资源。2001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初次全部实现建设占用耕地当年占补平衡。随后国家又出台了保护耕地、水域、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和农业资源的一系列政策,更好地维护农业农村的生态平衡、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但是,目前我国农业资源短缺、人均资源明显缺乏问题比拟严重。全国人均耕地只用0.1公顷,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42%;人均森林面积仅0.12公顷,人均蓄积量8.9立方米,分别为世界
2、人均水平的20%和12.5%。在农业资源相当短缺的情况下,一些地区却出现耕地数量减少、草原沙化、水土流失、水资源浪费的状况。因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构成有利于保护耕地、水域、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资源和农业物种资源的鼓励机制。5要求从保护农业资源、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入手,强化政府对农业资源支持和保护的政策。各地要加强对土地资源、森林、草地的保护,严格执行土地利用规划,全面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从严控制城乡建设占用耕地和林地。同时,切实加强森林、草原的保护,强化湿地保护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促进生态在我修复。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大力支持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大
3、林业工程建设,为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创造有利条件。在健全农业生态环境补偿制度中,继续深化农业水价改革,必须建立以水权为基础,合理兼顾供需双方利益、有浮动的价格构成机制。积极推广节水灌溉,广泛使用喷灌、滴灌、集雨节灌技术,提高农业用水的利用率,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参考文献1345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20-10-20.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N.光明日报,2020-02-01.作者简介:徐安勇,男,中共福州市委党校副主任,副教授,从事经济学专业研究。海洋经济发展历史渊源叶向东中共
4、福州市委党校,福建福州350014【摘要】本文重点阐述古代及近当代人类对海洋的认识与利用的历史渊源。【关键词】海洋经济;发展历史一、古代海洋经济发展史远古先民很早就对海洋有了一定认识,这首先是对海洋生物的认识并加以利用。1、远古时期人类对海洋的认识是与本身的进化同步发展的,古人类早就注意到海洋里的可食用生物。考古发现,在18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北京周口店的山顶人就食用海洋贝类,并利用海蚶壳做“项链,美化生活。在沿海“贝丘遗址和山东胶县三河里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鳓鱼、梭鱼、黑鲷等鱼骨。甲骨文中有“贝、“鱼、“渔的记载。伏羲时已开场造网罟,教佃渔。这都讲明,中国远古先民具有
5、一定的海洋生产力,对贝、鱼等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已经能够捕捞一些游泳的海洋鱼类。2、先秦明清时期商代生产力有了提高,已能采捕贝、鱼,用贝作货币。春秋战国时代,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生产力大大发展,对海洋尤其是对海洋生物的认识、利用能力更强,文字记载更丰富。(周易)、(竹书纪年)记载,“东狩于海,获大鱼更可贵的是,除对资源的评价外,还出现了保护海洋资源的珍贵思想。如周文王禁令: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礼记)明确记载了准许捕鱼的季节。秦汉南北朝时期封建初期公元前221581如(尔雅)(讲文解字)(相贝经)(史记)和(汉书)不仅有海洋生物记载、解释,而且有海洋生物地理分布、海洋生物资源评价
6、的记载。三国时期220280和南朝的宋、齐都大力发展了海洋事业。隋元代封建中期581-1368隋唐五代认识了很多海洋生物新种,如唐代的(吴地记)、(本草拾遗)记载了不少新种,后汉即在合浦海上大量采珠,其中的(蟹志)是我国第一部蟹类专著。宋代还知道了对珍珠贝、牡蛎、海豹等海洋水产动物的人工养殖,这是一个宏大的进步。对国外的海洋动物也有了文献记载。明清时代封建后期13681911中国人对海洋的认识在明代13681644中期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明代的(闽中海错疏)是我国第一本地方海洋动物志。从这时开场,中国人与海洋的关系始终是一种政治关系。走向海洋也只是政治或者讲是皇帝的个人恩威走向了海洋。秦始皇走
7、到了“天尽头,他派徐福东渡扶桑也只是为了给他寻找长生不老药。最能体现这种政治性的应当讲是郑和下西洋。郑和伟大的航行圆满地到达了它的政治目的。在郑和年老之后,朝廷以经济的原因取消了航行,由于从经济上看,如此庞大的船队常年飘洋过海在贸易中获得的利益远远小于它本身的消耗。对科学史来讲,特别遗憾的是朝廷停止远航活动后竟销毁了郑和航海的部分档案,可见当时明朝的上层阶层已经失去了永乐年间的宏伟气魄,转向经济上的计较和消极的和平主义。不久中国东南沿海便闹起了倭寇。一个泱泱大国只得筑起海墙御敌。清朝的禁海迁界沉重打击了沿海经济,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窒息了我国一度比拟发达的海外贸易,对我国沿海地区生产力的
8、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海运业中孕育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因而而夭折。3、古代人对海洋认识的局限性人类的历史从古代直到15世纪,对海洋的认识固然在不断进步,但仍然处于粗浅与局部的状态,其原因主要是遭到人类社会发展的限制。在这一历史经过中,人类社会的主流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比拟缓慢,商品的生产十分是交换的范围都很有限,使得海洋上的交往需求也有限,大规模的远洋航海以致开拓全球性的航路都缺乏社会经济的原动力,因此人类的海洋实践也特别有限,无论是亚洲人与欧洲人对海洋的认识都只是粗浅的,到达的海域也都只是局部的。人们对于海洋的全貌缺乏了解,并不知道世界上的海洋究竟有多大,也不知道海
9、洋与陆地究竟是如何分布和什么关系,更弄不清宇宙天地的关系。那时的人类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宇宙观是地球中心学讲,也就是“地心讲,以为天体是围绕地球而Economicaspect?Intemetfortune?网络财富经济纵横运动的,地球则是天体的中心,地球是静止不动的。固然古希腊天文学家与数学家阿里斯塔克(约公元前310约前230年)曾初次提出过地球自转及围绕太阳公转、太阳是宇宙中心的“日心讲,他只是假设与推断,当时未能被人们接受,他的学讲到了后世才被公认。对于海洋与陆地的关系,占主导地位的是天圆地方,地的四周是海,海的边缘是深渊。以为假如向海洋深处航行,必将连船带人一起坠入深渊。因此,漫长的岁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海洋 经济发展 历史渊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