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等级划分.docx
《公路等级划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等级划分.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公路等级划分公路等级划分公路等级是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流量进行的划分,中国大陆将公路划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的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50030000辆。二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30007500辆。三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10004000辆。四级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合成中型载重汽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双车道1500辆下面;单车道200辆下面。公路等
2、级的选用根据公路网的规划,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远景交通量综合确定;同一条公路,可根据交通量等情况分段采用不同的车疲惫数或不同的公路等级。公路使用年限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为20年;二级公路为15年;三级公路为10年;四级公路一般为10年。农村公路是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农村公路包括县道、乡道和村道三个层次。县道是指具有全县(旗、县级市)政治、经济意义,连接县城和县内主要乡(镇)、主要商品生产和集散地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国、省道的县际间的公路。乡道是指主要为乡(镇)村经济、文化、行政服务的公路,以及不属于县道以上公路的乡(镇)与乡(镇)之间及乡(镇)与
3、外部联络的公路。农村公路主要供机动车辆行驶并到达一定技术标准。县道一般采用三、四级公路标准;乡道采用四级公路或等外路标准。根据(公路法)的要求,新建公路应当符合部颁标准要求,原有不符合最低技术等级要求的等外公路,应当采取措施、逐步改造为符合技术等级要求的公路。鉴于目前一些贫困山区中连接乡(镇)与行政村、行政村与行政村之间的乡村公路交通量小,且路上行驶车辆也多为拖拉机、农用车等体积、载重相对较小的机动车,所以,对这些公路的路面宽度、道路纵坡、曲线半径适当放宽要求,暂时采用等外路也是可行的。下面为交通部(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指导意见),从中能够看出交通部征求意见稿交通部公路司二四年二月目录1总则2控制
4、要素3道路4路基路面5桥涵6隧道7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8村镇路段总则为加强农村公路建设的技术指导,确保建设质量,提高投资效益,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结合农村公路建设实际,制定(农村公路建设标准指导意见)下面简称(指导意见)。本(指导意见)适用于乡级包括乡级下面的农村公路新、改建工程。西部县际公路特殊路段可参照执行。农村公路建设应坚持“规划先导、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分步施行的基本原则,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注重环境保护,结合村镇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的交通和生产生活环境。农村公路建设标准原则上应执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因受经济、地形、地质和其他自然条件限制施行困难的路段下面简称受限
5、路段,经技术经济论证并报审通过,可按本(指导意见)执行。但是,当条件具备时应尽快改建,以到达等级公路标准。农村公路中未到达(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的等级标准的路段不应纳入等级公路统计。农村公路设计交通量的预测应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其中四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推荐按10年预测。控制要素农村公路设计交通量换算采用小客车为标准车型。除受限路段外,农村公路设计速度应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有关规定执行,受限路段的设计速度推荐按不低于10km/h控制。不同路段交通量变化较大时可采用不同标准分段施行,不同设计速度的路段间应设置过渡段,变更点应选择在驾驶员能够明显判定路况发生变化的地点,并设置警示
6、标志。一条道路宜采用同一净高,一般不宜小于4.50m。经技术经济论证能够适当降低,但应知足当地农村公路的运输需求。道路一般规定1道路设计应结合沿线的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条件,根据工程造价、社会环境等因素进行道路方案比选及技术经济论证,合理运用技术指标,综合考虑平、纵、横三个方面要素,保证线形连续、平衡,行车安全。2贯彻保护耕地、节约用地的原则;少拆房屋、少动迁公用事业管线;充分利用旧路,安全利用原有桥隧,避免大改大调或大填大挖,防止诱发新的地质病害;方便农牧民出行,服务城镇化;注意与沿线地形、地物、环境和景观相协调,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3尽量避免穿越滑坡、泥石流、软土、沼泽等地质不良
7、地段和沙漠、多年冻土等特殊地区。必须穿过时应缩小穿越范围,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技术处理措施。路基宽度包括车道和路肩宽度应严格执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其中,其中又车道不小于5.5米,受限路段双车道路面宽度应不小于5m,单车道路面宽度应不小于3m。采用单车道路面的,单侧路肩宽度应不小于0.75m。单车道公路应在适当距离内设置错车道。错车道应设在驾驶人员能看到相邻两错车道间驶来车辆的有利地点,路基宽度不宜小于6.5m,有效长度不应小于20m。连续的长陡下坡路段,危及行车安全处应设置避险车道。受限路段一般地区最大纵坡不应大于10%,海拔2000m以上或积雪冰冻地区最大纵坡不应大于8%。当采用最大纵坡
8、时,其最大坡长应不大于(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受限路段设有超高的平曲线,其合成坡度值不宜超过11%海拔2000m以上或积雪冰冻地区除外。受限路段的停车视距、会车视距、最小圆曲线半径、最小坡长、不同纵坡的最大坡长、竖曲线的最小半径等技术指标,经技术经济论证可适当降低。但不应出现不利因素的组合,并设置交通安全设施,保证行车安全。当受限路段采用回头曲线时,其技术指标宜参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97有关规定,经技术经济论证合理确定,并应设置交通安一般规定1路基路面设计应根据使用功能、技术等级、交通量、地形、地质、材料和施工方法等因素综合考虑,尤其应重视排水与防护设施设计,既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
9、性,又要经济合理。2因受自然、经济和其他条件限制不能一次到位的路面工程,应根据总体设计、分期施行的原则先通后畅,使前期工程在后期能充分利用。3通过特殊地质和水文条件的路段,应作好调查研究,结合当地实践经历进行个别设计。标准路基宜采用水稳性好的材料填筑,一般路段路肩边缘应高出路基两侧地面积水0.5m以上,确保路基最小填土高度。沿河及受水侵淹的路段路基标高应高出设计洪水频率的计算水位加壅水高、波浪侵袭高和0.5m的安全高度。其中,四级公路设计洪水频率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路基压实。当采用砖块、片块石、水泥混凝土预制块等联锁块路面时,路基压实度可适当降低。路基强度和稳定性达不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路 等级 划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