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十大中药材种植基地.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河南十大中药材种植基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十大中药材种植基地.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河南十大中药材种植基地河南十大中药材种植基地2020年10月17日17:15源远流长的中药文化,物华天宝的中原大地。在璀璨的历史长河中,河南成为悠久中药文化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张仲景、李时珍、孙思邈等蜚声中外的历史名医在河南长期生活行医。同时,河南也是传统的中药材生产大省,中药种类和储量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目前中药材的产量、人工栽培种植面积均居全国前三位。大力发展当代中药材产业是我国民族医药行业应对参加世贸后国际医药市场挑战的重要法宝。在21世纪生命科学长足发展和人类回归自然的世界潮流中,以天然动植物为主要原料的传统医药学和中药产业重放异彩,日益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和认可。中药材及中药产品的国际
2、贸易额与日俱增,已成为我国最具活力的朝阳产业。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能够大力促进我省经济的发展。我省丰富的中药种植资源,催生了一批大型制药企业,如宛西制药、竹林众生、羚锐制药、辅仁药业等知名企业。同时我省中药材的质优量大也引来了不少外地制药企业的关注和投入。如北京同仁堂、广州白云山等制药企业纷纷在我省建立药材基地,促进了我省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能够促进农业产业化调整,大力促进农民增收。在农业构造调整中,种植中药材已经成为各地的重要选项,我省大力开展的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小流域治理、荒山道路绿化等方面都为种植中药材提供了条件,在全省30多个重要中药材生产基地中,都为当地农民增收创造了良好条
3、件,例如焦作四大怀药基地、西峡山茱萸基地,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给企业所在地西峡的农民带来了宏大收益,当地药农不但实现了脱贫,而且相当一部分已经过上了小康生活。为了大力宣传我省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引导、促进中药材种植基地的发展,大力宣传先进基地,河南省农业厅、河南日报社联合举办的“十大中药材种植基地推选活动隆重推出,在本次活动中,将依靠专家打分和读者投票等方法,评选出“河南十大中药材种植基地,欢迎社会各界积极介入。基地名称:四大怀药种植基地产地:焦作武陟、温县、孟州四大怀药指怀山药、怀地黄、怀牛膝、怀菊花。史料表明,焦作地区种植怀药已有近3000年历史。自公元前734年封建诸侯卫桓公以怀山药
4、为贡品进献周王室起,直至清朝末年,四大怀药一直作为贡品进献历代王朝。焦作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四大怀药的基地建设和产业开发。自2002年起,率先在河南18个省辖市启动了中药当代化科技产业工程,并成立了专门机构?D?D焦作市中药当代化科技产业工程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施行四大怀药的基地建设和产业开发,先后制定出一系列优惠政策,投入专项资金,围绕怀药规模化种植、施行规范化管理、加强怀药品质、增加药农收入等方面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着力提高怀药的科技含量,不断拉长怀药产业链条,获得了明显成效。2006年全市建设四大怀药规范化种植基地242万亩,怀药鲜货产量达441万吨,怀药种植总收入到达10亿元。目前,焦作市
5、的温县、武陟县、孟州市、沁阳市、博爱县、修武县60个乡镇、590个行政村、40多万人围绕怀药产业搞种植、加工、经销,有2000多人常年住在广州经销怀药,依靠怀药走上了致富道路。四大怀药产业已成为焦作市特色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建设社会-义新农村的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地名称:西峡山茱萸种植基地山茱萸为西峡县地道药材,种植历史上百年,早在宋代就有“茂林修行地,桐漆茱萸乡的美誉。近年来,山茱萸基地得到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全县山茱萸总面积达22万亩,挂果13万亩,年产量1800吨,占全国山茱萸年总产量的12,河南山茱萸年总产量的23,山茱萸规模、产量、产值均居全国第一。西峡山茱萸药材生产基
6、地是全省最早唯一获得认证和无公害基地认证的药材基地。国家发改委、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省、市领导屡次赴山茱萸基地视察,并给予高度评价。(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等全国20多家媒体给予宣传报道。1999年、2001年西峡产山茱萸被评为世博会优质产品,西峡县被国家林业局定为“名优特经济林-山茱萸之乡,西峡山茱萸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国际地理标志产品。2003年,西峡22万亩山茱萸药材基地通过认证,既是全国第一个山茱萸基地,也是全国首批、河南首家中药材基地。基地名称:济源市冬凌草种植基地冬凌草“绒面四棱,开粉紫花,因“每至霜降,叶茎上挂满薄如蝉翼的冰凌,遇阳光不化,遭风沙不
7、落而得名。冬凌草主要生长在河南济源太行山、王屋山海拔200米至1000米的壤土或沙壤土中,研究证实:济源冬凌草种群独特,品质地道,其甲素含量比其他地方同类产品高50。济源市委、市政府对冬凌草产业的开发特别重视。市委书记段喜中屡次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冬凌草产业发展放到济源产业构造调整的重要战略位置上去对待,把冬凌草系列产品打造成为济源的一张对外开放的崭新名片。2001年以来,济源市政府、济世药业和河南中医学院联合开展了“十五国家重点科研计划:冬凌草规范化种植课题研究,制定了“冬凌草生产标准操作规程,并且在2004年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验收。2004年,济源市“冬凌草有机栽培标准化及其加工技术
8、研究被列入河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这些措施对进一步提高济源冬凌草的产量和质量、规范冬凌草的生产加工及销售、促进济源冬凌草种植规范化与药材交易以及中成药生产等方面具有的特殊优势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基地名称:方城县裕丹参种植基地方城原称裕州,所产丹参以其特有的品质和疗效久负盛名,金、元时代医药界就称方城丹参为“裕丹参,至明清时期声誉昌盛。在民间流传着“丹参王,裕州长,品质好,疗效良;上海、武汉药庄藏;走水路,去留洋。的歌谣佳誉,裕丹参在历史上声名远播。经当代医学检测,裕丹参的丹参酮含量高达068,是药典规定02的3倍多。因而,1991年获仲景杯国际展览会银质奖,2001年在国际农业展览会上裕丹参被
9、确定为名牌产品,2003年获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认证。为保护开发利用这一地道药材,造福人类,方城县委、县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发展裕丹参产业的施行意见),对野生裕丹参进行保护性开发。如今丹参种植面积已达5万亩,封山育参20万亩,建立模范化种植示范基地3000亩,示范带动药农规范化生产。基地名称:禹州禹南星、杭白菊生产基地禹州历史上是全国的药材集散地,如今又有国家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素有“药都之称。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加工炮制技术精良,有“药不经禹州不香,药经禹州倍生香的美誉。禹州中药资源丰富,道地药材种类多,农民有中药材种植、加工的传统,中药产业的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禹州市委、市政府确立了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 中药材 种植 基地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