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港口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港口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6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港港口口建建设设项项目目预预可可行行性性研研究究报报告告和和工工程程可可行行性性研研究究报报告告编编制制办办法法.2.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和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为进一步规范港口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及报告编制工作,提高可行性研究工作质量和科学决策水平,保障港口健康、持续发展 ,在认真总结 1988 年颁布的港口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 执行情况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港口发展与建设的实际, 制定本办法。一一、本办法适用于我国沿海、内河港口码头新建、改扩建工程及其配套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二二、可行性研究是港口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阶段,是建设项目
2、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和项目申请报告核准或 备案的主要技术依据,分为预可行性研究和工程可行性研究两个阶段。三、政府投资的港口建设项目应进行可行性研究,按照项目类型、规模及建设条件等,分别开展预可行性研究和工程可行性研究,相应编制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小型项目或技术上较成熟的项目,经项目主管部门同意后,可直接开展工程可行性研究,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编制项目建议书的主要技术依据,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技术依据。四、企业投资的港口建设项目应开展工程可行性研究,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编制项目申请报告或者备案文件的主要
3、技术依据。五、预可行性研究应对港口建设项目是否可行进行初步判断,依据港口布局规划、总体规划,分析腹地经济发展趋势和港口运输.3.需求,预测港口吞吐量发展水平,论证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建设规模。在对项目建设条件进行调查研究和必要的勘察、科学实验基础上,研究项目建设的可能性、工程方案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提出项目可行性的初步评价结论,为建设项目立项提供依据。六、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内容和深度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通过调查现状、预测运输需求等工作,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合理确定码头建设规模、建设时机;(二)了解工程自然条件、外部条件,分析工程与有关规划、政策的符合性,综合评价工程建设的可能性;(
4、三)论证确定工程的建设地点;(四)初步确定工程总平面布置方案、装卸工艺及主要设备;(五)初步确定水工建筑物结构、布置及配套工程;(六)初步提出工程建设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七)估算工程投资,按规定进行经济和社会影响评价;(八)提出研究结论、存在问题及建议。港口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及文本格式见附件一。七、工程可行性研究是确定港口建设项目是否可行的最后研究阶段,应依据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深入分析 腹地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市场供需状况,进一步完善港口吞吐量预测内容, 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合理确定码头建设规模和建设时机。通过全面调查研究和勘察、科学实验,从技术、经济、资源、环境、社会等方面对
5、建设方案进行比较、论证,提出项目可行性评价结论,为项目决策提供技术依据。.4.八、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的内容和深度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通过深入调查现状和运输需求预测,进一步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合理确定码头建设规模、建设时机;(二)分析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外部条件等及对工程的影响;(三)通过多方案比选基本确定工程总平面布置方案;(四)通过多方案比选基本确定装卸工艺及主要设备方案;(五)通过多方案比选基本确定水工建筑物结构及布置;(六)提出集疏运、供电、给排水、消防等配套工程方案;(七)提出港口岸线使用方案;(八)提出节能、安全、劳动卫生措施;(九)提出工程建设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十)基本
6、确定主要工程的施工方案、工程工期和进度安排,拟定项目招标工作的组织与实施;(十一)研究项目运营的组织机构方案及人力资源配置;(十二)提出主要工程量、设备及材料用量,详细估算工程投资;(十三)研究提出项目融资方案;(十四)按规定深化经济和社会影响评价;(十五)研究项目风险管理方案;(十六)提出研究结论、存在问题及有关建议。港口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及文本格式见附件二。九、根据建设项目的具体情况 ,需要在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工.5.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增加专项内容的,可在研究报告中增设专门章节。如果建设项目不涉及研究报告编制规定的有关内容,可作说明,不再开展相关工作。根据有关规定,预可行性
7、研究报告或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有关内容需要进行专题论证或者专项评价、评估的,其 内容可从专题报告中摘录。十、港口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承担单位应按以下要求开展预可行性研究和工程可行性研究工作:(一)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符合港口规划和港口工程相关规范及有关技术标准;(二)认真进行调查、勘察、 试验及研究工作,使用的基础资料应当真实、准确、齐全;(三)应对研究内容进行多方案比较,从技术、经济、资源、环境和社会等方面进行全面论证,有明确的结论和意见;(四)推荐的建设方案应当安全可靠、 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经济可行;(五)积极采用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型材料。十一、预可行
8、性研究和工程可行性研究应由获得水运行业工程设计证书或者港口河海工程专业工程咨询资格证书的单位承担。大、中型及国家重点工程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和工程可行性研究承担单位应同时持有水运行业甲级工程设计证书和港口河海工程专业甲级工程咨询资格证书。.6.十二、港口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文件一般由三部分组成:研究报告、附图、附件 (专题报告单独成册) ,以书面文件和电子文件两种方式表达。以书面文件表达的研究报告按 A4 规格装订成册,单独成册的附图按 A3 规格装订。文件各册封面,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为淡黄色,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墨绿色。十三、报告编制单位应对港口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9、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真实性和主要结论负责。 项目法人应加强对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监督、管理。十四、政府投资的港口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概算超出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 10%的,应重新履行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程序。十五、本办法由交通运输部负责解释。十六、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原交通部 1988 年 8 月 9 日发布的关于颁发水运、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的通知 (88交计字 500 号)中港口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同时废止。附件:一、港口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及文本格式二、港口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及文本格式.7.附件一附件一港口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港口
10、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内容及文本格式编制内容及文本格式.8.封封面面格格式式港港港港区区工工程程预预可可行行性性研研究究报报告告编编制制单单位位: 年年 月月.9. 扉页格式(第一页)扉页格式(第一页)报报告告编编制制单单位位资资质质证证书书.10. 扉页格式(第二页)扉页格式(第二页)港港区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单位:编制单位:(盖章)主管行政负责人:(职称) (签章)主管总工程师:(职称) (签章)主办部门负责人:(职称)主办部门技术负责人:(职称)项目负责人:(职称)主要专业负责人及参加人员专业专业负责人参加人员(职称)(职称)(职称)(职称)(职称)(职称)(职称)(职称).
11、11. 目目录录目目 录录第第 1 1 章章 概概述述第第 2 2 章章 建建设设必必要要性性第第 3 3 章章 建建设设可可能能性性第第 4 4 章章 建建设设方方案案第第 5 5 章章 投投资资估估算算及及资资金金筹筹措措第第 6 6 章章 经经济济和和社社会会影影响响评评价价第第 7 7 章章 研研究究结结论论与与建建议议附附 件件附附 图图.12. 报报告告格格式式及及内内容容要要求求第第 1 1 章章 概概 述述1 1. .1 1 项项目目背背景景及及研研究究依依据据简述项目提出的背景、项目单位基本情况、预可行性研究过程、编制依据和研究范围等。1 1. .2 2 主主要要研研究究结结
12、论论概述研究的综合结论,从工程 建设的必要性、建设可能性、建设方案及经济和社会影响评价等方面给出简要明确的结论性意见。列出推荐方案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 1. .3 3 问问题题与与建建议议简述项目在工程、技术及经济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措施、建议。第第 2 2 章章 建建设设必必要要性性本章内容是对港口工程建设必要性论证的一般要求, 电力、冶金、石化等企业配套码头、船舶舾装码头及公务码头等可根据项目情况适当简化本章内容。船舶舾装码头、公务码头等非经营性港口工程可不进行港口吞吐量预测。2 2. .1 1 港港口口发发展展状状况况2 2. .1 1. .1 1 港港口口设设施施状状况况.
13、13.概述港口的地位、作用以及对外交通状况,现有水陆域的基本情况,码头泊位数量、吨级、通过能力,航道、锚地、堆场、仓库等情况,现有设施的利用和适应状况,在建、改建的工程项目情况。重点阐述与本工程有关的港口设施基本状况。2 2. .1 1. .2 2 港港口口生生产产运运营营状状况况概述近年来港口吞吐量增长情况,主要货类构成及变化趋势,货源地分布,与周边港口的运输关系等。重点阐述与本工程有关的港口生产运营状况。涉及煤炭、原油、铁矿石、集装箱等 重要货类的建设项目,应阐述相关货类区域运输系统的运输状况。2 2. .1 1. .3 3 现现状状评评价价从能力缺口、吨级规模、功能调整、设施改造、市场竞
14、争等方面对港口现状进行综合评价。针对重要货类区域运输系统中的问题、产业布局调整引起的需求结构调整等,有针对性地提 出港口存在的主要问题。2 2. .2 2 港港口口吞吞吐吐量量预预测测2 2. .2 2. .1 1 项项目目目目标标及及定定位位从腹地经济社会、行业及企业自身发展 或者政府履行职责要求等角度,阐明拟建项目建设的预期目标及功能、市场定位等。2 2. .2 2. .2 2 腹腹地地经经济济社社会会及及交交通通发发展展(1)腹地经济社会发展。从腹地资源、经济贸易、产业结构及布局等方面,阐述腹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发展水平及特点;结合全国及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变化趋势和相关规划,阐述腹地经济
15、社会发展目标以及主要行业、主要地区发展趋势。.14.(2)腹地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概述港口腹地各种运输方式状况及发展规划,分析其对所在港口及本工程建设的影响。2 2. .2 2. .3 3 港港口口吞吞吐吐量量预预测测(1)阐述预测思路、预测依据和采用的主要预测方法 。(2)全港吞吐量预测。根据腹地经济社会和综合交通的发展现状及规划,结合相关港口(港区)总体规划,预测全港吞吐量和主要货类吞吐量发展水平,重点对与拟建工程相关的主要货类进行预测。(3)拟建工程吞吐量预测。在全港相关货类吞吐量预测基础上,结合各港区的功能分工、现有及在建码头可达到的合理通过能力测算以及 港口码头能力平衡分析,考虑项目定
16、位及周边地区其他相关项目建设情况等因素,提出拟建工程吞吐量;结合全港相关货类流量流向、拟建工程集疏运条件,提出拟建工程流量流向、集疏运量。列出港口吞吐量、流量流向和集疏运量预测表。涉及集装箱、铁矿石、原油、煤炭等重要货类运输系统布局的港口工程,其吞吐量预测应根据区域运输系统布局规划的结论或者合理运输系统论证结果(涉及区域运输系统布局调整的项目)、通过分析与区域内相关港口码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涉及区域运输系统布局调整的项目,应附港口吞吐量发展水平预测及合理运输系统论证专题报告。电力、冶金、石化等生产性企业需要配套建设港口工程的, 应根据企业运输需求,通过对利用周边码头设施的可能性分析,提出.15
17、.拟建工程的吞吐量及流量流向。2 2. .3 3 船船型型预预测测2 2. .3 3. .1 1 到到港港船船舶舶状状况况 概述近年来相关船舶到港情况,分析到港船舶变化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重点阐述与本工程有关的 到港船舶状况。2 2. .3 3. .2 2 国国内内外外运运输输船船舶舶发发展展状状况况及及趋趋势势阐述相关船型的运力、构成及船舶发展现状和趋势等。 内河港口应阐述相关流域的现状代表船型、运力、构成及船舶发展趋势等。2 2. .3 3. .3 3 船船型型预预测测根据预测的港口吞吐量及流量流向,结合港口、航道条件以及运输船舶发展趋势,确定拟建工程主要货类、主要航线的到港代表船型。
18、涉及重要货类运输系统布局调整的,应通过合理运输系统 论证(含船型论证内容)确定合理到港船型。内河港口应 通过船舶营运组织论证或者根据有关航运规划,提出主要 货类典型航线的合理运输船型。船型论证或船舶营运组织论证主要内容包括:(1)论证依据和采用的方法;(2)论证方案设置;(3)主要参数选择、评价指标及论证计算;(4)论证并推荐合理运输船型和营运组织。2 2. .3 3. .4 4 设设计计代代表表船船型型根据拟建工程合理到港船型预测,推荐设计代表船型。对兼顾船型应说明理由并进行分析论证。船舶舾装码头设计代表船型根据修造船企业的生产纲领确定。列出设计代表船型与兼顾船型主尺度.16.表。2 2.
19、.4 4 建建设设规规模模及及建建设设时时机机根据拟建工程的吞吐量预测及推荐的设计代表船型,结合码头布置及装卸工艺方案,研究确定工程的建设规模,包括拟建工程的码头、航道等主要设施的功能、等级、数量、能力等。 船舶舾装码头的建设规模主要根据修造船企业的生产纲领确定。公务码头及其他港口支持系统配套码头的建设规模根据港口支持系统规划、码头建设条件及实际业务需要确定。根据腹地经济发展形势及拟建工程各年份吞吐量发展水平,研究确定工程合理的建设时机。2 2. .5 5 建建设设必必要要性性从项目本身和有关经济社会、行业发展的宏观全局两个层次 综合论述项目建设的意义和必要性。项目层次主要包括本项目投资目的、
20、企业实施发展战略要求等;宏观层次包括促进 腹地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港口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功能、推进港口结构调整、合理利用港口资源、形成港口公平竞争市场等。第第 3 3 章章 建建设设可可能能性性3 3. .1 1 工工程程地地理理位位置置简述工程建设地点的地理位置、所在的行政区域和相邻码头、城镇情况、对外交通等。3 3. .2 2 自自然然条条件件本节所要求的内容应根据沿海、内河港口码头工程的具体情况.17.有所侧重。当码头建设地点位于不同港址时,应按不同港址分别进行自然条件分析。新港址或者自然环境较复杂的码头 建设地点,对自然条件分析应进行必要的专题研究。3 3. .2 2. .1 1 气
21、气象象简述资料来源、使用资料的年限及其代表性。给出气温、降水、风、雾、湿度和雷暴等气象要素的描述及特征值,附风玫瑰图。对项目建设有较大影响的气象要素应进行重点分析。3 3. .2 2. .2 2 水水文文简述各种水文测站及临时测站的位置与高程、观测时间、观测方法、测波浮鼓位置等情况,使用资料的年限及其代表性。给出基准面、径流、水位、流速、流向、波浪、冰况等海洋或河流水文要素的描述及其特征值或特性分析 ,附波玫瑰图。对项目建设有较大影响的水文要素应进行重点分析。3 3. .2 2. .3 3 地地形形、地地貌貌及及工工程程泥泥沙沙(1)简述工程区域水陆域地形、地貌特征。(2)初步分析泥沙来源、水
22、动力条件及运移规律,底沙和含沙量分布特征。(3)初步分析工程所在岸线或河段稳定性。(4)初步分析工程建设对岸线、航道的影响,提出可采取的工程治理措施。3 3. .2 2. .4 4 工工程程地地质质(1)简述工程区域地质构造概况。(2)描述码头、航道的地质条件,附码头及相关区域工程地质.18.剖面图。3 3. .2 2. .5 5 地地震震给出工程区域的地震基本烈度。3 3. .2 2. .6 6 自自然然条条件件评评价价对自然条件给出简要的综合评价结论, 揭示影响工程建设的关键因素,论证自然条件是否适宜港口建设。3 3. .3 3 外外部部建建设设条条件件调查工程所在地交通运输条件、水资源和
23、供水排水条件、电源和供电条件、通信条件、地方材料和施工条件等,与港口相关的航道规划、建设状况及其通航条件, 研究外部建设条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论证是否具备建港的必要条件。3 3. .4 4 与与有有关关规规划划、政政策策的的符符合合性性分分析析阐述所在地区港口布局规划、港口总体规划、其他有关规划以及国家和地区产业政策、行业准入中 与拟建项目相关的内容,分析拟建港口项目是否符合有关规划、政策的要求。3 3. .5 5 建建设设可可能能性性根据港址的自然条件、外部条件以及项目的符合性分析, 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可能性。对可能影响工程建设的重大问题作出说明。第第 4 4 章章 建建设设方方案案4 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港口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工程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