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反思(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反思(一).docx(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反思(一)自然保护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反思(一)摘要:随着旅游经济的炽热,我国的自然保护区纷纷参加旅游开发的行列。目前,全国大部分自然保护区都已开展了旅游项目,没有开展的也在积极筹划之中。而保护区中出现的“旅游热随之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如植被遭到毁坏,环境污染严重以及景区内人工痕迹太多等等。面对这种开发与保护的关系,眼前经济利益与长远生态效益发生的矛盾,自然保护区该何去何从?本文从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现状入手,针对保护区开发经过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并倡导生态旅游的开发。笔者希冀本文能对自然保护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实现眼前经济利益与长远生态效益的协调有所帮助。关键词
2、:自然保护区旅游开发反思自1956年我国建立了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以来,至2002年底,我国已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1757处。独特的自然资源是自然保护区所要保护的对象,但同时也是保护区在开发经过中最具竞争力的资本。目前大多数的自然保护区都已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旅游项目,没有开展的也在积极筹备。但与这热潮相对应的是却出现了自然保护区内植被遭毁坏、动物的生存空间和活动规律遭到人类干预等与设立自然保护区的初衷相违犯的后果。据“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提供的调查表明:全国已有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展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的毁坏,11%甚至出现旅游资源退化1。既然如此,还要不要在保护区开展旅游活动?
3、怎样协调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保护区发展建设上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一、自然保护区应提倡生态旅游的开发1、开展旅游项目能够有效解决保护区资金紧张的问题,有利于保护区内保护功能的发挥。自然保护区的建立是一项功在现代、利及后代的社会公益性事业,是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根据国外的经历,保护区费用应纳入中央政府财政总预算,自然保护区实行垂直管理,其经费来源主要是上级财政拨款,保护区的开发、保护资金也主要来源于国家专项基金。我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第二十三条
4、“管理自然保护区所需经费,由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排。而资料显示,我国的自然保护区40位于西部地区。截止1997年,在我国592个贫困县中,183个县共拥有国家、省、市、县等各级保护区228个。发达国家在自然保护区上的投入每平方公里每年平均约为2058美元,发展中国家也到达157美元,而我国却仅为52.7美元,仅为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的1/3,几乎是最低的。2002年的夏天,许智宏、阳含熙、李文华等22位两院院士给中央写信,呼吁中央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加大对自然保护区的投入。2但我们必须清楚以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中央政府的经济实力,还远远不能知足自然保护区发展的资金需求,因此只能
5、在现有的格局下努力改善。因而,一方面需要国家加大投入,另一方面也要靠保护区本身积极寻求发展资金,走以区养区的道路。2、开展旅游活动能够带动自然保护区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进而保证保护区保护功能的实现。世界上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经历告诉我们,保护区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于当地居民的拥护和支持,否则,自然保护往往只能是句空话。目前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大部分都位于地域偏远、交通不便的贫困地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他们的主要生活方式。设立保护区、林场等形式的保护机制使当地居民的生活发展进一步遭到限制,无形中加大了这些地区同其它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经济差距的压力和外界资源需求的激增,使地方居民在致富热情的驱
6、使下,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合法或不合法手段利用和消耗现有资源,不能考虑生态保护的长远利益。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贫穷,而非贫穷者,才是自然保护区的敌人。3因而,帮助当地居民脱贫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因素。而发展旅游业却能够充分发挥保护区的资源优势,为保护区本身的发展开拓出一条康庄大道。我国的自然保护区绝大多数是以保护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为主,独特的自然资源也正是散发旅游魅力的核心。旅游开发不但能够给保护区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也为保护区所在的当地提供了可观的就业时机,进而能够为保护区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3、应该在“保护第一的前提下,开展生态旅游活动。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使濒危、珍稀物种得到了
7、有效的保护,但不应因“保护而剥夺了人们欣赏独特自然景观的权利。人们欣赏到大自然的神来之笔的时机越多,才能越自觉地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已经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问题,人们已经越来越深入地意识到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在保护区适当地开展旅游活动更能够通过自然界本身的魅力产生直观的宣传、教育作用,使人们愈加热爱我们生存的这个环境。在保护区开展旅游本身也并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怎样开展?开展何种形式的旅游?人们已经注意到旅游已不是人们传统观念上以为的“无烟产业,游客的大量涌入、任意丢弃产生的垃圾、排放的废气等都会对环境造成毁坏。而保护区的资源又尤其不同于其他自然资源,至少具有一
8、定范围内的独特性和相当程度的珍稀性,是属于保护性资源而不是开发性资源,因而,这种利用必须置于“保护第一的原则下,这在保护区开发旅游业的经过中是不能忽视的问题。因而,保护区要提倡的是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根据1992年第一届旅游与环境世界大会的定义,是促进保护的旅行。为了避免传统旅游所带来的负效应,生态旅游是一种低投入,计划性强的旅游活动,对于游客的性质,游客量以及活动道路和安排等都有严格的限制。这就要求旅游资源的开发者在开发经过中,应根据本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做出能充分保护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计划,严格控制生态容量和经济容量,避免旅游区超负荷运载;不以人为的方式去毁坏景区的自然风貌,不能在景区盲目地
9、建盖与环境和地方文化不协调的设施。就资源的利用而言,要采用新型的、无公害的能源和资源,以及能节约能源和资源的新技术、新设备;就旅游商品而言,其使用经过要尽量节约原料和能源。旅游者在旅游经过中要扮演当地生态环境的欣赏者和保护者这双重角色,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而不仅仅是一个远道而来的消费者。能够看出,生态旅游在保证人们享受大自然,游览观光的同时最大程度上保证了生态系统不受毁坏。而且,生态旅游所需的基础设施的投资费用也很低,仅相当于传统旅游的1/51/4。基础设施建设的低投入从另一角度也相当于增加了保护区的收益。4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在开展旅游活动的经过中固然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四川九寨沟景区为避
10、免因游客太多而对景物的毁坏,实行游客限量,规定最大接待量为天天1.2万人等,但总体看来在旅游得开发上存在的问题还很多,我们要做的努力也还有很多。二、我国自然保护区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国的自然保护区在开发的经过中往往忽略了保护,在一些地区,保护区内资源遭到毁坏的现象极其严重。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为发展旅游业,竟违背河道管理规定,在二道白河上游河段拦河修建综合旅游馆,迫使河流改道、造成水质污染,导致水土流失。这种违背规划,盲目兴建的旅游设施的现象也大量存在于其它保护区内。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分析起来主要有:1、多头管理,导致权责不清。据国家林业局保护司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处长李忠介绍,我国的
11、自然保护区分森林、湿地、荒漠、野生动物、野生植物、草原、海洋、自然遗迹、古生物遗迹等9大类型,前5种属林业部门主管,数量最多,达1538处,国家级的164处,后4种类型中,草原归属农业部,海洋属于国家海洋局,而自然遗迹、古生物遗迹的行政管理权则属于地矿部门。四大行政管理部门之外,又由国家环保总局进行综合协调,往往导致权利穿插、责任不清。保护区管理体制中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业务指导与实际管理权的分离。目前,自然保护区较为普遍的管理体制是业务由上级主管部门管理,行政由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管理,实行业务与行政分离的管理体制。保护区建立后,保护区的人员组成、工资待遇、经费开支等,全由地方政府承当,国家林业局、农业部等中央行政主管部门,只对保护区进行业务指导。这种管理体制往往导致了当地方利益与生态保护发生矛盾时,保护向开发妥协的结果。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被青海省视作发展旅游的两张王牌之一后,在处理旅游与保护的关系上,省里明显有旅游第一、保护第二的倾向。不仅将自然保护区的人力、财力主要投入到旅游开发中,还建设了敞开式的观景台,游客可直至正在孵化产卵的鸟近前10m左右的地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