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苏州园林.docx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苏州园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苏州园林.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苏州园林毕业论文题目:以苏州园林为例浅析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手法苏州园林摘要苏州是我国古典园林的萌发地之一,聚集了江南私家园林的精神,具有悠久的历史,造园技艺精湛,“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的成就是与它独特的造园手法和造园思想分不开的。景物是通过各人体感官直接触动人的心境的,十分是视觉有着综合触觉和运动感觉的性质,所以,在概括表现景物造型全貌方面,适宜以视觉为主。在苏州古典园林中,为了知足人们对景物的观赏要求,除了良好的观赏道路和视觉观赏条件外,处处有景,步移景异,具有百看不厌的魅力,使人们感觉其园林空间虽小但又不觉其小。造园手法体如今对各种
2、造景要素进行构景设计的环节里,采用对景、敞景、分景、框景、漏景、夹景、借景等处理方式将景物与视线巧妙地组合起来,苏州园林的造园手法极大的体现出视觉传播艺术的环境认知和符号传达的优势,是最能体现视觉传播艺术的典范之一。关键词古典园林苏州园林造园手法目录1引言(3)2古典园林的本质特征(3)2.1模山范水的景观模型(3)2.2适宜人居的理想环境(3)2.3巧于因借的边域(3)2.4循环渐进的空间组织(3)3苏州园林的艺术特性(4)4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4)4.1人工艺术模拟自然景色(5)4.2封闭中寻求空间突破(5)4.2.1曲折而自由的布局(5)4.2.2划分景区和空间(6)4.3擅长利用具有浓
3、厚的民族风格的各种建构筑物(6)4.3.1廊(7)4.3.2桥(7)4.3.3楼(8)4.3.4假山(9)4.3.5池水(9)结论(11)参考文献(12)致谢(13)1引言中国古典园林现存的著名古典园林数量不少,多数是明、清代的遗物,而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集中在江南。前人有所谓“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评语。我国建筑界也以为“中国古典园林精华萃于江南,重点则在苏州,大小园墅数量之多,艺术造诣之精,乃今天世界上任何地区所不见。之所以构成这一情况,主要是由于从春秋以来,苏州一直是我国南方的重要城市,它具有物质丰裕,文化发达,山明水秀的优越条件,自晋室南迁以后直至清代,历代贵族官僚不断在苏州建
4、造供他们享受的园林。因而,现存的苏州古典园林相当可观。2古典园林的本质特征2.1模山范水的景观模型地形地貌,水文地质,乡土植物等自然资源构成的乡土景观类型,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主题的构成要素,乡土此案料的精工细做,园林景观的意境表现,是中国传统的园林的主要特色之一。中国古典园林强调“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强调“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强调人对自然的认识和感受。2.2适宜人居的理想环境追求理想的人居环境,营养健良舒适,清新宜人的小气候条件,是中国古典园林本质特征之一。由于中国古代生活环境相对恶劣,中国古典园林造景都非常注重小气候条件的改善,无不以光影、气流、温度等人体舒适性的影响因子为根据,构成舒适、
5、宜人寓居生活的理想环境。2.3巧于因借的边域中国古典园林巧于不拘泥于庭院范围,通过借景扩大空间视觉边界,使园林景观与外面的自然景观等相联络、相照应、营造整体性园林景观。无论动观或静观都能看到美丽的景致,追求无限外延的空间视觉效果。2.4循环渐进的空间组织动静结合、虚实比照、承上启下、循环渐进、引人入胜、渐入佳境的空间组织手法和空间的曲折变化、园中园式的空间布局原则经常将园林整体分隔成很多不同形状、不同尺度和不同个性的空间,并将构成空间的诸要素糅合在一起,参差交织、相互掩映,将自然、山水、人文景观等分割成若干片段,分别表现,使人看到空间局部交织,构成丰富得似乎没有尽头的景观。3苏州园林的艺术特性
6、整体性。苏州的园林一般占地小,所以十分注重空间序列安排,充分利用空间虚实转化,创造忽明忽暗、忽高忽低、忽幽忽敞的比照,使游人在行进中不断感受现实与虚幻的交替,伴随着身体力行,从可望不可及到升堂入室,一步步引导而进入物我相融,游心太玄的两忘境界。如拙政园远香堂在园内中心位置,为四面枯式建筑,从四周长窗可看出堂北月台临池、堂南假山花木、堂东绣绮亭、堂西倚玉轩及曲折的回廊。抽象性。苏州园林强调介于现实和理想、局部与整体的一种转换经过,往往采用抽象的手法,即在写意和模拟自然之间保持一种张力平衡。并不强求重现自然山水的形象,而是把自然景物中最能引导思想情感的要素提取出来,经过抽象以象征性的题材和洗练的手
7、法反映俯仰自得,有限中见无限的意境。使观赏的人既感到自然,又发人深思。如远香堂“远香一词出自宋代周敦颐(爱莲讲)中“香远溢清之句,喻君子之志,如莲出淤泥而不染。运动性。所谓“生死不已,行健不息,就是讲运动是绝对的。园林中意境的产生是一个由实到虚的运动经过。详细讲来,园林中的动就是强调游园行进中步移景异,对同一景物,在运动中也能从不同角度得到不同景象,进而到达有限中获得无限的境界。如耦园吾爱亭,位于东南假山上,亭旁假山由黄石构成,小桥横池而建,曲曲弯弯,可达“步移景异的成效。4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不管是南方的还是北方的古典园林,也不管是封建帝王的皇家宫苑,还是官僚、地主、富商的私人花园,尽管由于地
8、区和园主在政治、经济上所处的地位不尽一样,而在园林的规模、风格等方面表现出各自的特点,但是,它们都是为知足封建统治阶级的享乐生活而建造的,在园林布置和造景的艺术手法上有很多共同之处。这些共同之处,构成了具有浓厚的诗情画意的中国古典园林艺术。4.1人工艺术模拟自然景色即用人工的气力来建造自然的景色,大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所以,园林中除大量的建筑物外,还要凿池开山、栽花种树,用人工仿照自然山水风景,或利用古代山水画为蓝本,参以诗词的情调,构成很多如诗如画的景。所以,中国古典园林的这一特点,主要是由中国园林的性质决定的。由于不管是封建帝王还是官僚地主,他们既贪图城市的优厚物质享受,又不
9、想冒劳顿之苦寻群“山水林泉之乐。因而,他们的造园,除了知足寓居上的享乐需要外,更重要的是追求幽美的山林景色,以到达身居城市而仍可享受山林之趣的目的。4.2封闭中寻求空间突破中国古典园林因受长期封建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绝大部分是封闭的,即园林的四周都有围墙,景物藏于园内。而且,除少数皇家宫苑外,园林的面积一般都比拟小。要在一个不大的范围内再现自然山水之美,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是突破空间的局限,使有限的空间表现出无限丰富的园景。在这方面,中国古典园林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成为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所在。4.2.1曲折而自由的布局所谓曲折而自由的布局,是同欧洲大陆一些国家的园林管用的几何形图案的布局相对而言的
10、。这种曲折而自由的布局,在面积较小的江南私家园林,表现得尤其突出。它们强调幽深曲折,所谓“景贵乎深,不曲不深,讲的就是这种手法。景物是通过各人体感官直接触动人的心境的,十分是视觉有着综合触觉和运动感觉的性质,所以,在概括表现景物造型全貌方面,适宜以视觉为主。在苏州古典园林中,为了知足人们对于景物的观赏要求,除了良好的观赏道路和视觉观赏条件外,处处有景,步移景异,具有百看不厌的魅力,使人们感觉其园林空间虽小但又不觉其小。在苏州古典园林对各造景要素进行构景设计的环节里,通常采用对景、敞景、分景、框景、漏景、夹景、借景等处理方式将景物与视线巧妙地组合起来。苏州多数园林的入口,常用假山、小院、漏窗等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古典 园林 造园 手法 苏州园林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