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事故案例_3.docx
《压力容器事故案例_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力容器事故案例_3.docx(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压力容器事故案例事故一:1、事故大概情况2000年3月27日上午,昆明市某磷肥厂一台400m3氮气球罐因检修需要,在降压放空排气时(当时罐内压力为1.9MPa),其顶部的放空管与人孔盖封头的连接处忽然断裂,断开后的放空管从两个操作人员之间飞过坠入地面,幸无人伤亡,但造成氮气供给长时间中断,严重影响了该厂化肥的正常生产。2、事故原因分析1原始设计数据和现场检查(1)该球罐的工艺参数为设计压力:3.06MPa;设计温度:常温;使用介质:氮气;容器类别:二类;容积:400m3。(2)该球罐顶部设有一个直径为500mm的人孔,人孔盖为椭圆型封头构造,盖顶部开孔并与一10835mm钢管相焊接,管的另一端
2、与Z41H型DN100的截止阀法兰连接,截止阀的另一端与一根90弯管连接,放空管总高约3m。(3)管件的断裂部位在人孔与管子的角焊缝热影响区。事故发生时,DN100截止阀的开启度为60mm左右,超过了阀门公称直径的一半。管件断裂飞出的方向,与90弯管排气的方向正好相反。2技术鉴定(1)完工资料审查经查有关的技术文件,人孔盖封头与放空管组焊件均经检验合格出厂,其中人孔盖封头与接管焊接均符合国家有关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标准的规定。(2)接管焊接构造检查经检查接管与封头焊接是插入式构造,按设计图样要求封头内外均开坡口,为全焊透焊接构造。封头内外表焊缝宽均为15mm,焊高为5mm;外外表为角焊缝,焊高为6
3、mm;其接管长度约为100mm,另一端与高颈法兰焊接。(3)接管断口检查封头侧断口边缘距角焊缝顶部距离为220mm,断口大部分成45倾角,管子侧断口存在明显的塑性变形,内径最大值103mm,最小值92mm,其径向变形量为11mm,断口顶部截面厚度为2.55.1mm,呈波浪形,并有不规则缺口两个。(4)接管焊缝无损检测经对封头与接管的内外角焊缝外表进行磁粉探伤和着色探伤,未发现外表裂纹及其它缺陷。对接管壁厚进行测定,除断口附近变形区域外壁厚均为4.95.2mm,故可认定接管壁厚为5mm。(5)管材化学成分分析和机械性能试验经取样复验,管子化学成分和机械性能均符合GB3087-82(低中压锅炉用无
4、缝钢管)标准的要求。(6)管子断口金相分析经微观金相检查,其显微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非金属夹杂物为1级,晶粒度级别68级,基本符合材料标准要求。经分析,断口沿边缘部位组织变形明显,并产生与变形方向一样的二次裂纹,其断口的变形部位硬度为HV240248,平均值为HV245,其基体的未变形部位硬度为HV183186。技术鉴定表明:放空管与封头出厂资料齐全,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的规定,选材及尺寸复验均符合设计图样要求,构造角焊缝经外表探伤检查未发现超标缺陷。但断口宏观检查表明,断口呈灰暗色,塑性变形严重;微观金相检查也表明,断口边缘部分组织滑移较为明显。因而,可认定这是一起典型的塑性破裂事故。3受
5、力分析根据工程材料力学的理论分析,该球罐顶部的放空管部件是一个典型的悬臂梁构造,在排放氮气时,流体在出口处忽然转角90,进而使流体的横向冲力与放空管总长(力臂)构成一个力矩,而构件的最大弯矩正好在放空管与人孔盖封头的结合部。流体在排放时,对管件构成的最大弯矩与阀门的开启度及出口弯管的角度有关。这就要求排空操作时,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把握好阀门开启度的大小,同时要求在设计时尽量避免90弯管,以保证操作安全。3、事故结论该球罐顶部放空管断裂事故的原因是:由于在检修时,放空管阀门短时间内一次性开启过大,致使放空管与人孔盖连接处承载过大,导致管壁上的平均应力超过了管材的屈从极限和强度极限,因此
6、造成连接处(管壁上)的塑性断裂毁坏。因而,管子的断裂是与短时间内阀门开启过大和构造设计不合理有关。4、几点建议压力容器顶部的放空管是按设备工艺要求和为制造、安装及检修、试验而设置的排气装置。在加强对压力容器主要受压元件安全管理的同时,不可忽视对放空装置的安全要求。这一次放空管忽然断裂事故,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笔者提出下面几点建议供同行参考:(1)压力容器的操作工应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意识。在放空操作时,万不可将阀门在短时间内一次性开启过大,开启度最好不要超过阀门公称直径的1/3,并做到小心缓慢泄压。(2)放空构造设计应尽量避免气流出口处采用90弯管,可选用120135,以减少流体的
7、横向冲力。考虑到排气时底部承受的弯矩载荷较大,建议选用厚壁钢管。另外为了增加该构造的稳定性,应在设计上考虑整体加固措施,防止排气振动过大。(3)在制造安装时,须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压力容器的法规和技术标准,严格施工纪律,防止放空管用材错误并消除因焊接而造成的缺陷。(4)在压力容器日常外观检查及定期内外部检验时,应加强对该部件的安全检查,重点是相应的焊缝及其母材处能否存在外表疲惫裂纹及变形泄漏,一旦发现应及时修复处理。事故二:管道有压拆法兰法兰迸出击死人某厂在消防管道有气体压力的情况下,拆卸法兰,法兰迸出,击伤一作业人员,导致死亡。【扼要经过】某厂进行消防管道改造,在事故发生前5天已进行了气密加压试
8、验,压力为0.5MPa,但试验后未对管道进行泄压。4月12日,一名作业人员拆卸法兰,当拧松最后一个螺丝时,气体冲开法兰,迸出的法兰将一作业人员胸部击伤,导致死亡。【原因及暴露问题】1.严重违章,管道未泄压直接拆卸法兰;2.违章试验,管道气密试验压力达0.5Mpa,远超过规定值。【事故图片及示意图】【知识点】1.不准在有压力的管道上进行任何检修工作;2.根据规范进行管道气密试验,严禁超压试验。【制度规定】1.(安规)热机第359条规定:“不准在有压力的管道上进行任何检修工作;2.(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2005)6.3.1规定“气压严密性试验压力应为0.28Mpa。事
9、故三:河北省玉田县孤树镇宝发饲料厂压力容器爆炸重大事故安全管理网来源:安全管理网点击数:161更新日期:2020年08月08日(一)事故大概情况2001年10月26日14时56分,玉田县孤树镇大庄村宝发饲料厂蒸罐车间发生压力容器(蒸罐)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践约15万元。2001年10月26日13时30分,河北省玉田县孤树镇大庄村宝发饲料厂开场工作,用自制压力容器(蒸罐)蒸鸡毛做饲料。第一罐蒸完后,第二罐装料开场供汽,压力升到0.24MPa,14时56分蒸罐发生爆炸,罐盖飞出,罐盖和汽浪将正在蒸罐前操作的1名工人击倒,刮破门口墙角,变向后又将正在车间门外进行粉碎的另2名工人击倒,罐
10、盖滚到距蒸罐31m处。同时,爆炸造成罐体移位,部分房盖(房盖为石棉瓦)被气浪摧毁,共造成3入死亡,直接经济损践约15万元。(二)事故原因分析1.该厂使用的压力容器(蒸罐)属自制的无任何资料的不合格产品,紧固螺栓座焊缝为浮焊,未焊透,强度不够,并且在1998年12月31日下发锅炉压力容器通知书停止使用的情况下,非法使用,这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2在管理方面,一是该厂无安全生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二是工人进厂都没有进行严格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没有县有关部门发放的上岗证;三是安全监察部门的通知书执行不得力,监督不及时。3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不规范,镇级对该厂的安全生产意识教育不够。(三)预防同类
11、事故的措施1.严格执行压力容器的安全使用规定,严格根据法规、技术规范和严格标准设计、生产、安装和使用压力容器。有关部门对非法设计生产安装使用的压力容器要坚决取缔。2.压力容器必须装设安全阀等装置,加强检验,保证其灵敏可靠。事故四金丰纸业有限公司液氯钢瓶爆裂重大事故安全管理网来源:安全管理网点击数:122更新日期:2020年07月20日(一)事故大概情况2020年9月6口13时30分左右,宁夏永宁县金丰纸业有限公司一液氯瓶发生爆裂,造成119人有刺激、中毒症状,其中33人在医院接受医疗观察治疗。事故钢瓶为8001-液氯钢瓶,于1981年制造,由银川市制钠厂液氯充装站亢装。事发时,该瓶已超过检验周
12、期,处于露天静置状态,未投入使用。爆破口位于气瓶有角阀一侧封头护罩固定焊缝内侧约25mm处的母材沿环向裂刀:,长约750mm,最小壁厚缺乏4mm,母材内外表光滑,外侧有明显的呈条状腐蚀迹象。(二)事故原因分析1.事故钢瓶属于超过安全使用年限的报废气瓶,且腐蚀严重,钢瓶充装液氯后,在露天下暴晒使用和存放,发生爆裂是导致液氯泄黼的直接原因。2.气瓶使用单位对气瓶的安全使用,存放管理不当是造成泄漏的主要原因。3.气瓶充装单位没有对所亢装的气瓶超过使用年限进行报废处理,反而进行充装,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三)预防同类事故的措施1.有关部门催促充装单位和使用单位加大在用气瓶安全检查的力度,避免使用超期
13、未检或报废的气瓶。2.气瓶亢装单位应严格根据(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和有关标准规定,设专人对气瓶逐只进行充装前检查,必要时测定气瓶壁厚。规程标准禁止充装或标已模糊的气瓶,一律不得充装。3.气瓶检验单位按规定项目和周期对气瓶进行检验,十分对制造钢印和检验钢印进行重点检查,对超标或钢印模糊不清等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气瓶,进行毁坏性报废处理。4.气瓶使用单位使用前,应进行检查,超过标准规定使用年限的气瓶,不得使用;对气瓶制造、检验钢印标记和盛装气体种类压力进行确认,不符合安全技术要求的气瓶严禁使用。使用气瓶必须严格遵守使用讲明或警示标签的要求和规定。5.气瓶使用单位不得对瓶体进行焊接和更改气瓶钢印或颜色标志
14、;不得使用报废气瓶、超过榆验周期的气瓶和外表有明显缺陷的气瓶,不得自行处理瓶内残液。事故五: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门庄镇气瓶爆炸事故安全管理网来源:安全管理网点击数:145更新日期:2020年07月20日(一)事故大概情况2000年1月17日15时左右,衡水市枣强县门庄镇杨苏村的苏国强开着农用三轮车到门庄镇苏杨庄倒卖液化石油气。买主苏国胜要买1只新液化石油气钢瓶和10kg液化石油气。苏国强把车上的1只新瓶取出放于车后2m处,用手拧开气瓶角阀排空放气,液化石油气钢瓶忽然发生粉碎性爆炸.造成2人重伤,4人轻伤。(二)事故原因分析钢瓶焊炸的主要原因,是苏国强卖气倒气即罐倒罐造成的。苏国强在卖气倒罐经过中
15、,罐与罐之间一旦出现了压力平衡,无法继续倒气时,就用新罐向装有液化石油气的罐中充空气,增加压力,然后继续倒气(苏国强误以为新罐中是氮气,实际是空气)。当屡次使用,新罐中的压力低于被倒罐中的压力时,液化石油气便回流到新罐中。新罐瓶中的压缩空气便成了有爆炸危险性的混合气,2000年1月17日15时30分,当苏国强从三轮车上取下该瓶,猛拧角阀排气时,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高速混合气流与空气摩擦产生静电火花,于是便造成了这起化学性爆炸事故.三预防同类事故的措施1.坚决取缔一切罐倒罐经销液化石油气的单位和个人倒卖液化石油气的现象o2.液化石油气钢瓶生产厂家,凡使用空气为介质进行气密试验的,钢瓶出厂时必须排空降
16、压,压力降至零时才能出厂。事故六:某碳素厂有机热载体炉泄露爆燃重大事故安全管理网来源:安全管理网点击数:115更新日期:2020年07月20日一事故大概情况2002年9月26日21时30分许,辽宁省葫芦岛市碳素厂一台有机热载体炉发生泄漏引起爆燃火灾,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事故锅炉系该厂自行设计,由连山县高桥农场机械厂制造,2002年4月初自行安装投入使用。在使用经过中,曾发生过炉管泄露,自行维修后启炉2h后炉管再次发生泄漏,漏出的导热油遇明火发生爆炸,造成事故。二事故原因分析1该锅炉设计制造质量太差,不能知足安全使用条件。炉管接口焊接部位存在严重缺陷,油温升高后,不能承受相应压力是造成破裂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压力容器 事故 案例 _3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