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精准扶贫.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美丽乡村精准扶贫.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丽乡村精准扶贫.docx(2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美丽乡村精准扶贫美丽乡村精准扶贫【篇一:县委书记王海军调研美丽乡村和扶贫攻坚工作】县委书记王海军调研美丽乡村和扶贫攻坚工作5月26日,县委书记王海军深化下堡寺西王庄和临西镇周楼村、东马鸣堂村,就美丽乡村和扶贫攻坚工作开展调研。每到一处,王海军都与镇、村干部亲切交谈,具体了解村庄环境整治、群众收入来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并来到便民服务中心,认真查阅扶贫档案;走进农户家中,询问生产生活情况;深化村内街道小巷,实地查看农村建设。王海军指出:美丽乡村建设要结合实际,根据省、市总要求,用好用活用对资金、强调村民主体地位、确保宣传先行、突出重点,大力推进农村改房、改水、改路、改厕、改厨,全面施行民居
2、改造和中心村建设等一系列工作,让农村变得更美丽,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幸福。就扶贫开发工作,他指出:扶贫开发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要突出增收致富路子,充分调动村支两委、驻村工作队、帮扶单位和当地群众的积极性,继续完善农村扶贫对象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内容,切实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落实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把扶贫开发工作与当地特色产业相结合,以产业项目为抓手,带动广大贫困群众致富。王海军要求镇、村干部要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与美丽乡村建设和扶贫攻坚工作结合起来,通过深化学习,做到干部素质有新提升,作风有新转变,工作有新成效,用学习成果推动各项工作持续开展。【篇二:关于深化推进农村扶贫开发施行精准
3、扶贫工作的意见】关于深化推进农村扶贫开发施行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全市及渝东南片区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加强扶贫开发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全县扶贫开发水平,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施行精准扶贫开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扶贫开发是实现共同富有的首要民生工程。实现“科学发展、富民兴石目的,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改革开放以来,我县扶贫开发经历了“二六越温达标、“八七扶贫攻坚、稳定解决温饱等阶段,目前已转入稳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的全面攻坚新阶段。但长期以来,扶贫开发存在着贫困人口底数不清、致贫原因不明
4、、扶贫资金和项目指向不准的问题,扶贫开发的针对性和精准度不够。根据人均纯收入2300元/年的贫困线标准,全县还有低收入人口6.7万人,其中建档贫困户4.8万人、低保户1.9万人,贫困发生率为12.41%,较全市平均高3.91个百分点。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我县仍属于国家重点贫困县。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全县扶贫开发工作的严峻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把扶贫开发当作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来抓,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加快建成扶贫开发示范县和绿色生态经济强县。二、准确把握精准扶贫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的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
5、,深化贯彻市委四届三次、四次全会及县委十三届四次、五次全会精神,根据中央关于扶贫开发的工作部署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202020年)要求,围绕打造“扶贫开发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总目的,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一区三片为主战场,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构建“三位一体扶贫格局为途径,着力消除体制机制障碍,愈加注重解决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突出问题,愈加注重加强贫困地区和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愈加注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愈加注重精准扶贫,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二基本原则发展为要、民生为本。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促进减贫的根本举措,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扶
6、贫开发首要任务;强化基本公共服务,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从制度上保障贫困人口生存和发展基本权利。点面结合、合力攻坚。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扶贫攻坚主战场,整合多方资源,着力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把具备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作为扶贫开发主要对象,落实好到人到户措施,努力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因地制宜、协调发展。立足实际,突出优势和特色,将扶贫开发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当代化相结合,与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结合,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相结合,统筹推进区域科学发展。改革创新、开放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解放思想、开拓思路,创新扶贫工作机制,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努力探索扶贫开发新途径。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发挥政
7、府在扶贫开发中的主导作用,广泛发动社会气力介入扶贫开发;充分调动贫困地区干群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扬自力更生、艰辛奋斗的精神,加强自我发展能力。三总体目的到2021年,根据人均纯收入2300元/年的扶贫标准,实现4.8万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医疗和住房,完成100个贫困村整村脱贫建设任务,全面建成“扶贫开发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或到达全县平均水平。三、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各项重点工作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将集中解决相对贫困、区域贫困、发展差距等突出问题。各级各部门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
8、落实好精准扶贫各项措施,切实解决好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瓶颈问题。一坚持“两个瞄准,实行精准识别1瞄准贫困户,认真开展扶贫对象识别。结合国家扶贫标准,瞄准贫困户,严格根据“七步四公示“七步即自愿申请、初选对象、入户调查、村级评议、审核公示、规划帮扶、审批备案,“四公示即县、乡、村、村民小组四级四次公示要求,坚决杜绝优亲厚友、弄虚作假等行为,彻底改变“穷人帽子富人戴现象,科学合理确定扶贫开发对象。建立“重庆石柱扶贫信息管理系统,根据每年扶贫对象动态调整要求,对信息系统中的贫困对象建立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识别方式,及时进行调整。2瞄准贫困村,找准制约发展突出问题。根据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
9、家要求及“七有四通三解决基本标准,找准群众最迫切、反映最强烈、直接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现实难题。对已经历收的贫困村跟踪问效,及时解决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的实际困难,对正在施行整村推进项目的贫困村强力推进各项工作,确保不脱贫不验收达标。二着眼突出困难,施行精准扶持1着力改善贫困农村环境。把解决贫困地区基础设施“瓶颈制约作为首要任务,夯实发展基础。加快建设沿江高速公路,启动西沱长江大桥、万黔铁路等重大交通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开工梁黔高速公路。完成国省道改造116公里。建设农村通畅公路530公里、撤并村通达公路145公里,解决33个撤并村群众出行问题。新增和调整农村客运线路12条,增加农村客运车辆18台。
10、提高农村公路建设投资补助标准,贫困村通畅工程每公里到达40万元。加快推进万胜坝渠系、东方红、曹家湾等3座水库重点水源工程建设,扎实开展10条中小河流治理,解决9.36万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补助标准提高到729元/人。充分利用“五小水利重点县资金集中整治山坪塘859口,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2.5万亩、8.5万亩。加大农网改造升级项目力度,建成“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技术先进的农村电网。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推进生态村、生态乡镇建设,完成23个乡镇污水处理厂、3个乡镇片区垃圾处理厂建设,施行62个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争取将我县纳入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范畴,推动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建设。充分
11、利用二轮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中央造林补贴等国家生态建设项目资金,施行生态造林15.5万亩,石漠化面积19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141.5平方公里,加强贫困地区防灾减灾能力。到2021年,实现行政村通畅率达100%,乡镇客运和符合客运条件行政村公路通达率达100%,农村安全饮用水率到达85%,森林覆盖率到达57.2%,贫困群众寓居条件得到显著改善。2大力扶持特色支柱产业。以产业扶贫为主线,加快建设武陵山区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县。坚持将财政扶贫资金的70%用于产业发展,以“三百工程百村百园百企为载体,围绕“3+7特色效益产业,在每个贫困村培育12个主导产业。完善县乡农产品市场体系,打造黄连、
12、莼菜、辣椒等电子交易平台,加快销售贫困地区特色农副产品。引导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贫困农户抱团经营,促进贫困户稳步增收。依托“绿色生态、土家风情、历史文化三大优势,围绕建成“中国黄水国际民俗生态旅游度假区目的,积极打造“大黄水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4个,3a级景区5个;围绕“一县两极四区多点布局,整合旅游、扶贫、民族发展等资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积极创立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年接待游客超过1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50亿元,旅游产业成为带动旅游地区贫困群众增收主导产业。大力发展特色生态工业,开展辣椒、莼菜、优质牛羊肉等农副产品加工,建设渝东南地区农林产品加工基地,促进贫困群
13、众就近创业就业。完善县校合作机制,深化校地合作;加快推进“重庆辣椒产业科技支撑示范工程,实现辣椒生产标准化、加工精深化、质量安全化;深化推进科研平台建设,稳固好辣椒、黄连6个专家大院,新建1个冷水鱼专家大院,加快“石柱黄连中兽药试验示范工程、“石柱莼菜良种扩繁建设;每个贫困村配备1名科技特派员,帮助贫困户把握12项实用技术。到2021年,力争每个有条件的贫困农户至少有1项增收产业项目,贫困地区特色产业体系基本构成,贫困群众步入平稳较快协调发展的良性轨道。3全力推进连片整村扶贫。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加速打造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示范县。立足县域优势,借助政策“洼地,加快施行(石柱县武陵山片区
14、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施行规划20202020年),用好用足国家对连片特困区域发展的优惠政策,围绕“基础设施改善、骨干产业培育、社会服务保障、到户政策落实等内容积极开展先行先试,集中打造“大黄水片区和方斗山、七曜山、西沱沿江三大片,培育当代农业综合示范园、高山生态扶贫搬迁新村、乡村旅游示范片等一批示范亮点工程。到2021年,“大黄水片区财政专项投入到达1200万元,全面建成全市连片扶贫试验区。围绕“七有四通三解决标准,引导发改、交通、水务、民族发展等政策和资金向贫困村倾斜,在52个整村脱贫村中推进水泥路、自来水、清洁能源、信息服务、商贸服务、优美环境等农村基础设施“六到农家工程,力争“建设一片、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美丽 乡村 精准 扶贫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