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解析之十一.docx
《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解析之十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解析之十一.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解析之十一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案例解析之十一:合并财务报表一(2021-12-3113:16:17)合并财务报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会计部时间:2021-10-01第一节合并范围确实定一、背景情况合并财务报表是指反映母公司和其全部子公司构成的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应当以控制为基础加以确定。一般情况下,当投资方直接或者间接享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的表决权时,通常表明该投资方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应当将该被投资单位认定为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然而,实务中往往也存在控制权不太明确而需要综合考虑的情况。因而
2、,在详细应用控制标准确定合并范围时,应当着重强调本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综合考虑所有相关因素进行判定,例如被投资单位的各个投资者的相对持股情况、投资者之间的互相关系、公司治理构造、各投资者对被投资单位的权利及承当的风险和收益的大小、日常经营管理特点等因素,需要较多的专业判定。二、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一)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第六条对“控制的定义是:控制是指一个企业能够决定另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另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利。(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第七条与第八条进一步对表决权比例超过半数和未超过半数的情形作出了原则性规定:“第七
3、条母公司直接或通过子公司间接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的表决权,表明母公司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应当将该被投资单位认定为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但是,有证据表明母公司不能控制被投资单位的除外。“第八条母公司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或下面的表决权,知足下面条件之一的,视为母公司能够控制被投资单位,应当将该被投资单位认定为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但是,有证据表明母公司不能控制被投资单位的除外:(一)通过与被投资单位其他投资者之间的协议,拥有被投资单位半数以上的表决权;(二)根据公司章程或协议,有权决定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三)有权任免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机构的多数成员;(四
4、)在被投资单位的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占多数表决权。在上述准则正文的原则规定基础之上,(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20))第三十四章第一节则给予了更多的指引:“1.控制的主体是唯一的,不是两方或多方,即对被投资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政策的提议不必要征得其他方同意,就能够构成决议并付诸施行。2.控制的内容是被控制方的财务和经营政策,这些财务和经营政策一般是通过表决权来决定的。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通过法定程序严格限制董事会、受托人或管理层对特殊目的主体经营活动的决策权,如规定除设立者或发起人外,其别人无权决定特殊目的主体经营活动的政策。3.控制的性质是一种权利,是一种法定权利,可以以是通过公司章程或协议、投资者之
5、间的协议授予的权利。4.控制的目的是获取经济利益,包括为了增加经济利益、维持经济利益、保护经济利益或者降低所分担的损失等。(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相关规定目前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对于控制的判定原则与企业会计准则是一致的。将于2021年1月1日起生效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合并财务报表)则对控制关系中的“委托人和“代理方给予了更多的指引。(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合并财务报表)第B58段规定,“当行使决策权的投资者(决策者)评估其能否控制被投资单位时,其应当判定本身为委托人还是代理。投资者也应当判定享有决策权的其他投资方能否为其代理。代理方是主要代表其他一方或者其他各方(委托人)活动的主体,
6、因而,现代理方行使其决策权利时并不代表该代理方控制被投资单位。有时某委托人的权利可能由其代理方代为行使。某决策者并不仅仅由于其他方能够从其决策中收益而成为代理。第B59段规定,某一投资方可能将其对某些特定事项或者所有相关活动的决策权利受权予某代理方。当该投资方评估其能否控制被投资单位时,其应当将授予代理方的所有决策权视同为其本身持有的权利。三、问题分析与讨论控制是指一个企业能够决定另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另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的权利。从这个定义能够看出其核心要素包含下面几个部分:(1)控制的内容是被控制方的财务和经营政策。这些财务和经营政策一般通过表决权来决定,可以能通过
7、其他方式来决定。(2)控制的性质是一种权利。能够是一种法定权利,可以以是通过公司章程或协议、投资者之间的协议授予的权利。(3)控制的目的是获取经济利益,包括为了增加经济利益、维持经济利益、保护经济利益,或者降低所分担的损失等。关于控制的内容,实务中存在一定的困惑,如:投资者需要对所有事项都有决定权还是仅仅对部分事项拥有决定权即可判定为存在控制,究竟哪些决策属于财务和经营政策的范畴。我们以为,在确定控制的内容时,对被投资单位的决策事项的表决需要区分为本质性介入条款与保护性条款。在判定控制的时候,应该只考虑本质性介入条款,不考虑保护性条款。一般来讲,保护性条款是指出于保护全部或部分投资者(尤其是小
8、股东)利益的目的,对于与公司正常经营活动无关,或者由于其金额非常重大、性质非常特殊等原因,会严重影响到公司正常业务的决策,适用更为慎重的决策程序(例如,需全体股东表决通过等)。下面这些决议内容很可能属于保护性权利:对公司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议;对发行公司债券作出决议;对公司合并、分立、变更公司形式、解散和清算等事项作出决议;修改公司章程,等等。另外,“财务和经营政策强调的是“政策的制定,并不一定需要包括政策的日常执行。有的情况下,投资者可能制定了财务和经营政策,而将这些政策的执行委托给管理层或者其他代理方。例如,某些承包经营的安排中,受托方根据委托方确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只负责所承包企业
9、的日常经营活动;再如,一些酒店的业主会与酒店管理公司签订合约,将酒店的日常经营活动交给酒店管理公司去经营,业主对酒店的经营方针、规划、年度预算等拥有决策权,业主支付给酒店管理公司的管理费与酒店的经营业绩挂钩。在这些情况下,酒店管理公司很可能是以“代理人的身份去执行委托人制定的政策。实务中还需要注意区分持股比例和表决权比例,尤其是在某些企业类型中,表决权比例与持股比例通常是不一致的。例如:有限合伙企业中,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情形,普通合伙人的出资比例很低,但普通合伙人是执行合伙人,对合伙企业事务具有控制权;再如,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董事会是最高权利机构,投资者的表决权体现为他们在董事会的席位,有可
10、能与投资者的出资比例不相等。即便在表决权比例超过半数的情况下,也不能直接判定有控制权,实务中存在这样的情形:投资者在被投资单位的表决权比例超过半数,但是被投资单位的一部分重要财务或经营政策需要2/3或者全部表决一致才能通过。这种情形之下,投资者对被投资单位仍然没有控制权。控制的判定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以上分析也不能涵盖所有的方面,但总的来讲,都需要紧扣“控制定义的核心要素,结合被投资单位的法律形式、技资合同、章程、董事会设置等方面综合考虑。四、典型案例案例11.1A公司为上市公司。B公司原为国有企业。当地国资委于2007年与C公司签订协议,将B公司主要房屋、建筑物和机器设备等资产确定为实收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市公司 执行 企业会计 准则 案例 解析 十一
限制150内